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期

回肠代膀胱术后患者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回肠代膀胱术是全膀胱切除术后的一种代膀胱术式,现将术后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导管护理所有导管要保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量、颜色及性质并准确记录。1双侧输尿管导管护理回肠膀胱术后,留置双侧输尿管导管并通过腹部引出,有利于新膀胱修复及切口愈合。如有血块堵塞需在无菌操作下抽吸或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肾盂......

点击显示 收起

     回肠代膀胱术是全膀胱切除术后的一种代膀胱术式,现将术后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导管护理

  所有导管要保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量、颜色及性质并准确记录。

  1.1  双侧输尿管导管护理 

  回肠膀胱术后,留置双侧输尿管导管并通过腹部引出,有利于新膀胱修复及切口愈合。因此,必须保持导管畅通,避免牵拉致过早脱管引起吻合口水肿和狭窄而使上尿路梗阻。为防止逆行感染一般不做冲洗。如有血块堵塞需在无菌操作下抽吸或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肾盂每次冲洗液不超过5~10ml,用力不能过大,以防止逆流,如无异常,术后12~14天拔管。

  1.2  气囊尿管护理 

  留置气囊尿管的目的是使新膀胱切口愈合,尿管从尿道插入新膀胱引出尿液、肠液,尿管阻塞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每次不超过100ml,避免量过大影响新膀胱创面及吻合口愈合。

  1.3  负压引流管护理 

  经常保持耻骨后负压引流管呈负压状态,达到有效引流,防止耻骨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24h的引流液少于5ml可拔出引流管。

  2  加强基础护理

  术后早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高龄患者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因术后卧床时间长,应预防肺部感染,鼓励咳痰,拍背及雾化吸入治疗。腹胀时需胃肠减压避免发生吻合口漏。

  3  健康教育

  3.1  指导患者练习新膀胱的可控能力 

  一旦拔除尿管,可因膀胱容量相对较小或括约肌未完全恢复等原因,致排尿次数多,可控性差。此时,指导患者使用假性导尿,同时让患者收缩腹肌,憋气用力靠腹压排尿(用双手保护腹股沟区,避免斜疝发生)。鼓励患者做提肛运动增强外括约肌功能的锻炼,以便及早恢复新膀胱的可控力。

  3.2  定时排尿的重要性及排尿姿势 

  患者术后夜间可控性差的原因可能是入睡后尿道括约肌张力下降,此时如新膀胱无抑制收缩,尿液便溢出。为避免导致新膀胱容量失代偿,避免反流,降低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必须定时排尿(每2~3h排尿1次),夜间嘱患者排尿2次。对少数残余尿多者,需指导自行导尿。排尿的姿势可采用蹲位排尿,争取将尿液排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单位: 261500 山东高密,高密市人民医院

  (编辑:刘俊)

作者: 刘玉荣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