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2期

羊膜腔灌注术在产时羊水过少的临床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羊水过少羊水过少可发生于妊娠各期,但以晚期妊娠为常见,妊娠晚期羊水量300ml者,称羊水过少[1](oligohydramnios)。随着B型超声的广泛应用,羊水过少的检出率增高,近年报道发病率为0。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产儿的预后,若羊水量少于50ml,胎儿窘迫发生率达50%以上,围产儿死亡率可达88%,是正常围......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可发生于妊娠各期,但以晚期妊娠为常见,妊娠晚期羊水量<300 ml者,称羊水过少[1](oligohydramnios)。过去检出率低,发生率约为0.1%。随着B型超声的广泛应用,羊水过少的检出率增高,近年报道发病率为0.4%~4.0%[1]。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产儿的预后,若羊水量少于50 ml,胎儿窘迫发生率达50%以上,围产儿死亡率可达88%,是正常围产儿的13~17倍[1],可使剖宫产率增加,已引起产科学界的重视。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开始对产时羊水过少的孕妇行羊膜腔灌注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时B型超声发现羊水过少518例,均行电子胎心监护,其中发现胎心变异减速的有96例,均为单胎头位(排除有胎儿畸形),均无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及瘢痕子宫史。将96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行羊膜腔灌注术治疗,对照组行静脉注射林格液、葡萄糖及维生素C等治疗,两组临床资料见表1。表1  两组临床资料由表1可知,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故有可比性。

    1.2  羊水过少的诊断标准  (1)羊水指数(AFI)≤ 8.0 cm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临界值,≤ 5.0 cm作为诊断羊水过少的绝对值[1]。

    1.3  材料与方法  B型超声一台,电子胎监一台,宫内导管一根,9号穿刺针一根,加热恒温浴槽一个,静脉输液管一根,生理盐水500 ml 2~3瓶加热至37 ℃备用,孕妇采用平卧位,常规消毒腹部。在B超定位指导下,经腹羊膜腔穿刺后置入导管,拔出穿刺针,固定导管,通过导管将消毒过且恒温在37 ℃的0.9%氯化钠液(羊水的电解质成分主要是氯化钠)向羊膜腔内灌注,以15~20 ml/min的滴速灌注,灌注过程中持续予以电子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及宫腔压力,B型超声监测羊水,当灌注至胎儿胎心变异减速消失或羊水指数达8cm时停止灌注。对照组的孕妇给予静脉滴注林格液、5%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等液体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胎心变异减速率、胎粪排出率(羊水性状)、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率、产褥病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对胎儿预后的影响  具体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后对胎儿预后的影响   由表2可见,两组经治疗后出现胎心变异减速、胎心晚期减速、胎粪样羊水、新生儿窒息(治疗组轻窒息5例,重度窒息1例,对照组轻度窒息23例,重度窒息6例)等例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2  两组治疗后对产妇影响  见表3。表3  两组治疗后对产妇影响 由表3可见,两组的剖宫产术、阴道助产、产后出血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两组发生的产褥期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3.1  羊水的作用  羊水在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为胎儿提供一个恒温、恒压的生长环境,又起到保护胎儿避免外环境的机械性损伤的作用,尤其是当子宫收缩时可避免宫腔内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同时在临产后,前羊水囊借助楔形水压扩张宫口及阴道;破膜后羊水可润滑和冲洗阴道,减少感染机会。

    3.2  羊膜腔灌注术治疗对胎儿的作用  羊水过少改变了胎儿生活的内环境,子宫四周压力直接作用于胎儿,特别是临产后子宫频繁收缩、脐带受压,影响胎儿胎盘循环而缺氧,Baron等[2]报道羊水过少时产程中有50%可能出现严重的变异减速,胎儿缺氧,肠系膜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增加肠蠕动,肛门排便污染羊水,羊水粪染后,容易致胎粪吸入综合征,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本文资料显示治疗组胎心变异减速有10例,晚期减速有4例,羊水有胎粪排出2例,新生儿窒息7例(其中轻度窒息5例,重度窒息2例),而对照组胎心变异减速有22例,晚期减速有20例,羊水有胎粪排出15例,新生儿窒息29例(其中轻度窒息23例,重度窒息6例),两组资料通过统计学比较,χ2值分别为6.74、14.21、12.15、21.50,P值均<0.01,差异有显著性,其原因是羊膜腔灌注术是应用消毒过且恒温在37 ℃的生理盐水(羊水中的电解质成分主要是氯化钠),使宫内羊水达到正常量,维持了胎儿宫内正常的生理环境,解除了胎儿脐带受压,使胎儿胎心变异减速率、晚期减速率、胎粪排出率、新生儿窒息率降低,提高了围产儿存活率。

    3.3  羊膜腔灌注术对孕产妇的作用  由于羊水过少时羊水囊扩张宫颈作用减弱,同时羊水对产道润滑作用减弱,可使宫缩不协调,宫颈扩张缓慢,胎头下降阻力增加,使产程延长,加重胎儿宫内缺氧,使阴道助产、剖宫产及产后出血增加。Cany等[3]报道,羊水过少时剖宫产率比羊水量正常组增高5倍,本文资料显示,治疗组剖宫产术5例,阴道助产2例,产后出血1例,对照组剖宫产术20例,阴道助产13例,产后出血6例,与对照组相比,χ2值分别为12.09、9.56、5.36,P值分别小于0.01、0.01、0.05,差异有显著性。羊膜腔灌注术可使宫内羊水达到正常,使宫缩恢复正常,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及产后出血率,从而提高产科医疗质量。对羊膜腔灌注术所引起的感染文献虽有报道[4],但本文资料显示,两组产褥病通过统计学比较,χ2=1.033,P>0.05,差异无显著性,可能与病例数偏少以及羊膜腔灌注术治疗组病例产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有关。综上所述,羊膜腔灌注术能明显减少羊水过少引起的母儿并发症,但羊膜腔灌注术不是羊水过少的常规治疗方法,如羊水过少已引起胎儿宫内缺氧严重时,应及时终止妊娠,故行羊膜腔灌注术治疗羊水过少时应加强综合性监护,胎心监护仪监护胎心,B超动态监测羊水量、胎盘情况及生物评分,及早发现异常,及早治疗。本文通过48例临床资料可见,有选择性地应用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是治疗产时羊水过少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5-136.

2 Baron C,Morgan MA,Garite TJ.The impact of amniotic fluid volume assessed intrapartum on perinatal outcome.Am J Obstet Gynetol,1995,173(1):167.

3 Gany C,Paul M,Norman FG,et al.Wiuiams obstetrits,20th Edition.Stanford: Appleton&lange,1997,664.

4 吴白涛.羊水补充术的临床应用.中国妇产科专家经验文集.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41.


作者单位:525200 广东高州,高州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周才芳冯笑丰, 苏玲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