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9期

重型脑外伤患者常规使用冰敷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冰敷在重型脑外伤患者中的作用,提高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未常规使用冰敷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21例和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常规使用冰敷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25例,对2组患者高温持续时间、高温出现的次数、昏迷时间、病死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早期进行冰敷......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冰敷在重型脑外伤患者中的作用,提高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未常规使用冰敷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21例和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常规使用冰敷治疗的重型脑外伤患者25例,对2组患者高温持续时间、高温出现的次数、昏迷时间、病死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早期进行冰敷的脑外伤患者没有出现持续高温,昏迷时间缩短,病死率降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冰敷能有效地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体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早期苏醒,改善预后。

【关键词】  重型脑外伤;冰敷;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ce compress with heavy cerebral trauma patients.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04 without ice compress routine therapy and 21 cases from January 2005 to August 2007 with routine ice compress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To study the high temperature duration,the occurrence number of high temperature,the coma duration and mortality comparatively.ResultsIn the routine ice compress of heavy cerebral trauma patients without sustained high temperature,coma duration shortened and reduced mortality,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m.ConclusionEarly ice compress can be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heavy cerebral trauma patients’ body temperature,promoting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early recovery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Key words]heavy cerebral trauma; ice compress;nursing

    我院自2000年1月来收治重型脑外伤患者共计46例,其中21例为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入院后未常规使用冰敷;25例为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入院后常规使用冰敷,将体温控制在液温36 ℃~38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将两组患者资料总结如下。参照文献[1]根据GCS评分、生命功能(呼吸、循环)、瞳孔改变(大小、反应)将重型脑外伤分为普重、特重、濒死3型。两组患者资料见表1。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有手术指征的进行手术治疗。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未常规进行冰敷,出现高热时再利用各种方法降温;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冰敷头部控制体温,同时辅以冬眠合剂肌注,必要时在其他部位加冰袋冰敷,努力将体温控制在腋温36 ℃~38 ℃,不超过38 ℃,不低于35 ℃,使用时间7~10天。昏迷时间短者,意识好转至朦胧状态即可停止使用;昏迷时间长者,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冰敷时间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CT扫描颅内无再出血,体温稳定在36 ℃~37 ℃,撤去冰敷。降温同时进行常规治疗,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电解质等。估计短期内不能清醒患者,72 h内行气管切开辅助呼吸,保留胃管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2结果

    见表2。两组高温持续时间、高温出现次数、昏迷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表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表2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疾病,如何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早期控制体温、保护脑组织,减少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重型颅脑损伤一旦出现高热,容易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影响预后[2],尤其是反复出现高热,更容易加重对组织的损害。据报道,亚低温(28 ℃~35 ℃)治疗能显著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控制颅内压,但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条件要求高,护理难度大[3],因此在普通医院难开展。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早期使用冰敷控制体温,选择的温度是腋温36 ℃~38 ℃,容易控制,比较2005年前后的两组患者,可以发现常规使用冰敷后体温比较容易控制,高热持续时间短,特别是体温波动幅度小,昏迷时间缩短,病死率降低,这与国内的报道一致[4,5]。我们认为冰敷有利于颅内损伤的微血管收缩,减轻颅内出血,继发性脑水肿,防治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改善脑外伤患者预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降温过程中应该注意防治并发症,脑外伤高热患者在降温过程中出现最多的并发症是寒战,寒战可以引起产热增加,加重脑组织的损害。预防的方法是冰敷前30 min使用镇静剂;冰敷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寒战应立即停止降温,给予镇静剂后再根据体温情况进行降温。针对降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虚脱应该积极预防,在降温过程中严密观察出汗的程度、面色、血压的变化,加强皮肤护理,应随时擦干汗液,保持衣服和被单干燥,防止再次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降温过程中防止皮肤冻伤、压疮,避免用大而硬的冰块。

    总之,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使用冰敷控制体温,它既不需要昂贵的医疗器材,也不需要高难度的护理,而且疗效确切。没有亚低温治疗产生的负氮平衡、抑制呼吸、破坏黏膜屏障等并发症,护理难度小。它作为一种预防高热的措施,是一可靠的方法。因此,早期使用冰敷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种简单快捷、方便经济、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694-695.

2张小燕,赵欣.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护理学杂志,2000,15(5):273.

3江基尧,朱诚.国外亚低温与脑损伤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3,20(1):4-6.

4王小环.早期冰敷降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4(10):83-84.

5杨有娟,谢佩珠,温春良,等.超早期冰敷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家庭护士(下旬刊),2007,1(5):1-2.


作者单位:201411 上海,上海市奉城医院神经外科

作者: 王启燕,黄惠敏,徐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