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0期

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我院2002~2004年共收治20例气管切开患者,通过精心护理,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自2002~2004年共收住气管切开患者20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岁。2呼吸道护理2。1一般护理取平卧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2002~2004年共收治20例气管切开患者,通过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自2002~2004年共收住气管切开患者20 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岁。其中有机磷中毒6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脑出血3例,电击伤致呼吸骤停者5例,安定中毒2例。

    2  呼吸道护理

    2.1  一般护理  取平卧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按医嘱给予湿化给药、雾化吸入,套管口处覆盖1~2层潮湿纱布,及时吸除气道分泌物。吸痰管保持无菌,插入深度适宜,边吸边提,边旋转吸管,将痰液吸尽。

    2.2  套管护理  气管套管固定牢固,连接要紧密,防止脱管使患者发生窒息,松紧以固定带与皮肤间能伸进一指为宜。每周更换切口处敷料,每日换药,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2.3  套管气囊的处理  为了避免口腔内分泌物、胃内容物误入气道,防止气体由上呼吸道反流,保证有效通气量,气囊应充气,充气压力适度,每2~4 h放气1次,避免长时间压迫气管内壁,引起黏膜缺血坏死。套管口防止异物落入,注入药液时务必取下针头,再沿管壁缓缓注入。

    3  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3.1  减少咽喉部分泌物渗漏入气道  由于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上呼吸道内普遍存有大量细菌。因此,除了加强口腔护理外,必须充分吸引气囊周围的分泌物,以免含菌的渗出液漏入下呼吸道诱发肺炎。

    3.2  严格无菌操作  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在吸痰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用具专用,严防交叉感染。

    3.3  帮助恢复呼吸肌功能  为使患者尽快恢复呼吸肌功能,预防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应在加强营养的同时,协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可于术后1~2天开始,如:指导患者深吸气、做腹式呼吸,鼓励患者咳嗽等,并逐渐延长呼吸肌锻炼时间。

   作者单位: 20215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崇明分院

   (编辑:卫  东)

作者: 薛汉丽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