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4期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1例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核疸,主要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使神经细胞中毒变性。常发生在有感染、低血糖、酸中毒、缺氧等疾病的新生儿身上。其中,感染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我科于2003年8月27日,收治1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患儿,经过医务人员的积极抢救、正确治疗及精心护理于2003年9月22日康复出......

点击显示 收起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核疸,主要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使神经细胞中毒变性。此病预后差,病死率高。常发生在有感染、低血糖、酸中毒、缺氧等疾病的新生儿身上。其中,感染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引起黄疸加深、嗜睡、吸吮反射弱、拥抱反射消失、惊厥、呼吸衰竭等一系列症状 [1]  。我科于2003年8月27日,收治1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患儿,经过医务人员的积极抢救、正确治疗及精心护理于2003年9月22日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年龄8天,足月顺产,私人医生接生,体重不详。生后母乳喂养,出生4天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并逐日加深至今,精神萎靡,纳差。于2003年8月27日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收入我院。入院后称体重2200g,反应欠佳,哭声轻,呼吸尚规则,纳差,四肢欠暖,置暖箱保暖,皮肤巩膜黄染明显,给予茵栀黄、鲁米那、地塞米松退黄,能量、钙剂等支持治疗,头孢拉定抗感染。13h后患儿突然呼吸急促,有叹息样呼吸,体温不升,心率175次/min,面色紫绀,血氧饱和度60%~70%,呕吐咖啡样黏液约5ml,四肢肌张力消失,拥抱反射(-)。血总胆红素646μmol/L,结合胆红素20μmol/L,GOT83U/L,尿常规:WBC0~1↑/HP,PRO(+),VBG(+)。即给予0.8L/min氧气吸入,洛贝林、可拉明、氨茶碱、碳酸氢钠、立止血、多巴胺、酚妥拉明等药物进行抢救。单面光疗持续照射,白蛋白、鲁米那、尼可刹米、头孢噻肟钠等静脉用药。能量、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5天后,复查血总胆红素339μmol/L,结合胆红素43μmol/L,尿常规(-),血氧饱和度94%。9天后,停吸氧,喂糖水后无呕吐。11天后,患儿拥抱反射(+),四肢肌张力尚可,喂奶无呕吐并且奶量逐渐增加。19天后出暖箱。26天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光疗 蓝光照射是光照皮肤后在光的作用下,使皮下组织内间接胆红素氧化分解为水溶性的间接胆红素异构体,从胆汁或尿中排出。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治疗胆红素脑病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我科采用德国产的Drager Photo-Therapy4000型单面蓝色光疗仪进行治疗。

    2.1.1 照光前的护理 检查电源是否完好,灯管是否全亮,灰尘及时擦去。调整光照高度,一般距婴儿皮肤35cm左右,剪短指甲防止婴儿哭吵舞动抓破皮肤,保持患儿皮肤清洁。

    2.1.2 照光时的护理 因患儿病情较重、反应较差而照光时间较长,为了防止视网膜损伤应配戴黑色眼罩,避免生殖器损伤应用尿布遮盖。进入光疗箱时应裸体放于床中央以获得最佳照光位置。随时调节箱温维持在32℃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每2h测1次体温,体温维持在6.50℃~37.50℃左右,并记录,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按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防止脱水。为防止双手舞动影响静脉输液,可将双手带上婴儿手套并轻轻的加以固定,观察患儿全身情况,如有皮疹、抽搐、腹泻、呼吸暂停等情况出现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2.1.3 照光后的护理 立即检查全身皮肤有无破损及炎症,出光疗箱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加重疾病的发展。继续观察患儿皮肤黄染情况是否有反跳现象。

    2.2 保持呼吸通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鼻腔分泌物。给予0.8L/min氧气持续吸入,每天清洁鼻腔2次,更换鼻导管1次,保证鼻导管通畅,使氧气得到充分利用。白蛋白药物治疗对退黄有相当重要作用。白蛋白能更充分地与胆红素结合,保护机体免受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对脑细胞损伤而减轻核黄疸 [1]  。静脉应用时要控制滴速8~10滴/min,防止补液外渗引起皮肤坏死,严密监测心率,防止心衰发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正确的药物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2.3 预防感染 严格监督工作人员手的消毒,坚持做到护理患儿前后洗手。患儿每天清洁皮肤1次,保持脐部干燥。每班做好口腔护理,防止鹅口疮的发生。静脉穿刺前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引起局部感染。患儿使用的布类物品及奶瓶应高压消 毒,奶头煮沸消毒。暖箱每天先用消毒液内外擦拭,然后用清水再擦1遍。若遇奶渍应随时擦去,每周更换暖箱1次,防止交叉感染。

    2.4 喂养的护理 患儿因吸吮能力弱,不能经口喂养,采用脂肪乳剂、复方氨基酸、微量元素等静脉输液,提供足够的营养。在此期间每日用无孔奶头刺激患儿吸吮,锻炼吸吮能力。病情稳定后给予配方奶喂服,奶量逐渐增加,喂奶后抱起患儿轻拍背部,排出吸入的空气,或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避免因溢奶引起窒息。

    2.5 严密观察病情 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皮肤巩膜黄染情况,观察静脉通路,防止补液外渗,及时做好记录,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3 讨论

  胆红素脑病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将导致死亡。本例患儿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未出现并发症。5天后皮肤黄染开始消退,7天后皮肤黄染退至正常。12天后奶量逐渐增加,14天后各种反射恢复。出院之前告之家属定期上门诊随访,以了解患儿今后的生长发育情况。

  参考文献

  1 金汗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50.

  (收稿日期:2004-10-12) (编辑新 竹)

  作者单位:200940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 

作者: 吴静娟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