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期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pdf)[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深入生活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同时,网络高科技的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网络成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也更容易受到来自网络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国内外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干预......

点击显示 收起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 (pdf)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深入生活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但同时,网络高科技的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网络成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也更容易受到来自网络的负面影响。本文对国内外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干预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干预

      网络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分散在各地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结起来,按照一定的通信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它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新课题。美国心理学家最先注意到这种现象,指出,太多的人沉溺于互联网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心理顽症,对社会生活秩序或网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青少年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青少年正值青春发育期。心理发育并未完全成熟,思想不稳定,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没有足够的抵御能力;网络交往的自由性、虚幻性、广泛性正好符合青少年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从更广泛的领域获取知识与信息,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同时也给这些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心智情绪尚不稳定的天之骄子们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这些负面影响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种。

    1 对网络成瘾的理解

    1.1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的定义 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4]。最早是由美国纽约的精神病医生Goldberg针对网络相关障碍提出来的。后来匹兹堡大学的Yang教授提出的问题性的网络使用及Hall等提出的网络行为成瘾/依赖(internet behavior dependence,IBD),则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称谓。一般认为,网络成瘾可分为网络交际成瘾、网络色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等基本类型[2]。

    1.2 网络成瘾的一般流行病学特征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800万,其中35岁以下年轻人占总体的83.7%,其中大学生网络使用率为94%,网络成瘾者的主体是受到良好教育的20~30岁的人群,主要是学生及高薪阶层;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城市的局域性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在6.8%~12.5%[2,5];早期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的成瘾者为男性,而近来有些研究却发现成瘾者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一般认为以男性居多;网络成瘾者在线时间的报道各不相同,但都发现网络成瘾者每周在线时间远大于非成瘾者;使用网络的新手更容易对网络上瘾;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学科及网络应用的内容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至今为止,所有的研究都发现,网络成瘾者在对互联网上瘾之前,常常已经患有其他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忧郁症和焦几乎虑症[2,6]。

    1.3 网络成瘾的常见症状[7]

    1.3.1 社会及心理特征 网络成瘾会导致成瘾者以线交际代替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从而出现低质量的人际关系,使他们面对现实世界的人际关系时缺乏正常的应对能力。同家人的交流减少,社交圈子缩小,会导致抑郁和孤独感的增加及心理幸福感的降低。

    1.3.2 生理方面 根据一些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的观察和研究,“网络成瘾”的典型表现包括:情绪低落、不愉快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萎靡或容易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甚至滥用药物等。这种病症初期是精神上的依赖,之后可发展变为躯体的依赖。除了以上症状,网瘾者身体还会出现一系列慢性的生理变化,如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此外,IAD还会带来其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视力下降、眼痛、畏光、流泪、暗适应能力降低,以及精神情绪的变异,如焦虑、抑郁、易怒等。

    1.4 如何判断网络成瘾 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研究者主要根据被测试者所表现出的对互联网的依赖情况,大多数通过试题测试的方法来判断。

    2 网络成瘾的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网络成瘾的研究方法多采用问卷法配合在线调查或纸笔调查的方式,也有采用访谈法配合个案调查的方式,但使用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却很少。

    国外对网络成瘾的判断提出了具体的诊断标准,但实际中对调查对象进行诊断时,主要是靠各种量表[8,9]。目前国内外尚无一个公认的测量网络成瘾的量表,但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4种:美国匹兹堡大学Youngr[3]对病态赌博的诊断标准加以修订,形成的《网络成瘾测验》。该问卷有8个题项,如果被试者对其中的5个题项给予肯定回答,就被诊断为网络成瘾。加拿大学者Davis编制出的《Davis在线认知量表》该量表包含5个因素[10~12]:安全感,社会化,冲动性,压力应对,孤独与现实,共36个题项,是一种7级自陈量表,如果被试测出的总分超过100或任一维度上的得分达到或者超过24,则认为网络成瘾。台湾学者Chou翻译了Brenner编制的《互联网相关成瘾行为量表》[10,11],其内容包括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消极影响,如失去工作、婚姻破裂、经济债务、学业荒废等。台湾学者陈淑惠以大学生为样本,编制出了《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该量表包含如下5个因素: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及健康问题,共26个题项,是一种4级自评量表,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就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

    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探讨

    3.1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网络成瘾的易感性 促进大学生对成瘾易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处在青春晚期及成人早期的大学生急剧发展的心理动力因素。此阶段大学生面临两个主要的心理发展任务:发展自我认同和发展一个情感上或是生理上有意义的亲密的人际关系[2]。

