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8期

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妇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探讨妇科术后患者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200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于术后6h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不注射。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探讨妇科术后患者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于术后6 h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不注射。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腹胀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尽早排气。

【关键词】  足三里 穴位注射 胃肠蠕动

      妇科术后患者胃肠道运动从抑制到完全恢复需要一定时间,术后并发腹胀、腹痛而影响恢复。我科自2006年3月开始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使胃肠功能尽早恢复,通过观察发现此法确实简便、有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3月至2006年9月在焦煤集团中央医院一分院妇产科进行妇科手术(宫全切、阴道手术,不包括剖宫产)患者,年龄45~55岁,排除心肺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1.2  方法  足三里穴有治疗消化器官疾病、腹部胀满、便秘等作用。此穴位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采用的护理方法。具体方法为:术后24 h拔除患者导尿管,协助患者坐起并进少量无糖流食,30 min后协助患者下床活动,以个人差异适量运动,以不感觉劳累,患者能够承受为限。坚决杜绝强行锻炼。试验组患者于术后6 h进行足三里穴位注射,准确取穴后2 ml注射器抽吸维生素B6针0.1 g或胃复安针1 ml,根据患者胖瘦选用1/5~7号针头穿刺,患者有麻、沉感时进行注射,两侧均注射。

    2  结果

    见表1,2。其中对照组3例肛管排气,13例口服四磨汤排气,21例给予轻微腹部按摩后排气,试验组无上述情况。通过对比发现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以使患者早期排气、减轻腹胀,降低患者痛苦。表1  两组患者排气与腹胀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排气时间差异 

    3  讨论

    妇科手术患者术前一般均有肠道准备,因此术后6~12 h内肠蠕动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一般术后24~48 h整个肠蠕动恢复,开始排气或排便,若术后24 h不能自主肛门排气则会引起腹胀。重度腹胀不仅可以使患者不适,而且膈肌上升,腹腔压力增大,不利于宫全切患者残端的愈合,往往引起残端出血,不利于患者恢复。阴道手术患者术后不能用力排气、排便,腹胀后腹腔压力必然压迫阴道组织,影响切口愈合。因此,术后6 h足三里穴位注射可以改变上述症状。

    术后患者通常都要经历卧床,因此手术后腹胀更易发生于卧床不能活动的患者。妇科术后6 h足三里穴位注射,能促使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腹胀,促进食欲,预防精神抑郁,对缩短手术恢复期,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足三里穴位注射以祖国医学几千年文化为底蕴,有科学依据,有实践依据。

 


作者单位:454191 河南焦作,焦煤集团中央医院一分院妇产科

作者: 白蔚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