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9期

论护理教师的综合素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是构成教师素质的三要素。护理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护理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职业道德是护理教师能顺利教学和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护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护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教育学的理论与操作技能。能力结构包括:教学能力、治学能力、研究能......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是构成教师素质的三要素。护理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护理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职业道德是护理教师能顺利教学和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护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护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教育学的理论与操作技能;能力结构包括:教学能力、治学能力、研究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忠于护理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当代护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护理教师;综合素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人类健康保健需求迅速提高的新世纪,护理教育开始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对当代护理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职业道德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合理的知识结构

    根据护理教学工作的任务、特点、社会需求以及培养目标,当代护理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1  较深的护理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专业知识  俗语讲: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自己需要一桶水的知识储备。这形象地阐述了合格的教师拥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必要性。由于近年来护理学发展很快,护理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教学需要。这就需要护理教师在掌握丰富护理基础理论的同时不断拓宽自身的专业知识层面和知识结构,把握当今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前沿科技,与时俱进。从“横向”与“纵向”的结合上创造性的开展护理教学。

    1.2  与护理密切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护理教育应体现仁爱及人性化需求,除护理专业基本知识外,教师应全面掌握如: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促进、卫生法学等与护理专业相关联学科群的综合知识,充实并提高自身的医学人文教学水平。此外,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释本学科知识,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这正是创新的认知源泉。

    1.3  教育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知识  护理教师大多来源于医学院校、中等卫校和医院临床护师,虽然她们在医疗及护理知识方面能胜任教学,但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还不够完善。有学者指出:“教师应当既是自己所教学领域的专家,又是教育家”。这就要求护理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实践护理经验,而且要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和基本技能,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法学》等,吸收、探索有效的护理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此外,外语知识、电子计算机及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也是当代高校护理教师应具备的。

    2  综合的能力结构

    教师的能力主要是指教师调整、配置、运用已具备的知识、技能于教学实践的概括性的心理活动系统,理想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2.1  教学能力  是指护理教师进行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2.1.1  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教师应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从各部分教材的不同特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优化重组教材,统筹安排各部分教材的知识点,尤其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思维因素,最大限度地体现教材的学习价值。

    2.1.2  传递教学信息的能力  教材中的知识信息是一种储存状态,要把这些静态的知识信息激活并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易于接受,护理教师必须具有研究的思维和化繁为简的能力。另外,语言的表达能力也会影响信息的传输,语言的科学性与通俗性、激情的语调、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等,都会对信息的传输起到加强作用。

    2.1.3  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师不要凌驾于学生之上,主动搞好教与学的关系,使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与学的主客体互动、互换关系。教学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2.1.4  唤起学生兴趣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教师必备的能力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素质是个人魅力。教师的形象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及个性魅力都会唤起学生的兴趣。护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魅力对教学的影响,充分展示个人魅力,做到教学语言精炼、机智、幽默,让自己的教学生动活泼。

    2.2  治学能力  即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教师更新、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学识水平的能力。所体现的是教师自身修养,蕴涵着教学伦理精神及对护理教学职业的热爱和远大的理想、奋斗目标。护理教师应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研究护理教学的规律,寻求最佳护理教学方法。

    2.3  研究能力  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坦豪斯(L·Stenhouse)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1],一改传统教育只注重学生行为变化的理念,引起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强调教师应潜心研究教育、研究教学、研究学生。顺应护理教育迅速发展的趋势,校护理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办法,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使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增长同步。例如:开展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护理专业教学方法的研究、护理教育评价的研究、护理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研究等。

    2.4  适应能力  是指护理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护理学科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综合性能力。

    2.4.1  适应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出现了一系列中和学科、边缘学科,如护理领域分:社区护理、护理伦理、循证护理、护理美学等。因此,护理教师在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不断拓宽自己知识面,密切关注学科发展趋势,一旦社会需要或专业结构发生变化,就可以不失时机地从自己所任教学领域转入相关领域。

    2.4.2  适应护理教育思想及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育的本质强调为学习、为学生服务。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强调,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发展能力。护理教师首先应更新个人的教育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教育科学理论修养和教学实践能力。

    2.5  实践能力  这是护理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它不仅表现在护理技能操作课上,也体现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环节。教师应善于把种种理论素材和专业实践以独特新奇的方式加以组合,向学生展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其核心是通过护理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自古以来,教师一直被看作知识的象征和行为的表率,在当代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护理教师的行为示范作用因其职业的特点尤为突出。因此,护理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较强的能力,还应当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3.1  忠于护理事业  忠于护理事业是护理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热爱护理教育事业,把全部知识和所学献给培养护理人才的事业。这是护理教师崇高的美德,是做好护理教学的动力。护理教师应认识到护理教育对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把从事护理教育当作是发挥个人才能的过程。(2)热爱学生,把教书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并将其与自己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3)具有献身精神,为了塑造一代又一代的护理新人,护理教师应为护理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是护理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所在。

    3.2  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根本特点。护理教育肩负着培养和塑造护理人才的神圣使命,而这一使命是通过护理教师的劳动和言行来实现来的。俄国教育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因此,护理教师不仅应当做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道德的榜样,良好的师表形象,如教学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有加等。教师得体的装扮、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良好的心态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会为学生树立乐观、正直、积极上进的好榜样。

    3.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3.1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的今天,这一规律表现得更加明显。教师只有勤奋好学,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才会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熏陶力。

    3.3.2  诲人不倦  是基于学而不厌的基础上真诚地对待学生,表现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被看作是构成高校教师素质的“三要素”。护理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护理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知识和能力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能力的过程。而职业道德是护理教师能顺利教学和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

    总之,顺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护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

      作者单位: 571400 海南琼海,海南省第三卫生学校

   (编辑:丁剑辉)

作者: 符致明,蔡少萍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