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3期

婴儿开颅探查术后病情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婴儿开颅探查术后,由于骨缝未闭,颅内压增高时,症状不明显,加之婴儿不能主观反映病情,护士要勤于观察病情,可及时发现细微的病情变化,早期采取应对措施,高质量地保存婴儿生命。2观察要点2。1神志与瞳孔的观察首先要鉴别是麻醉未醒还是术后持续颅内高压引起的意识障碍。2呼吸的观察气管插管后可引起喉头水肿......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2004年1月~2006年7月收治10个月以下重症颅脑损伤共5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开颅探查术,血肿清查术,病程7~15天,预后良好。婴儿开颅探查术后,由于骨缝未闭,颅内压增高时,症状不明显,加之婴儿不能主观反映病情,护士要勤于观察病情,可及时发现细微的病情变化,早期采取应对措施,高质量地保存婴儿生命。

    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10个月,平均5个月。2例为跌落伤,3例为硬物撞击伤。探查结果为:2例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外下血肿并脑挫裂伤。

    2  观察要点

    2.1  神志与瞳孔的观察  首先要鉴别是麻醉未醒还是术后持续颅内高压引起的意识障碍。麻醉引起的昏迷持续时间短,瞳孔改变比较恒定。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意识改变呈渐进性,同时伴有血肿侧眼征改变及对侧肢体肌力的改变。

    2.2  呼吸的观察  气管插管后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全麻药物可引起舌后坠;呕吐物、分泌物误吸可引起窒息;延髓受压或水肿可引起呼吸抑制,因此,要经常观察血氧饱和度,口唇、肢端皮肤颜色,呼吸频率及深浅度。如呼吸不规则,提示病情危重。呼吸浅速提示有缺氧征象。护理时用软枕抬高肩背部,取颈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给氧。本组1例患儿出现呼吸浅速,烦躁不安,血氧饱和度下降,检查发现后鼻孔被痰痂堵塞。婴儿后鼻道狭小,无鼻毛,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1],分泌物多时,易形成痰痂,因此,清洗、检查后鼻道不仅仅限于每天更换氧导管时。

    2.3  心率与尿量及皮肤弹性的观察  婴儿代谢旺盛,以及手术后保守输液,脱水药物应用,可能导致体液不足。应观察皮肤弹性及尿量情况,结合心率了解心脏功能及有无体液不足。婴儿尿量不便观察,要观察排尿次数、尿色及尿布尿湿程度。如心率增快,尿少,皮肤干燥,提示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危险。

    2.4  引流管的观察  5例患儿术后均置头部引流管。应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量及引流速度。如24 h引流量超过200 ml[2],应将引流瓶抬高至距侧脑室20 cm高度[2]。

    2.5  吸吮及觅食动作的观察  脑水肿好转的一个重要指征是婴儿出现觅食动作,如仍拒奶、呕吐频繁,提示颅内高压持续存在。

    2.6  静脉通路的观察  头部手术后,穿刺部位有限,应首先选用留置针维持静脉通路,敷贴固定时不要盖在针眼上方。本组1例因碳酸氢钠渗漏,敷贴下发生皮肤水疱破溃。通过使用10%MgSO4 20 ml+Vit B1 2500 μg浸湿纱块持续湿敷,未引起皮肤坏死。静脉推注甘露醇时应先检查是否通畅,再均匀压力推注。

    2.7  危险因素的观察  拉脱引流管、躁动时抓伤、意外坠床是婴儿康复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宣教,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导管。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声光刺激,以免婴儿哭吵用力而致脑脊液切口瘘。本组1例因同病房有一精神症状患儿,婴儿被激惹后哭吵致头皮裂开,发生脑脊液切口瘘,经减张缝合、加压包扎,4天后愈合。

    3  体会

    婴儿开颅术后因为其生理特点不同,颅内压增高早期病情变化不明显,内环境紊乱时不能主观表述病情,如抢救、治疗不及时可迅速死亡或存活后影响生存质量,因此早期应加强病情观察,及时作好相应的处理。本组病例全部治愈,追踪随访1年生长发育正常。本组资料中1例发生低氧血症,1例发生液体渗漏,1例发生脑脊液切口瘘,提醒我们基础护理非常重要,要加强病房巡视,避免各种并发症诱发因素。

    [参考文献]

    1  陈京立.儿科护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09.

    2  术学增.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40.

  作者单位: 431700 湖北天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卫  东)

作者: 刘巧云,刘玉兰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