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期

肠痈的辨证施护总结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肠痈是肠内发生痈肿的急性腹部外科疾患,属急腹症的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阑尾炎”,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下面就我院开展辨证施护的情况总结如下。1辨证分型及护理1。2湿热型右下腹痛甚,有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口渴,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尿黄,苔黄腻......

点击显示 收起

    肠痈是肠内发生痈肿的急性腹部外科疾患,属急腹症的范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阑尾炎”,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伴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下面就我院开展辨证施护的情况总结如下。

  1  辨证分型及护理

  1.1  淤滞型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恶心嗳气,纳呆,脘腹胀闷不适,疼痛或有定处或窜痛,发热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1.2  湿热型 

  右下腹痛甚,有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张,口渴,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尿黄,苔黄腻,脉滑数。

  1.3  毒热型 

  腹痛剧烈,腹肌紧张,高热不退,面红耳赤,呕吐不能进食,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

  2  辨证护理

  2.1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腹部肌肉紧张度的变化、腹部包块(包括压痛、范围、形态)及神色、血压、体温、呼吸、脉象、舌象等,详细记录。

  2.2  休息 

  淤滞型患者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湿热型宜卧床休息;毒热型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2.3  对症护理 

  淤滞型患者腹痛甚,针刺足三里、天枢、阑尾等穴,伴恶心呕吐配内关、中脘,腹胀配大肠俞、次髎。手法用泻法,留针30min,或加电针。或配耳针内分泌、阑尾、皮质下。湿热型腹痛可针刺天枢、大横、腹结、太白、丰隆等穴,针用泻法,留针30min,中等强度刺激,或用电针。耳针取脾、胃、内分泌、肾上腺等。发热可取大椎、曲池三棱针点刺放血后加拔火罐,必要时可用物理降温。毒热型患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针刺双侧阑尾穴,轻度刺激。一旦出现腹痛逐渐加剧,或腹痛突然减轻,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全身症状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手术准备。对于肠麻痹呕吐者应禁食,并给予胃肠减压,及时抽出胃内容物。如果自胃管内注入中药,注入中药后要夹闭胃管2h,再继续减压,做好口腔护理。

  2.4  服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分多次温服,服药后观察腹痛、局部压痛、腹肌紧张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服通里攻下药后,观察大便情况,一般每日3~5次为宜。若大便稀,而且次数多,腹痛减轻,体温下降,病情好转;如大便次数过多,出现心慌、气短、乏力、出汗可酌减药量;若排便不畅,并有里急后重,腹痛未减而加剧并伴腹胀,为病情危重,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手术准备。

  2.5  饮食护理 

  淤滞型、湿热型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肉汤、藕粉,禁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对于毒热型患者可酌减饮食或禁食。恢复期宜进食肉、鱼、蛋、奶及新鲜蔬菜、水果,忌食生冷、辛辣及不易消化饮食。

  3  护理要点

  有局限性腹膜炎,脓肿者可腹部外敷中药消炎散,内服中药大黄牡丹皮汤,配合静脉输液和抗生素治疗,以扶正气,促进炎症消退。如需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准备,解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术后观察刀口有无渗血、渗液及肠蠕动恢复情况,并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以促进气血运行及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肠粘连。

  4  结论

  2002~2004年2年来,通过对102例肠痈患者的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未出现因病情观察不及时而延误治疗情况;辨证护理有成效,受到了患者的好评。手术患者由于加强了术后护理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作者单位: 266700 山东平度,平度市中医院

  (编辑:商洁)

 

作者: 宋立秀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