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7期

护士对自身职业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护士自身职责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建议卫生系统及医院管理层必须重视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程度。消除护士的不满意因素,使护士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对护士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减少护士缺编及流失现象,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意义。结果护士......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护士自身职责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建议卫生系统及医院管理层必须重视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程度。消除护士的不满意因素,使护士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对护士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减少护士缺编及流失现象,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意义。方法 采取访谈及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结果 护士工作的整体满意程度:高水平17人,占12%;中等水平89人,占39.56%;低等水平119人,占48.44%。结论 护士迫切需要改善福利待遇,重视并合理利用护理工作人员,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创造更多的学习及晋升机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满意度 分析 对策

     Analysis and strategy on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e to personal occupation

    LIU Li.Commerce Employee Hospital of Wuhan,Wuhan 430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e to personal occupation,to emphasize on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by hygiene system and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authorities.If nurses’ dissatisfaction factors were eliminated,they could work warmly with their hearts,and then promote their mental health,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reduce the disputes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and lower the shortages and drains of staffs.Methods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were used.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degrees of nurs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17 people were high level,and accounted for 12%;89 people were medium level,and accounted for 39.56%;119 people were low level,and accounted for 48.44%.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welfare treatment urgently,pay attention to and think highly of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nurses,improve the nurse’s social status and create more study and promotion chance.

    [Key words]  nurse;satisfaction degree;analysis;strategy

    工作满意度是一个人对自己工作及工作经历的评价所产生正向愉快的情绪,来自于个人对工作实践的感受。护士的工作是致力于人类预防疾病、减轻疼痛、促进健康的服务性工作。护理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的工作态度,即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医院管理者必须重视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程度,消除护士不满意因素,使护士以最大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护理质量,更多更好地服务于病员,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减少护士短缺及转行流失的现象[1]。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是通过网上聊天,同行护士一起培训学习的机会及笔者所在单位的部分同事,均为在职护士,年龄19~50岁。采取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包括个人与专业发展机会、工资待遇、成就感、被认知及表扬、排班安排及工作条件、职业本身特点、人际关系、管理及医院政策、家庭与工作间的平衡等九个方面。问卷计分采取奎德分量计分法,非常满意为5分,满意为4分,一般为3分,不满意为2分,非常不满意为1分,每个人的整体工作满意度在0~45分,0~15分为低水平,16~30分为中等水平,31~45分为高水平。发出问卷245份,收回225份,回收率为91.48%,回收问卷均为有效问卷。

    2  结果

    见表1。表1调查结果表明,护士对自身职业满意度为中低下水平。其中护士工资待遇低下,被认知程度低,没有成就感,占被调查人数的55.55%~67.56%,其余几项均为中等水平,占被调查人数的49.78%~61.33%。

    3  讨论

    表1表明护士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为中低下水平。护士工作是复杂且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护士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而各种名目繁多的检查,熟背各种规章制度及预案流程等强化训练,使护士们不得不放弃休息时间,甚至换班参加各项继续教育学习,造成职业本身压力过大。护士频繁轮班、夜班、节假日加班、平时不能按时下班,以及饮食、睡眠不规律,而工资及补贴却很少[2]。某些医院没有实行按职称上岗,高职称有经验的护士与刚参加工作的小护士一样参与轮班,降低了她们工作积极性,还有的护士要充当催费员、取药员、导医员、处方录入员等,造成七成护理工作转嫁到护士及家属完成,还有部分民营医院认为是吃青春饭的,制定一些不利于护士安心工作的政策,如护士结婚生育以后就转岗或者辞退等所谓的改革措施,这些均造成护士相对短缺,甚至改行等现象。护士工作量大,在重复的工作程序中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怕打错针、发错药等高精神压力,易产生心理疲劳,对工作失去兴趣,更毫无成就感可言。在进行护理操作过程中,与噪音、异味、放射线及患者密切接触,有可能发

    生针头或锐器刺破损伤皮肤等职业危险,均对护士的健康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加大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同时,护士面临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护士之间以及与管理层之间等众多人际关系冲突的压力,如医护配合默契程度及对医嘱执行熟练程度,遇到歪曲事实、情绪激动、辱骂护士的患者及家属,都必须忍受委屈,从而压抑自身感受,无法发泄,致使护士精神压力过大,这些均是造成护士对自身职业满意度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3]。表1  调查结果

    4  对策

    4.1  增加福利待遇,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质量分配资金,提高夜班费及周末节假日加班的补贴,改善夜班的伙食和休息环境,使护士下夜班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加强传染病患者的隔离和疾病专科归口工作及其保护措施,保证护士的人身安全及健康,例如:给护士增加工薪报酬、小儿入托、分房等福利待遇,消除护士后顾之忧,使她们安心工作。培养护士的良好沟通交流技巧,处理好护士之间、护患及家属之间、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避免心理疲劳,调节情绪,放松精神,才能在工作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态。

    4.2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护士的疲劳及工作超负荷状态  护理管理人员应做好全院护士的宏观调配工作,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力,使每个人充分发挥最大的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应用先进的设备,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增加工作效率,简化各种表格的书写,减少一些事务性工作,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回到患者身边。

    4.3  为护士创造更多的学习和晋升机会,重视并合理使用护士  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层次,扩展高等护理教育,护士具有学士学位不仅有助于护理专业被认可,也有利于培养护士的各种能力及素质,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开办各种护理继续教育,为奋发进取的护士提供再学习的机会,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和晋升机会,减少了现有护士短缺及转行流失现象。随着科技水平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护士工作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全社会及各级领导应重视护士队伍的发展建设,调整对护士的政策,改变过去“重医轻护”现象。国家新闻媒介应在提高护士的地位上发挥作用,对爱岗敬业,不断进取的护士多一些表彰,树立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护理管理者应合理用人,有效用人,善以用人,对各层次护士要有全面、合理有效的安排计划,实行并完善整体护理及按职称上岗的工作模式,使各技术职称的护士都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增加她们的成就感,尤其对高层次护士的培养及使用,要尽可能为其创造机会,给一些具有挑战性工作,使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也增加了其他护士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增强了竞争意识,也稳定了护理队伍[4]。

    综上所述,我国近130多万护士,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担负着医疗、预防、保健、康复领域中“预防疾病、维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重要职能,尤其在今天,不少护士走进社区,又给护士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面临医改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冲击,不能把护士看成是减员增效的主要对象,要把护士还给患者,保证护理队伍的基本编制,减少或控制护士的转行流失现象。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 徐朝艳,张振路,林细吟.护理职业紧张对个体疲劳水平影响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6.

3 阎成美.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7):547.

4 陈琼芸,王惠珍,廖玉联.护理人员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度.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4):151-153.


作者单位:430021 湖北武汉,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

作者: 刘莉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