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22期

亚低温治疗高原脑水肿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亚低温治疗。护理亚低温治疗具有降低脑氧耗、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弥漫性轴突伤等多方面的脑保护作用[1,2]。亚低温治疗重症高原脑水肿已被我院高山病科医师接受,并列为常规治疗。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用亚低温疗法治疗高原脑水肿9例,本组9例患者多具有昏迷时间较长、昏迷程度较深、并发肾功能不全或......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高原脑水肿;亚低温治疗;护理

亚低温治疗具有降低脑氧耗、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弥漫性轴突伤等多方面的脑保护作用[1,2]。亚低温治疗重症高原脑水肿已被我院高山病科医师接受,并列为常规治疗。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用亚低温疗法治疗高原脑水肿9例,本组9例患者多具有昏迷时间较长、昏迷程度较深、并发肾功能不全或肺部感染等特点,护理难度较大。我们通过回顾分析,现就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9例患者中男7例,女2例,年龄20~67岁。均乘火车、汽车由陆路进藏。其中,在那曲安多(海拔4 700 m)发病3例,阿里(海拔5 000 m)发病1例,当雄县(海拔4 500 m)发病2例,唐古拉山口(海拔5 320 m)发病1例,拉萨市区(海拔3 658 m)发病2例。送至我院时昏迷时间12~48 h,glascow评分在1~5分,均为昏迷程度较重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符合亚低温治疗适应证[1]。西藏平均海拔4 500 m以上,交通、医疗不发达,许多患者发病后,往往不能及时就诊,因此应用亚低温治疗的时机不一,其中24 h内5例,24 h后4例。亚低温治疗前体温高于39 ℃ 5例,38~39 ℃ 2例。全部患者行气管切开术,降温毯降温。

    2  护理[1,2]

    2.1  体温观察  要定时监测,对于烦躁患者肌注或静注冬眠灵和非那根,剂量均为25~50 mg,2~3次/d,并根据是否伴发寒战酌情应用肌松剂或安定。根据意识状况(按GCS评分)、生命体征、自主呼吸、血气分析、颅内压等决定亚低温治疗时间,维持4~14天,复温过程应平缓,自然复温约12~24 h,复温后应用降温毯控制常温治疗,待病情平稳后,停止亚低温治疗。尤其应当注意的是:为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应在4~8 h内降低腋下温度至34 ℃~35 ℃,降温过程中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变化。

    2.2  意识状态观察  注意观察昏迷患者昏迷程度的变化,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以判断病情的好坏。如原来烦躁不安的患者,突然转为安静则表示病情的恶化。夜间患者应每2 h唤醒一次,以免把昏迷误作熟睡。观察肢体活动障碍、抽搐情况,尤其应当注意躁动或刺激肢体活动情况,随时注意抽搐的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与医生合作处置,以免加重脑缺氧。

    2.3  瞳孔观察  在意识状态观察的同时,注意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是否瞳孔缩小,如出现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示意可能出现脑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如出现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改变,表示可能出现桥脑损伤。

    2.4  血压、呼吸观察  在了解患者的基础血压和有否高血压的基础上,定时测量血压。一般每小时测量血压一次。患者呼吸平稳结合其他生命体征的观察,如没有重要变化,多示意病情稳定。如患者呼吸大,伴有烦躁出现,多表示病情恶化。如出现潮式呼吸,多为脑干损伤,预后不佳。

    2.5  对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  要按时测量排尿量、尿液颜色,注意导尿管是否通畅。患者意识恢复后,在患者膀胱充盈明显有排尿要求时拔除导尿管,借助已经建立的排尿反射稍加帮助,如轻轻按摩患者膀胱,便能主动排尿。第一次排尿成功,以后的排尿就不存在问题。我们的经验是患者膀胱充盈时拔除导尿管,有利于患者建立自主的排尿意识。

    2.6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作好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无皱折,预防褥疮的发生。(2)勤翻身、拍背,进行雾化吸入,及时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江基尧,朱诚,罗其中.颅脑损伤临床救治指南,第2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91-99,102-109.

2 张强,线春明,贺喜武.高原地区重型颅脑损伤的机械通气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4):248-249.


作者单位:西藏拉萨,西藏军区总医院实验中心

作者: 孙世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