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7期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由于艾滋病的不可治愈性以及人们对艾滋病的不了解,使艾滋病患者除了受疾病的折磨外,同时还要面临来自社会及家庭偏见、歧视的巨大精神及经济压力。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提供关爱与温暖,提供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1临床资料我院2004年4月~2005年11月收治艾滋病患者42例,尽管每个患者的经历、各自的......

点击显示 收起

  由于艾滋病的不可治愈性以及人们对艾滋病的不了解,使艾滋病患者除了受疾病的折磨外,同时还要面临来自社会及家庭偏见、歧视的巨大精神及经济压力。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提供关爱与温暖,提供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4年4月~2005年11月收治艾滋病患者42例,尽管每个患者的经历、各自的素质、处境、社会支持系统各不相同,但其心理一般都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在刚刚得知自己感染上艾滋病后多数都会陷入危机之中,发生涉及生理和心理的反应。表现为:情绪情感异常,出现震惊、否认、悲哀或易激动或冷漠、面无表情、行为被动乏力等。(2)第二阶段:稍过数日后,多数患者会明显的表现出焦虑和抑郁、无助感、孤独感、歧视感、行为上表现出退缩,对生活与未来失去希望与信心,自杀的现象随时会出现。(3)第三阶段:一般出现在患病后的6~8周,个人的危机症状可逐渐缓解。但他们将面临社会的歧视与排斥,生活上的压力及自身健康变化的关注与忧虑,焦虑与抑郁反复出现。行为上表现社会交往能力的退缩,自我封闭、孤独感日益加重。

  2  分析研究

  (1)从上述三个阶段看,患者的心理反应有:否认、恐惧、孤独、寂寞、沮丧、抑郁、行为退缩、自我封闭。(2)研究表明,长期的情感压力及抑郁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对艾滋病患者来说意味着“雪上加霜”。因此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介入是非常重要的,可使患者感到真诚的关爱,减轻情感压力、体验自尊、感受真诚、不再退缩,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

  3  心理支持和护理

  (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是提供心理支持的必要条件。尊重患者和患者的人格、自尊与权利。艾滋病患者跟正常人一样,他们也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尊重。笔者认为我们要以真诚的关爱、让患者感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赢得患者的信任。让他们敞开禁闭的心扉,宣泄内心的压抑和悲痛,调整自己的情绪。(2)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在与患者沟通时态度要客观、耐心、不抢话、不打断,动作姿势要放松,表情自然目光接触。在沟通中学会倾听,事实上听比说更重要。积极的倾听,不仅利于了解感染者和患者的困惑、面临的问题也利于观察和感受对方流露的情感变化,在聆听中对方也可感受到你的关怀、同情和真诚。(3)以情感回应表示理解。在沟通中要做到适当的“共情”,既尽量将自己放在患者的处境中来感受患者的体验。在沟通中患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生死的问题,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中对未来感到暗淡无望,产生无价值感、无助感和绝望感。护理人员应设身处地的体会他们的心境和需要。在交谈中适时的做出情感回应,可以用语言、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表达,让患者感到你的真情关怀。艾滋病患者由于疾病产生的焦虑、抑郁、孤独等消极的心理反应,降低了自信度,交往中多疑、敏感应给予充分的理解。

  作者单位: 476400 河南夏邑,夏邑县人民医院

  (编辑:商  洁)

 

作者: 施洁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