    3.1.1 自我认同在这个时期,学生能否获得足够独立的能力与家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密切 家长应放松对学生的控制。青少年进入大学后,校园内成人世界相异的观点、行为、态度不断改变着学生,如果家长(或家庭系统)强迫青少年只能同家庭系统密切联系,阻止他们进入大社会,不允许孩子发展一个独立的人格,而青少年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力量退出这个系统,还依赖于家庭的经济及情感支持,就会造成自我认同混乱,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就可能产生,这种成瘾行为是作为青少年与发展中的挑战达成妥协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可以缓解家庭对他的要求同自己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使个体可以在网络世界逃避成长过程中的痛苦。

    3.1.2 亲密的人际关系 发展一个亲密的关系是这个阶段第二重要的任务,在这个阶段培养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不管是与同性还是与异性都是非常重要的。发展一个适当的亲密关系的能力,需要通过充分可能的方式去尝试和体验。这对许多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们觉得通过网络交流更安全、更自由。然而,网络交流,尤其是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只提供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同面对面的或是与电话交流相比,交流质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当一个人同他人的接触大部分是以在线的方式进行的话,就会造成其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困难,这可导致其生活孤独和对生活中同伴关系的不满足,使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更加被挫败,从而导致他更深一步陷入网络成瘾的漩涡中,形成恶性循环[2,7,11~13]。

    3.2 互联网的某些功能和特点,是促使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另一原因

    3.2.1 平等性 互联网一改前网络时代人类交往的种种限制,网民不再受自身的年龄、学历、知识、社会地位、财富及外貌等诸多影响,实现了交往的平等性。人们可以自由进出网络社会,随心所欲与他人交流,无需受制于任何权力或权威;因谁也无法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那些基于现实社会的偏见,如地位和身份等差别在此不起任何作用。虚拟社会的这种去中心性、平等性使青少年对网络感到难以割舍。

    3.2.2 隐匿性 互联网是一种数字化的交往,无身体接触,这种“去身体性”使人不必担心因身体或生理缺陷而影响交流,能够超越现实世界,超越肉体。这对于那些因对自己的身材或长相存在自卑而导致现实交友困难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他们减少孤独的一种极好的弥补方式。故隐匿性的特点使得更多的人在网上能交往自如,这也是导致一部分青少年迷恋网络的原因。

    3.2.3 匿名性与多重身份性 网络的匿名交往可导致个体以多重身份出现。尤其是在试用某一固定方式交流、交友失败后,会马上想到换一种身份交往,寻求“另类生存”方式在青少年网民中是常见现象。男性可以虚拟成女性的身份与别人交流,网民还可虚拟不同的年龄、职业、容貌、国籍和地位等身份。虚拟社会中的这种多重身份性,既构成了网络时代人际交流的特殊性,也可能引发双重人格、多重人格、身份识别障碍等心理问题。

    3.2.4 兼容性 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使得世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人们交往的距离和时间几乎缩小到零,传统意义上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超越了年龄、性别、地域、文化和时间等限制的全球性交往,在与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及不同伦理价值观念的其他“网民”交流过程中,人们容易保持一种开放和宽容的态度;且青少年正是处于人生的成长时期,他们常希望通过各种方式的交往以提高自身素质,而网络交往的这种兼容互动特性能够缩短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心理距离。给青少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与机会,故常令不少青少年流连忘返。正因为上述网络交往的多元化、民主化、平等化、兼容性等种种特征,使网络参与者感到自己一上网就似乎是进入了一个自由、开放、平等、多样的文化伊甸园,网络给他们带来了某些现实社会所缺少的快乐与满足,这些都加重了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对的网络依赖,也增加了网络成瘾防治的难度[12,13]。

    3.3 社合综合因素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大学都在掀起一股“上网热”,而所注重的项目大多停留在技术方面,如今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教育中尚缺乏一种人文的和健康的教育,青少年是伴随着网络成长的一代,没有这种人文的健康教育,也就不可能在网络时代将人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同时,互联网是一个空前开放和广泛的系统,从世界范围来说,它没有统一的管理者,缺乏有效的控制,易导致工具理性的泛滥[12,14]。

    4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

    4.1 预防[1]

    4.1.1 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因材施教,不要期望过高,以减轻其心理压力;给子女更多的情感支持,更多的理解与接纳,以缓解及消除其负面情绪。

    4.1.2 丰富校园生活 采取形式多样、缤纷多姿的校园生活,如开展各种科技兴趣活动,文艺活动及体育活动等,会将一部分青少年从网络中吸引到现实生活中来,让其充分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乐趣。

    4.1.3 建立健全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机构 开展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及时救助。对在校青少年建立身心健康档案,及早发现那些有社交恐惧倾向、孤独、抑郁、焦虑、对他人怀疑性强、缺乏自信等负性心理特征的学生,重点关注,积极开展心理辅导。

