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22期

浅析制约护理质量的因素与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更新,使人们对护理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护理工作以其丰富的内涵让人们感受到了护士在维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中的作用,同时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讲求质量是护理工作的生命。...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护理;质量控制

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念的更新,使人们对护理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护理工作以其丰富的内涵让人们感受到了护士在维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中的作用,同时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讲求质量是护理工作的生命。笔者分析了目前制约护理质量的因素及相应对策归纳如下。

    1  制约因素

    1.1  护士人力配备严重不足  目前,护士缺编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临床医护人员的配备比例依然是按照1978年的文件执行,病床与病房护士的配备比例一直按照1∶0.4的比例配备,这一标准虽然沿用了 30年,但能达到此标准的恐怕是凤毛麟角。多数医院或科室中护士配备比例越来越低,而在合同护士的待遇上,同工不同酬现象比比皆是,造成护士流失现象严重,护理队伍极其不稳定,病房护士与床位比严重失衡,跟不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造成了护士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过大,成为影响护理质量的首要因素。

    1.2  护理教育层次偏低  护理教育的发展是培养高水平护士队伍的基础。我们国家的护理教育,起步较晚,而且长期以来没得到相应的重视,所以导致整个护理教育层次偏低,护士绝大部分属于中等教育护理队伍,中专生还在唱主角。在护理教育方面,初中毕业后进入护校学习3~4年,护校年毕业生总量约为6万人。虽然全国已有202 所高等院校开办了护理大专教育课程,130多所高等院校开办了护理 本科教育,12所高等院校开办了护理硕士教育,但是高等护理教育规模占整个护理教育规模的27.55%。为缓解护理人力不足的状况,医院过多地聘用临时 合同护士,由病人家属、陪护人员替代护士从事病情观察和生活护理,聘用护工承担部分护理工作。一项调查显示,护士每天要做104项工作,但是其中有四分之一 是非护理专业工作。而且由于护理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使护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如此循环往复,影响了整个护理学科的发展。虽然近几年在努力完善护理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1.3  护士在职教育跟不上  主要是指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协作能力不强等因素都可能对患者的安全构成威胁。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中技术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越来越多,不仅对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而且可能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从而影响护理安全。部分医院对护理工作不重视 虽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但部分医院对护理工作不重视,存在重医轻护的思想,外出进修机会、晋升技术职称政策、继续教育和激励机制上不能一碗水端平,偏重医生,为护士考虑的极少,从而直接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使护理人员失去了为护理事业奋斗的信念。

    1.4  工作责任心不强  护士有着特殊的职业内容、规范和行为标准,长期从事繁重的护理工作,重复性的夜班,多重角色负担,以及一些科室岗位设置不合理,超负荷工作,使少数护士身心疲倦,产生厌烦心理和畏难情绪,轻视护士工作,有的甚至希望脱离护理岗位。因此,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态度不好,以致发生医患纠纷,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体护理质量。

    1.5  服务理念不深入  现代新型的护理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式护理,由于传统的护理观念在护理人员中造成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还束缚着我们的思想,部分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的本质和内涵理解不透彻,认识不深入,这样导致护理质量难以提高,也不能适应现代护理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护理服务需求。

    1.6  护理配套设施不全  由于落后的中国护理业现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当前的护理领域还以较原始的手工操作为主,护理设施陈旧,护理装备匮乏,广大的护理工作人员长期做的是手工护理,没有任何辅助设备,劳动强度非常大,效率低下,导致护士职业病发生率高。更令人担忧的是护理设备匮乏容易造成护理上的不周,由此引发的护理事故也是时有发生。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中国护理事业的整体发展。

    1.7  护理管理缺乏科学性  护理环境决定、影响或制约着护理管理,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的保证。在我国,护理的发展及水平与医疗的发展及水平相比相对滞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也相对偏低。护理管理缺乏相应的自主权利,管理受到很大的制约。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职业道德教育不够、管理监督不严等因素而影响护理安全组织的管理,这不仅是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是对患者安全最大的威胁。加之护理管理者多数直接由临床护理业务骨干提拔而来,熟悉护理业务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缺乏管理能力和方法。而在护理质量管理方面,有些甚至还处在经验管理阶段。

    2  对策[1]

    2.1  解决护理人员缺编  (1)主管部门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根据临床实际护理工作量科学配置护士,加强对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2)对职工特别是科室主管领导进行思想教育,消除将经济利益摆在第一位的不良倾向,根据本科室具体情况实际需要申请足够数量的护士。(3)医院重视合同护士的管理,对合同护士实行人性化的关怀,消除“同工不同酬”现象,使合同护士稳定思想安心本职工作。(4)人事部门加强护士定编管理,尽量减少护士改为其他人员使用现象,防止护理队伍外流,保证护理队伍的稳定。

    2.2  发展护理教育  (1)护理教育层次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比例应该适当调整,提高办学质量,并发展高等教育,加快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以达到优化护士结构,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2)发展专科护士队伍:根据临床需要,有计划的培养专科护理人才。在一些重点临床专科领域,培养一批临床专业护理骨干,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引导的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护理队伍专业技术水平。(3)开展社区护理专业的继续教育: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社区护士的培养中,一要进行以补充知识为主的转岗培训,二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制度,同时要教育社区护士怎样建立与医院 之间的护理业务协作关系。(4)加强护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教育:建立护理管理的岗位培训制度,制定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并实施的管理者的规范化培训,以此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和能力,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建设。

    2.3  改善护理配套设施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的需求为首要导向,让患者满意是医院发展的关键。而护理设施的增加和改善,是满足病人需求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能相对缓解护理人力不足,同时也是护士从临床繁重的劳动中解脱的重要手段。护理设施的改进和增加将会促进护理技术的进步、促进研发护理新技术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加速护理事业的整体发展。

    2.4  加强护理人文环境建设  护理人文环境是指护理人员在人文精神的推动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人性化服务。一位院长说:“现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特别是人文关怀这一方面,到底怎么体现?护士都很年轻,生活阅历不够,怎么和患者交流、沟通?”所以培养护士的人文关怀,是一个难题。护士应该尽快转变观念,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制定人性化的服务举措,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平等、持续、满意的服务,使患者的需求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2.5  提高护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护理管理者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并在管理方法和方式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同时,需重视护理质量管理,制定严格的护理质控标准,按照标准来实施,进行质量反馈控制,以提高护理质量。在人员管理方面,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重视护理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凝聚力和向心力。

    3  小结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护理环境建设依然是任重而道远,它不仅需要全社会的支持,而且需要我们护理界同行共同的努力,重视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并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整改对策,那么我们的护理事业将会得到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7-114.


作者单位:河北邯郸,邯郸市涉县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宁国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