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4期

15例重症肌无力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衰竭,称作“危象”,12%~16%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可发生呼吸衰竭[1]。重症肌无力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危重,恰当的护理对病情恢复至关重要。2004年1月~2006年3月,我科通过对15例重症肌无力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

点击显示 收起

  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衰竭,称作“危象”,12%~16%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可发生呼吸衰竭[1]。重症肌无力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危重,恰当的护理对病情恢复至关重要。2004年1月~2006年3月,我科通过对15例重症肌无力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全部临床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男9例,女6例,年龄17~64岁,平均42.3岁;肌无力危象11例,胆碱能危象4例;均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10例。诊断标准[2]:(1)呼吸无力、困难;(2)发绀;(3)不伴或可伴意识障碍;(4)动脉氧分压<60mmHg伴或可伴动脉二氧化碳分压>50mmHg。全部病例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呼吸衰竭,立即经气管插管,用人工呼吸机进行通气,并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呼吸机的各项参数。

  1.2  结果 

  15例重症肌无力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除1例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死于心力衰竭外,其余均顺利康复出院。机械通气时间12h~11天,平均4.2天。

  2  护理

  2.1  密切监护病情变化 

  将患者置于室温24℃~26℃的空调室内,作重症监护,备足各种抢救药物及器械,监测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若患者烦躁不安、呼吸困难、气管内分泌物多、无力排痰、面色潮红、末梢发绀,则表示自主呼吸无力。感染是诱发肌无力危象最常见的原因,若住院期间体温升高应提高警惕;危象的早期表现可能是焦虑、心慌、气短、端坐呼吸、明显疲劳、恐惧感;应注意肌肉的无力程度,特别是咽喉部、颈部肌肉和呼吸肌,言语断续、鼻音、鼻孔反流和呛咳提示咽腭无力,咳嗽无力提示肋间肌无力,呛咳和咳嗽无力时误吸的危险增加;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部下垂提示颈部肌肉无力,也是呼吸衰竭前的常见现象。血氧饱和度监测发现进行性下降也提示将发生呼吸衰竭。

  2.2  呼吸衰竭前后呼吸道的护理

  2.2.1  抗生素积极控制肺部感染 

  卧床时间长、经口插管、人工气道对气管黏膜的刺激及原有感染等,均可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呼吸衰竭时痰液不易咳出使感染不易控制,故应痰培养加药敏联合选用有效抗生素。此外,应注意空气及周围环境的隔离消毒。

  2.2.2  充分痰液引流 

  给予定时体位引流、翻身、拍背,机械通气后及时吸净呼吸道内痰液,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要稳、准、快。每次操作将吸痰管插入直至遇到阻力,即吸痰管顶端达到隆突的水平,用旋转手法边吸边退,吸引时间<15s/次。

  2.2.3  加强呼吸道湿化 

  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方法,吸入气体的温度以32℃~35℃为宜。人工呼吸建立后上呼吸道加温、湿化功能丧失,为维护呼吸道黏液、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预防呼吸道黏膜低温干燥而造成的呼吸道痉挛,我院采用无菌蒸馏水20ml加α-糜蛋白酶4000u,并根据痰培养结果加用敏感抗生素进行雾化吸入。

  2.3  气管插管的护理 

  当患者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及频率变化时,尽早吸痰,如经吸痰及加大吸氧浓度等处理后呼吸节律及频率仍无改善,应尽早进行经口气管插管通气。在机械通气时,及时清除口、鼻腔及气管套管口周围分泌物,口腔护理每日2次,密切观察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患者呼吸幅度、节律与辅助呼吸是否同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保持各项参数在正常范围内,若患者安静、胸廓起伏好、口唇红润、血压及脉搏平稳,表示通气良好。患者病情稳定呼吸有力后,停机观察或间断停机观察,不可急于拔管,我科经验为待患者出现正常自主呼吸12h以上方可拔管。因气管插管时间过长易引起气道压迫损伤,我科持续气管插管均不超过72h,若48h内病情无明显好转应积极准备气管切开。

  2.4  气管切开的护理 

  气管切开可减少呼吸道无效腔,增加通气量,便于控制肺部感染,有效地改善通气功能。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应密切注意呼吸机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呼吸机报警信号,检查管道是否漏气、接管是否脱落、气道压力高低是否合适等,定时抽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套管系带松紧是否合适、有无切口渗血及皮下气肿。更换敷料每日1~2次,有污染时及时更换,内套管煮沸消毒,所有护理均执行无菌操作。床边备气管切开包,便于脱管及时抢救。气管囊内充气适宜,控制在2.45kPa以下,2~4h放气1次,每次放气时间一般不超过5min,放气时可加大潮气量200ml左右,以满足换气需要。当呼吸机发生故障或停电机器停止工作时,应急用简易呼吸气囊行人工呼吸,手法控制潮气量,以支持患者的呼吸。当患者自主呼吸频率≥16次/min,潮气量>5ml/kg,能咳嗽排痰、手握力好、生命体征平稳即可考虑脱机[3]。使用SIMV通气方式,将呼吸频率每小时下调2次/min,直至4次/min并维持通气30min,病情稳定可脱机。

  2.5  脱机后护理 

  脱呼吸机后仍需将呼吸机备于床旁,以防呼吸衰竭复发。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胸廓起伏大小、末梢循环、血压、心率等,若通气欠佳或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再次引起缺氧,应及早重新进行机械通气。笔者曾遇到1例脱机后3h再发呼吸肌无力而需再次机械通气者。

  2.6  加强身心护理,增强患者体质 

  早期可给予全胃肠外营养,如输入白蛋白、乳化脂肪,补充多种维生素等,随着胃肠功能恢复,应逐步采用鼻饲及胃肠外营养相结合的方法,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适当限制高碳水化合物,以免产生肠胀气加重呼吸困难。对患者给予耐心合理的解释,解除其紧张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烦躁不安的患者适当使用镇静剂,以减轻人机对抗。长时间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加强皮肤护理,经常活动四肢,预防褥疮的发生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3  讨论

  重症肌无力发生呼吸衰竭时,主要是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障碍所致,其中枢驱动力并未下降,使用呼吸兴奋剂反而增加呼吸肌做功,使危象加重,所以发生呼吸肌无力时主要的治疗措施就是机械通气,采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我科15例使用机械通气的重症肌无力呼吸衰竭患者,经积极的呼吸道管理和控制原发感染,合理的机械通气护理措施,无因护理不当造成继发感染者,也无因呼吸机使用不当造成病情恶化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海峰,孙运波,丛志强.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衰竭的早期识别和处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5):359-360.

  2  毛丽英,蒋静涵.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2-14.

  3  龚春兰.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呼吸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0):754-755.

  作者单位: 1 646000 四川泸州,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手术室(△内分泌科,通讯作者)

       2 274918 山东巨野,巨野县人民医院龙固分院

作者: 朱玉霞,洪秋芹,陈秋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