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22期

斯锑黑克治疗黑热病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黑热病又名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经白蛉传播的地方性传染病。黑热病广泛分布于亚、欧、非、美四大洲,其中以印度和地中海沿岸最为严重,解放前和解放初,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是本病的重流行区,解放后经大力防治已于1958年基本消灭,仅西北荒山丘地区常有散发,但近年来四川阿坝地区发病上升,特......

点击显示 收起

    黑热病又名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经白蛉传播的地方性传染病。黑热病广泛分布于亚、欧、非、美四大洲,其中以印度和地中海沿岸最为严重,解放前和解放初,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是本病的重流行区,解放后经大力防治已于1958年基本消灭,仅西北荒山丘地区常有散发,但近年来四川阿坝地区发病上升,特别是汶川、理县、茂县这三县的黑热病发病率高,患者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消瘦、贫血、进行性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以及血浆球蛋增加等,斯锑黑克疗效迅速而显著,为治疗黑热病的首选药物,五价锑在体内还原成三价锑,对利什曼原虫有抑制作用,最后由网状内皮系统消灭原虫。五价锑较三价锑毒性低,患者多能耐受,主要有发热、咳嗽、恶心、腹痛、腹泻、鼻衄、脾区疼痛等不良反应。我院2002~2004年应用斯锑黑克治疗黑热病的同时,配合精心护理和对症、支持治疗下,从而在本病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02~2004年我院选用斯锑黑克治疗黑热病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4个月。骨髓穿刺标本涂片均查获利杜体,血常规检查全血细胞均减少,患者曾有流行区旅居且度过白蛉繁殖季节,被白蛉叮咬,入院时均表现起病缓慢,肝脾呈进行性肿大,以脾大尤甚,伴贫血、消瘦、出血倾向,给药途径均采用静脉输入方法。斯锑黑克药剂量儿童和成人均按200mg/kg,梯形疗法,共用6日,每日1次。

  2  护理体会

  用药前要仔细检查药品,凡有沉淀变质者或过期者不宜使用,过期药物由五价锑变为三价锑,其毒性大增。抽取药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掌握药物的剂量,确保用药效果,静脉推注药物宜缓慢进行,并防止药液外漏,如已外漏宜用0.25%的普鲁卡因进行局部封闭,也可用如意金黄散,茶水调成糊状局部外敷。

  斯锑黑克毒性小,疗效高,对局部刺激性小,但在治疗中可出现发热、咳嗽、恶心、腹泻、腹痛、鼻衄、脾区疼痛、腿痛等不良反应,如反应轻微可继续治疗,如反应较重则应暂停注射,待反应消失后再行治疗。治疗期间患者严格静卧休息。每4h测量T、P、R、BP各1次,并注意有无出血、发绀、休克、水肿等表现,监检周围血象变化,如遇体温突然升高,大量出血,咳嗽剧烈或呼吸急促,脉速而不规则,剧烈呕吐或腹痛、腹泻,出现水肿、腹水,或原有水肿、腹水加重,白细胞总数突然减少等均应立即停药,并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斯锑黑克对心、肝、肾等脏器有一定毒害作用,凡急性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心、肝、肾等损害较轻者慎用,在总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延长疗程,采用3周疗法。

  黑热病是传染性疾病,而且病程冗长,患者表现为焦虑、忧虑,不仅自己要蒙受疾病,折磨之苦。更痛苦的是自己成了对周围人造成威胁的传染源,由于隔离治疗,使患者产生一种自卑孤独心理与愤懑情绪,有些黑热病患者在应用斯锑黑克治疗的过程中,他们格外关注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十分重视各项化验结果,斯黑克在治疗黑热病的过程中出现发热、咳嗽、恶心、腹痛、腹泻、鼻衄、脾区疼痛等不良反应后,很多患者都误认为自己的病情加重,或者有的患者还认为自己无药可救,易引起不良情绪,便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时应当亲切安慰并及时处理,护理人员的言行要使患者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亲、可敬,护患之间形成浓厚的情谊,同时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并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斯锑黑克在治疗黑热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让患者了解黑热病并不是不治之症,在良好心理护理配合下,减轻患者的敏感,猜疑心理,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积极配合治疗,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尽量减少家属探视,做好隔离工作,防止传染源的传播,切断传染途径。

  作者单位: 623000 四川汶川,汶川县人民医院

  (编辑:唐  城)

作者: 张元芳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