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3期

地塞米松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输液渗漏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输液时穿刺针穿破血管致使液体进入皮下比较常见,如果不注意观察及护理,可能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加重病情,临床上常规用硫酸镁湿敷治疗,效果不甚满意。笔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输液渗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共治疗患者17例,女10例,男7例,年龄53~84岁,平均67岁。2治......

点击显示 收起

    输液时穿刺针穿破血管致使液体进入皮下比较常见,如果不注意观察及护理,可能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加重病情,临床上常规用硫酸镁湿敷治疗,效果不甚满意。笔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输液渗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治疗患者17例,女10例,男7例,年龄53~84岁,平均67岁。患者均采取手背静脉输液,输液过程中发现手背部有肿胀,回抽无血液,立即停止输液,患者自诉红肿、麻木、疼痛,立即对手背及前臂患处给予不同对症处理。

    1.2  治疗方法  8例患者用25%硫酸镁湿敷,每天更换1~2次。9例患者用地塞米松联合维生素B12湿敷患处,24 h后观察皮肤颜色、手背麻木、疼痛情况。

    1.3  结果  硫酸镁组症状完全消失时间平均48 h,地塞米松联合维生素B12组症状完全消失时间平均7 h。

    2  讨论

    静脉滴注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而发生液体血管外渗漏也较常见。由于液体中所含的药物有许多对血管有刺激作用,药液一旦渗入皮下组织,则会损伤。同时,水肿组织抵御致病因素侵袭的能力减弱,局部容易发生破溃,甚至发生细菌感染,且水肿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功能减弱,发生损伤后常不易愈合,从而给患者增加痛苦,影响患者康复,按照以往25%硫酸镁湿敷,疗效欠佳。维生素B12通过局部神经感受器及痛觉中枢阿片受体达到镇痛的作用[1],同时还参与蛋白、脂肪、糖的代谢,支持营养神经鞘和血管内皮的功能,从而起到抗神经炎的作用[2],并修复损伤的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细菌、化学刺激和机械刺激等多种致炎因素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早期的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作用,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也抑制炎症后期毛细血管增生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而硫酸镁仅是利用高渗透压来降低局部炎症反应,因此作用不及地塞米松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输液渗漏。

    但是在临床工作中更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输液情况,注意注射部位有无红肿,局部反应湿度,冰冷、红肿是液体外渗的征兆。尤其对儿童、意识障碍、老年人、动脉硬化患者及麻醉尚未清醒或痛觉不敏感者更要注意输液情况。对有怀疑外渗者也应按外渗处理,切勿有侥幸心理,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注射部位勿用绷带包扎,以免影响观察。注射静脉远端勿受压,并将肢体适当抬高有利回流。对烦躁不安者应妥加固定,以免针头刺伤血管造成药物外渗。

    [参考文献]

    1  曹小芹,孙亚芹,王绍,等.胆囊收缩激素对维生素B12的镇痛作用.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3,9(1):334.

    2  孙增勤,曹平,阎玉山,等.激素与维生素B12神经阻滞治疗疼痛100例.甘肃医药,1992,11(1):45.

    作者单位: 100032 北京,北京市肛肠医院

   (编辑:唐  城)

作者: 秦文红,王丽丽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