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6期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之我见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在护理专业《人体机能学》教学中,本着践行“以生为本”引领“自主学习”的原则,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多种教学方法并灵活应用在教学中,具体来说,做到了“五个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是以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实现的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在护理专业《人体机能学》教学中,本着践行“以生为本”引领“自主学习”的原则,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多种教学方法并灵活应用在教学中,具体来说,做到了“五个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人体机能学;教学方法

教学是以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实现的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介绍、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为此,明确三个转变[1]:(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从单向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2)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3)教学过程的转变(从传统的过多重视理论教学转变为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在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程《人体机能学》教学中,我们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心中时时处处想着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学法指导上下功夫,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发现真理。具体来说,做到了“五个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资料如下。

  1  教师讲授与学生阅读相结合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能力,观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运用都以阅读活动为载体,并以阅读能力为基础。我们大力鼓励学生课前预习阅读,教师给予方法和思路上的指导。学生通过预习,向教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依据,从而在教学中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讲解。通过有计划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都有了明显的增强。这种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授课为辅的教学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讲授法。

    2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保护、鼓励所有学生的创造欲望,使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合作、朋友式的关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是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讨论式气氛。我们采用开放型的研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不囿于书本,不拘泥于教师的传授。让同学们通过上网搜索、去图书馆查资料,体验备课讲课、研究性学习、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及其他课堂互动形式。在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的独特见解,并加以表扬。鼓励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兴趣。这样做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  理论讲授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与护理临床工作实践相结合。以护理临床工作实际案例为出发点组织相关教学内容:如解释糖尿病患者为何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静脉输液为什么不能过多过快?体温的生理波动规律以及给高热患者降温的措施有哪些?给患者补钾要注意什么?如何做到合理膳食?如何测定动脉血压?如何鉴定血型及如何做到安全输血?这种从具体的案例出发,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有助于促进理论联系实际,让教材内容融入医学护理实践,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功能学知识与护理工作实践息息相关。变“注入式”教学为“参与式”、“启发式”、“研究式”教学,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寓教于思”的效果。

    4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人体机能学》是研究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医学基础课,为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无论是在理论知识内容体系上还是在实验技能的培养上,努力探索工学交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做到了课堂理论教学与校内实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医院见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知识竞赛、科技讲座、探索性实验、社会实践活动(为福利院老人体检、为中心血站验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各种自我展示的平台,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不仅增强了对学生的医德教育,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职业技能。

    5  传统手段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制作了本课程全部内容的多媒体课件,推进人体机能学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在教学中应用大量彩色图片和动画演示,将抽象深奥的理论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从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趣味,实现了教学内容和生动形式的和谐统一[2]。多媒体课件不仅用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而且用作计算机辅助学习的工具。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来营造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自主学习、问题探究、资源共享、多重交互、协作交流等多种教与学活动,也就是能支持上面所述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板书等)也有其优点,不应完全抛弃,我们在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和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学生反映效果良好。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未来社会需要会生存、会学习、会创新的人,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3]。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同学们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本文编辑:李 敏)


作者单位:432000 湖北孝感,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