    4.1.4 及时发现网络成瘾的学生,尽早帮助其摆脱网瘾的危害 Youngr报道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主要表现[6],对尽早发现网络成瘾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有:(1)睡眠不足,过度疲劳;(2)成绩下降;(3)脱离校园所有的社交活动和事件;(4)变得冷漠、紧张或易怒;(5)否认网络成瘾问题的重要性;(6)网络胜于课堂;(7)对上网时间的多少及网上的所作所为撒谎;(8)由于成绩过差而有退学的想法,想彻底脱离网络,但不久又恢复同样上网习惯。

    4.2 干预

    在对网络成瘾的行为研究中,Youngr提出了许多干预网络成瘾的技术[3]。(1)打破定势。让网络成瘾者在相反的时间上网,打破其惯例,进而改变其在线停留习惯。(2)借助外力制止。如需下线时请他人阻止其上网。(3)制定目标。按目标执行限制使用网络,而不是被网络控制。(4)某些特殊的网络技术如聊天室、互动游戏等可能是引起成瘾的主要原因,必要时应停止与该项目有关的活动。(5)提醒卡片,写出五个由于网络成瘾导致的主要问题和五个由于减少或戒除网络成瘾的主要好处并做成卡片随身携带,让成瘾者每日反复多次看这些卡片,从而使其树立戒除的决心。(6)制作个人清单,列出自成瘾以来被忽略或减少的其他日常活动,并给这些活动,尤其是“非常重要的活动”按非常重要、重要、并不重要排序,让其回想成瘾以前这些活动是如何充实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从而有助于其面对网络和曾一度喜爱而已失去的活动时做出正确的选择。(7)对于在校学生,可让学生自己对问题有所分析,消除自己最具危害的互联网使用习惯,进入校园提供的社交环境[15~19]。

    网络成瘾是与药物成瘾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差别,心理上对网络的依赖,需要在心理层面进行治疗与干预,应针对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的年龄、身份等方面的特点,对这一年龄阶段的网络成瘾者进行追踪研究。现在的青少年属于网络时代,伴随网络成长的他们,不可避免要有和互联网一起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在他们令人羡慕地享受高科技成果时,尚未成熟的身心也同样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冲击,“网络成瘾”正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如何恰当地引导大学生,将课内外的现实生活与网络这一强大工具结合起来,促进青少年成长,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使用者的社会适应力与心理幸福感,将网络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应用性的研究是应该给予关注和考虑的[20~25]。

    [参考文献]

    1 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1.

    2 朱克京,吴汉荣,田书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20(1):15-19.

    3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 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 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oronto,1996,790.

    4 Hall, Alex S,Jeffrey Parsons. Interned Addiction:College Student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2001,23(4):312.

    5 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96.

    6 Young KS, Rodgers 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Using the BDI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The 10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1997,370.

    7 虞文新.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透视及干预措施.医学文选,2005,4(2):203-205.

    8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

    9 舒良.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心理评定量表与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5.

    10 李林英,李贵兰.网络成瘾症的理论模型测量工具及其心理干预.中国临床康复,2005,9(20):163-165.

    11 卜霞,玲玲.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国际中华应用护理学杂志,2005,2:120.

    12 杨放如,郝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后果及干预对策的探讨.实用预防医学,2005,12(4):965.

    13 黄芩.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职业与健康,2004,20(9):98-99.

    14 Davis RA.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17(2):187.

    15 李靖,赵郁金.上网爱好程度、人际信任与自尊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3):200-201.

    16 杨容,邵智,郑涌.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综合干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7):457.

    17 叶志海,王声涌,陈丽,等.互联网对广州地区大学生健康的影响.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1):72.

    18 谭三勤,李增庆,曾腊初,等.长沙高校使用因特网学生中病理性使用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9):649.

    19 杨容,郑涌,阮昆良.网络成瘾(IAD)实证研究进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40):118.

    20 Jonathan J, Kandell.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1998,1(1):11-17.

    21 Alex S, Hall, Jefrey Pasons. Internet Addiction: College student case using best practice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2001,23.

    22 Stefanaia Pinnelli.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use to DE and social isolation among adolescents.Adolescence,2000,35(138):237-242.

    23 Patricia 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21.

    24 李靖,赵郁金.上网爱好程度、人际信任与自尊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3(10):200-201.

    25 单玉萃.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决策探索,1999,8:32-33.

    作者单位: 530023 广西南宁,广西中医学院护理学院

    (本文编辑:周 蕊)    

作者: 廖俊廉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