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6期

1例双胎妊娠分娩第1个胎儿平产第2个胎儿手术产的分析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妊娠分娩护理1病历摘要产妇,22岁,G2P1,孕36-1周,因阴道流水伴阵发性胎痛2+h,于2008年2月14日入院。产科:宫底X-3Fb,宫缩20~25s/4~5min,左侧胎儿为头先露已入盆,胎心140/min。因宫腔容量大,胎儿相对较小,无法固定第2个胎儿为纵产式,第2个胎儿转为横位&mdash。肩先露,请示科主任:仔细......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妊娠 分娩 护理

    1  病历摘要

    产妇,22岁,G2P1,孕36-1周,因阴道流水伴阵发性胎痛2+h,于2008年2月14日入院。查:T 36.7 ℃,P 90/min,R 20/min,Bp 100/60 mm Hg,心肺正常,水肿(++),无头晕眼花等自觉症状。正常心电图,B超示:双活胎(胎位头/臀),胎盘功能Ⅱ~Ⅲ级。血常规:RBC 3.67×1012/L,WBC 6.7×109/L,Hb 97 g/L,N 0.9;凝血三项:PT 13.3S、TT 15.8S、APTT 27.5S。尿常规、血生化检验在正常范围。产科:宫底X-3Fb,宫缩20~25 s/4~5 min,左侧胎儿为头先露已入盆,胎心140/min;右侧胎头位于右上腹,胎心148/min。肛查宫口开2Fb+,宫颈边薄、软、居中,S-2。产程进展顺利,于14日21∶21平产第1个活胎(男,一般情况好,外观无畸形,Apgar评8分,体重2.4 kg)。因宫腔容量大,胎儿相对较小,无法固定第2个胎儿为纵产式,第2个胎儿转为横位——肩先露,请示科主任:仔细检查后,认为内倒转术困难,拟手术结束分娩。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家属表示理解,签字同意手术。故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在局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于22:25娩出第2个活胎(女,青紫窒息,脐带绕颈一周,羊水清亮,Apgar 6分-9分-10分,外观无畸形,体重2.2 kg)。手术顺利,生命体征平稳,于23∶00术毕安返病房。术后积极抗炎及促宫缩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好,于2月19日母婴平安出院。

    2  讨论

    双胎妊娠系高危妊娠,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高,国内文献报道:双胎妊娠围生儿死亡率比单胎妊娠高3~7倍[1,2],因此,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应根据产妇健康状况、过去分娩史、孕周、胎儿大小及胎位综合判定,最重要的是如何降低围生儿窒息及死亡率[3]。本例产妇健康状况好,2005年足月胎产一活胎,本次妊36-1周,胎位头/臀。有观点认为第一胎是头位可考虑阴道分娩,若第一胎为非头位则以剖宫产为宜[4]。但阴道分娩需具备:胎儿储备良好,宫颈成熟,第一胎先露已衔接,有自发宫缩,尤为重要的是有熟练的阴道助产技术,若无后者做后盾应放宽剖宫产指征。本例产妇入院时先露已入盆,有规律宫缩20~25 s/4~5 min,宫口已开2Fb+,且宫缩逐渐加强,胎心正常,产程进展较快,第一个胎儿阴道分娩顺利。由于第2个胎儿无法固定为纵产式及内倒转术而转为横位,如坚持阴道分娩会增加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我们对本例产妇及时做了剖宫产术,避免了新生儿室息及死亡的发生。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积极做好产妇及家属的思想工作,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解释,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为产妇提供分娩过程中增加舒适感的措施如松弛身心,抚摸腹部等持续的关照。鼓励产妇更好地与医护配合,增强其分娩的自信心,安全渡过分娩。

    3.2  分娩期护理  双胎妊娠分娩会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所以应做好相应护理及准备工作:由有经验的助产士亲自守产程,注意宫缩情况如发现宫缩乏力或产程延长,可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变化,破膜后立即听胎心,最好用胎心监护仪监护;备同型血;吸氧,保持输液通畅;行内倒转术时必须在剖宫产术准备的前提下进行。第1个胎儿娩出(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发生胎盘早剥)后,立即钳紧胎盘侧的脐带,以防第2个胎儿失血;并行阴道检查,了解第2个胎儿先露部,助手在腹部固定第2个胎儿为纵产式,并监听胎心,注意阴道流血的量,尽早发现脐带脱垂和胎盘早剥。通常20 min左右胎儿娩出[5]。本例产妇由于第1个胎儿娩出较快,第2个胎儿又无法固定为纵产式致胎位异常-横位,阴道分娩困难,为了抢救第2个胎儿,防止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立即做好术前准备,以手术结束分娩,同时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

    3.3  产后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于第二个胎儿前肩娩出时静脉推注麦角0.2 mg及催产素10 u预防产后出血,同时第2个胎儿娩出后于腹部压置沙袋,防止腹压骤降引起休克。指导产妇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注意阴道流血的量及子宫复旧情况,防止产后出血;指导产妇正确进行母乳喂养,选择有效的避孕措施。

    4  小结

    对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我们应加强产程观察,严密监护胎儿宫内状态,制订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努力提高阴道助产技术,减少甚至避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万小年,宋玉琴.现代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37-356.

2 陈超.多胎妊娠新生儿的临床问题及管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2)80-82.

3 王绍娟.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探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8):490-491.

4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18-436.

5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9-130.


作者单位:421001 湖南衡南,衡南人民医院妇产科

作者: 贺娟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