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肝硬化的心理障碍与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肝硬化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无法根治的特点,故在治疗中往往会使患者失去信心,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种种心理障碍。为控制病情的发展,使患者寿命延长,用科学的心理疗法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获得最佳身心状态。【关键词】肝硬化。心理障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肝硬化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无法根治的特点,故在治疗中往往会使患者失去信心,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种种心理障碍。为控制病情的发展,使患者寿命延长,用科学的心理疗法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获得最佳身心状态。

  【关键词】  肝硬化;心理障碍;护理
   
  肝硬化是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结构紊乱、肝脏变形及质地变硬为共同特点的一种常见病。除给予传统的药物治疗外,应给予心理干预,为患者讲解肝硬化病防治知识并请患者家属一起参加,使患者及家属对肝硬化病有正确的认识,并指导他们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将有助于其身心疾患的康复。现将多年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以我科2000~2004年住院治疗的32例患者为对象。在32例中,男30例,女2例,年龄43~72岁。学历:初中15例,大专10例,大学7例。职业:干部13例,知识分子6例,商人6例,农民2例,工人5例。

  2  心理护理措施

  2.1  提供个性化护理  在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护理中,不仅要了解现有的心理护理问题,还要对潜在的影响和可能的变化做出预测,针对不同的患者,通过整体化护理,提供适合于每个患者的个性化护理。

  2.2  劝导患者积极配合药物治疗  虽然目前尚无治疗肝硬化的特效药物,但它仍是缓解病情,阻止发展和改善症状的有效方法。正规、系统的治疗有助于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好坏,说明药物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供患者增强治疗信心和主动配合的积极性,通过解除躯体的病痛来缓解心理压力。

  2.3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护士在接触患者的过程中,她所表现出的行为、语言、责任心、技术熟练程度、能力、作用、品德、耐心等均更具有影响力,是心理护理成败与否的前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要掌握语言的特征及技术,注意患者的心理需要,尽量使用安慰性、劝说性、鼓励性语言,提出合理的建议、指导、健康宣教和应对措施,适当地为患者传授一些医学知识,以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使肝硬化患者减轻心理负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2.4  为患者创造良好适宜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医护人员有责任指导患者家属尤其是配偶,要善于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之进行感情交流。同事及亲友的关心、支持可消除患者的自卑和抑郁心理,增强感情交流,改善病情和生活质量。社会因素的支持有利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健康[1]。因此,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

  2.5  护士可以成为患者倾诉的对象  减轻患者蓄积的心理压力。如患者具有对家庭的依赖性,要鼓励家属经常来看望陪伴患者,消除患者的孤独感,淡化思想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3  讨论

  3.1  心理障碍的因素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随着疾病反复发作及预后不佳或出于经济问题等,给患者的生活、工作产生越来越大影响,同时由于病情发展,患者往往产生心理异常而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恐惧、悲观等。

  3.2  疾病的长期性因素  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及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出现偏执,对生活事件和躯体的不适性加强,与家人和社会的关系更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家庭的伤害,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障碍。

  3.3  经济因素  因单位经费紧张或家庭负担较重,易发生心理障碍。

  3.4  其他因素  如担心因病失去工作或不能继续从事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加重心理负担。

  4  结论

  肝硬化患者一般病程都比较长,很多患者长期生活在医院的环境中会使人格产生暂时的病态,患者会产生以前根本不属于他本人的新的性格特征[2]。所以和谐的护患关系、家庭的支持与关心、有效的健康教育都可以稳定患者的情绪,防止应激不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念锋.临床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64.

  2  包志英,许卫红.肝硬化患者发生应激适应不良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32.

  (编辑:江  枫)

  作者单位: 810001 青海西宁,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作者: 范俊英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