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4期

在产程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方法120例足月、头位、临产的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多方面优于对照组(P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分娩的影响。 方法   120例足月、头位、临产的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数据处理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产妇多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产程中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能缩短产程,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及难产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

    [关键词]  产程;心理护理;分娩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分娩的顺利完成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精神等4个方面的因素[1],分娩过程中往往带来重大的应激反应,尤其是初产妇更容易出现一些复杂的心理变化[2]。近几年,随着护理医学的不断发展,心理护理在现代医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助产人员在产程过程中认真观察产妇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护理,帮助产妇缩短产程,顺利完成分娩是十分重要的。笔者于2005年3~9月对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3~9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20例,均为足月单胎头位,骨盆正常,年龄21~35岁,无产科或内科合并症。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产妇临产入待产室后,进行常规护理,按时听胎心,认真观察宫缩的强度和频率,并记录产程进展情况。

    1.2.2  观察组  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

    产妇进入待产室后,除进行常规护理外,助产人员要主动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满足其心理需要,减轻她们的心理负担。

    1.2.2.1  产程中做好宣教工作 

    助产人员详细询问本次妊娠的情况,使产妇了解妊娠与分娩是自然的生理过程,对其生理及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给予心理指导及情感支持,消除她们的紧张心理,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嘱咐产妇抓紧时间注意休息,进食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分的体力和足够的热量,以适应分娩时的体力消耗,从而减轻痛苦,缩短产程。

    1.2.2.2  分娩时的心理指导 

    随着产程的进展助产人员进一步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向其解释宫缩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避免大声呻吟,指导产妇使用放松术。在守宫缩的同时,以随意交谈的方式讲解一些能使产妇心情愉快的话语,分散其注意力。子宫收缩时指导产妇做深呼吸、放松、不要过早向下用力,以免造成宫颈水肿;宫缩间歇时协助产妇饮水、帮助擦汗、进食及排尿,储备足够的体力,提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力,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告诉产妇她们在分娩中起“主导”作用,指导她们正确运用腹压,主动配合助产人员,使胎儿安全分娩。胎盘的娩出对产妇很重要,产妇的情绪对产后子宫收缩有很大的影响,过度的高兴和悲伤均可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引起产后出血,因此要及时告知产妇婴儿性别及健康状况,使其感到做母亲的欣慰,保持愉快的心情,顺利地完成分娩。分娩后让母婴接触30 min,有利于增进母婴感情,促进子宫收缩,促进乳汁的分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程及产后出血量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产妇产程及产后出血量比较  (略) 从表1看出,所列项目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及难产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及难产发生率比较  (略)从表2看出,观察组各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也是一个巨大的生理变化和精神刺激[2]。大约98%初产妇对分娩常有恐惧感[3],往往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促使产妇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增高,继而影响子宫收缩,造成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4]。通过实施心理护理,使产妇正确认识分娩,积极配合,加速了产程的进展,减少了产后出血。

    产程中剧烈的宫缩痛使产妇大声呻吟,体力过度消耗而导致血氧分压及pH值降低,酸碱平衡紊乱[5],引起胎儿宫内缺氧、子宫收缩不协调,从而影响子宫颈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滞产。做好心理护理,不仅能消除产妇紧张心理,而且能增加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助产人员的鼓励、安慰,使产妇处于最佳的精神状态,提高了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了胎儿宫内窘迫及难产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加强对产妇产程中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有效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难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助产人员应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产妇交流,满足其生理的、心理的和精神上的需求。因此,要求助产人员不但要有精湛、娴熟的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掌握医学和护理心理学知识,使产妇感到安全、愉快、幸福,让她们在愉快的心境中顺利分娩。

    [参考文献]

    1    关爱民.责任制助产丈夫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的探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6):206.

    2  范玲,黄醒华.对孕产妇的心理评估与干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4(3):185-186.

    3  夏明静,佟瑞霞.腹式深呼吸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27-329.

    4  范玲.陪伴分娩498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435.

    5  袁素芹.不同产程心理护理对分娩影响的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5:49.

     作者单位: 100029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

    (编辑:李晓言)

作者: 曹善霞,赵志燕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