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0期

对新时期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新时期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以我院的急诊科、内科病房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结果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应对方式优于内科病房护士。结论避免长期紧张源的刺激,缓解心理压力,维护身心健康,为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合格心理素质的急诊护理队伍提供依据。...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新时期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以我院的急诊科、内科病房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结果  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应对方式优于内科病房护士。结论  避免长期紧张源的刺激,缓解心理压力,维护身心健康,为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合格心理素质的急诊护理队伍提供依据。

    【关键词】  新时期;急诊护士;心理健康;应对方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和竞争压力增加,精神卫生问题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已经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医疗工作在现代化城市中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和地位,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面临市场的挑战;急诊护士护理对象为急、危、重症患者,现时的社会随时出现各类灾害,成批患者,如[1,2]“非典型传染性肺炎”、“流感”、“流脑”、空难、车祸、集体食物中毒等,造成紧张甚至恐怖的现场抢救场面;吸毒、自杀、他杀等抢救时本身带有法律纠纷[2,3];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家属的需求显著增多,由于急诊护理工作性质及特点决定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使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况且其压力源各种各样,严重影响护理工作质量[4,5]。为了测量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程度,对急诊护士、内科病房护士的部分心理影响进行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我院的急诊科、内科病房从事护理工作1年以上,参加轮值夜班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原则[6],分别抽出15人进行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问卷调查[7],年龄20~37岁,平均29.7岁;工龄2~18年;学历:本科1人,大专12人,大专在读14人,中专3人。

    1.2  方法  采用证状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7],问卷分A、B卷两部分,A卷为急诊护士,B卷为内科病房护士。由40个项目组成,每项按1~3级评分,1级为1分、2级为2分、3级为3分,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越好,反之,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越差,根据不同组合形式记分,量化为3种类型:Ⅰ型,1~40分表示为成熟型;Ⅱ型,81~120分表示为不成熟型;Ⅲ型,41~80分表示为混合型。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应对方式优于内科病房护士。所有数据经医学统计学验证,P<0.0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见表1。表1  急诊护士、内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结果对照

    3  讨论

    3.1  急诊护士心理健康成熟型  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遇事冷静、理智、乐观、想尽办法使事情向好的方面发展,能吸取自身和别人的经验在困难面前努力寻找解决应对办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4],特别是护患之间的沟通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过硬的操作技能。

    3.2  急诊护士心理健康不成熟型  遇事采取回避、观望、消极态度[2]、或立刻找上级解决,不敢正视问题,比较强调客观原因。现代的急诊护士必须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沉着、镇定地面对各种护理工作[8],做到急而有序、临危不乱的良好应对方式,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安全感、信任感是做好护理工作,满足患者需要的重要条件。

    4  对策

    针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不成熟型的人员,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以保证急诊的护理质量,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9]。

    4.1  善于引导  加强职业教育,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工作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使其认识急诊护理工作的价值。

    4.2  缓解心理疲倦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健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当代护士不仅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而且必须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自觉性、快速的思维反应能力、敏锐的观察力、稳定的注意力、坚韧的耐受力、美好、优化的情感等。平时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加强营养以及锻炼身体。空闲之余多看文学书籍、多听抒情的音乐、多练书法,多与人沟通,宣泄缓解心理压力,避免长期紧张源的刺激,维护身心健康。

    4.3  提高管理层的自身素质  使急诊护士有学习的榜样和衡量标准,只有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使其他护士的素质也提高,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合格心理素质的急诊护理队伍。

    【参考文献】

    1  吴歆,石捷,等.急诊医务人员心理状况和应付方式分析.广西医学,2004,26(8):1135-1137.

    2  凌力.急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68.

    3  赖瑞南,姚晓红.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调查及对策.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2,11(4):273-274.

    4  张彩霞,杨春香.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与对策.中原医刊,2003,30(10):55-56.

    5  席惠君.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缓解.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2):88-99.

    6  陈素坤.护士职业压力与心理适应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9.

    7  肖计划.应付方式问卷.心理卫生评定量表首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109-115.

    8  刘秋鸣.护士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条查与对策.上海护理,2004,4(2):12.

    9  席淑华.新时期急诊护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10.

   作者单位: 528100 广东佛山,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分院急诊科

    (编辑:江  宇)

作者: 刘桂兴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