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6期

深圳市西乡街道2001年至2008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变化,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西乡街道2001年至2008年孕产妇死亡13例,对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为31。51/10万,院内死亡9例,家中或途中死亡4例,孕产妇死亡处于一个平台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变化,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西乡街道2001年至2008年孕产妇死亡13例,对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产妇死亡率为31.51/10万,院内死亡9例,家中或途中死亡4例,孕产妇死亡处于一个平台期;孕产妇死因依次是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和宫外孕。结论 (1)加强孕产妇的保健管理,提高产前检查率及住院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及急救技能;(2)提高个人及家庭保健意识;(3)加强“降消”项目的实施;(4)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分析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妇幼保健工作的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为了解西乡街道孕产妇死亡状况,分析死因构成特点及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干预措施,现对2001年至2008年西乡街道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2001年至2008年孕产妇死亡个案调查报告卡、死亡调查资料及出生情况报表,收集活产数41 251例,孕产妇死亡13例。

  1.2 方法 通过全街道妇幼保健管理网收集的报表及个案资料,由街道医院及预防保健所对每例孕产妇死亡进行个案调查、核实,市、区组织专家评审,每季度进行一次孕产妇死亡漏报调查。

  2 结果

  2.1 孕产妇死亡率 2001年至2008年西乡街道活产总数41 251例,孕产妇死亡13例,孕产妇死亡率为31.51/10万,孕产妇死亡率处于一个平台;其中本地户口活产数3 381例,孕产妇死亡1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29.58/10万;外地户口活产数37 870例,孕产妇死亡12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31.69/10万。见表1。表1 2001年至2008年西乡街道孕产妇死亡率

  2.2 孕产妇死因及构成比 死因前四位为产后出血2例,内科合并心脏疾病2例,羊水栓塞2例,宫外孕2例,各占15.39%,其他5例,占38.45%,见表2。表2 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

  2.3 孕产妇死亡地点 家中及途中死亡4例,占30.77%,医院死亡9例,占69.23%。近年来孕产妇在院内死亡发生率明显提高,而死于家中原因有猝死2例,在家分娩未来得及去医院途中死亡2例。

  2.4 13例孕产妇死亡的评审结果 可避免死亡3例,占23.01%;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6例,占46.15%;不可避免死亡4例,占30.77%。

  3 讨论

  3.1 孕产妇死亡率 8年我街道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31.51/10万,总体上处于一个平台期,波动范围不大。2003年开始,深圳市进入生育增长周期,外地户口的活产数大幅度增长,2008年外地户口活产数是2001年的4.2倍,历年来外地户口孕产妇死亡率高于本地户口。近几年来,深圳市加大“降消”项目的力度,积极推广产科适宜技术,包括低收费住院分娩,贫困孕产妇的救助,使住院分娩率有了较大提高,对遏制地下接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深圳市目标要求20/10万以下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将继续采取健康教育活动,督促早孕建卡,提高产前检查率和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建设,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2 孕产妇死亡因素 西乡街道外来人口众多,孕产妇存在经济、文化水平低,自我保健意识差及多孕、多产的特点;从2001年至2007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可见,外地户口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本地户口。随着深圳市“降消”项目的实施,推广产科适宜技术,打击无牌无证诊所及地下接生,因此死亡地点也随着改变,增加了转院途中的死亡。孕产妇死亡原因前三位为: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疾病、羊水栓塞,与文献报道一致[1,2];随着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的开展,深圳市卫生部门均针对每年的不同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孕产妇可避免死亡每年都有,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在评审结果中居第1位,因此,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重视个人和家庭特别是外来人员的健康教育,同时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也要加强和提高。综上所述,外来人口是孕产妇保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外来人口尤其是文化、经济水平低,而且自我保健意识差,居住分散,流动性大,是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盲点,尤其是个人保健意识薄弱,安全意识差,孕期、产期不注意保健,甚至出现一部分外地经济条件差的孕产妇选择费用低的非法接生。因此,要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效的降低外来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死亡是关键,其次加强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提高产前检查率及住院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及急救技能,推广产科适宜技术,提高个人及家庭保健意识,加强“降消”项目的实施,加大非法行医的管理,消除地下接生。

【参考文献】
    1 全国孕产妇死亡调查协作组.全国21省市自治区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1):2.

  2 柏文红,刘龙江.章丘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中华现代妇产科杂志,2005,2(5):260.

  (本文编辑:丁 平)


作者单位:518102 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乡预防保健所

作者: 傅燕青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