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5期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犯机体免疫系统,大量杀伤免疫细胞,使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及免疫监督功能低下,从而发生感染及机会性感染。结核病则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我们在临床护理中发现,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问题与......

点击显示 收起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犯机体免疫系统,大量杀伤免疫细胞,使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及免疫监督功能低下,从而发生感染及机会性感染。结核病则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据美国疾病中心报道,AIDS合并结核病发病率比一般结核病的发病率高100倍[1]。我们在临床护理中发现,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问题差异有显著性。本文就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1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48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AIDS患者在我院初筛HIV抗体阳性者送广西疾控检验中心确认,肺结核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2~80岁,平均45岁。

  2  心理问题

  2.1  抑郁、焦虑心理  AIDS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疾病,患者易合并肺结核,治疗效果差,患者不敢面对疾病,临床表现为抑郁、焦虑、烦躁、情绪波动、过分敏感、情绪消沉、沉默寡言,甚至有自杀行为。

  2.2  绝望、恐惧心理  患者了解到熟人、亲戚、朋友甚至亲人死于AIDS后产生绝望、恐惧心理,临床表现为行为懒散、懈怠,拒绝配合治疗,饮食不规律等。

  2.3  孤独、无助心理  由于患者亲人、朋友对AIDS的无知和偏见,表现为对患者的不闻不问,甚至断绝关系,使患者处于孤独、无助的处境。

  2.4  被歧视心理  AIDS同其他疾病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一直被认为与道德、伦理、法律有密切关系,容易使患者产生精神负担,怕家人、同事知道后受到责备、歧视,惶惶不可终日,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以及疾病的治疗及康复。

  3  护理措施

  3.1  帮助患者提高认知和应对能力  认知疗法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的非功能的认识问题上,企图通过患者对自己、对他人或其他事的看法和态度的改变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让患者面对自己,正视现实,不要回避矛盾,把自己的期望值调整到适当的程度,使自己有能力承受,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3.2  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是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以同情、理解、诚恳和耐心的态度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以科学而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疾病的一般常识及预防方法,对认识和思想上有明显错误的患者应给予热情指导和善意批评,对有具体困难者应给予尽可能的具体的帮助,如饮食、生活方面等。

  3.3  鼓励患者建立适当的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  人若没有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犹如躯体没有灵魂一样,患者面对困境、危险无力应付时放弃、轻生的念头时时出现,护士应鼓励患者勇于与疾病作斗争,着眼于未来,如一患者怕拖累相依为命的儿子几次欲轻生,我们指出并利用其儿子在其心中的位置,帮助患者建立精神寄托,即要看儿子结婚,要亲自抱孙子等,使患者放弃轻生的念头。

  3.4  引导患者培养稳定的情绪  人们通常以为不良情绪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而认知理论则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外界的刺激和信息的看法和评价,同一问题,不同方式思考就会有不同的感情情绪[2]。鼓励患者在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前则靠调整情绪方式来应对,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指导患者掌握放松训练法、转移注意力法等如听音乐、看幽默电视、下棋以及其他娱乐等,从而改变性格。

  3.5  帮助患者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  做好家庭成员的思想及指导工作,告诉他们,大量资料表明,在一个家庭内的彼此相互横向传染的机会,除了性关系外,几乎是等于零[2]。解除他们的错误认识和思想负担,从而取得他们对患者的理解、关心、安慰,用亲人的亲情来激发患者对亲人的眷恋和生存的欲望。

  3.6  呼吁全社会的关心帮助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皮澳特博士说过“如果耻辱和歧视问题得不到解决,艾滋病问题也就得不到解决”。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艾滋病存在的社会里,艾滋病患者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应平等对待他们,关心、帮助他们,不歧视他们是每个人的责任”。在护理艾滋病合并结核患者的同时,医护人员做好自我保护,既保护了自己也是对患者的尊重。

  【参考文献】

  1  王镜,白维仁,王立荣.临床艾滋病.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140.

  2  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上).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75.

  作者单位: 545005 广西柳州,广西龙潭医院

  (编辑:乔  晓)

作者: 董从音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