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7期

颈动脉狭窄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出护理措施,术后全面、连续、动态对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并发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出护理措施,术后全面、连续、动态对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和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手术;分析;并发症;护理

颈动脉分为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是主干,颈内、外动脉为主干发出的分支,颈内动脉是大脑的主要供血动脉[1]。 颈动脉狭窄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先天畸形、外伤炎症、肿瘤、动脉瘤、手术损伤等。其危害是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缺氧,严重时造成神经功能障碍[2]。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的方法,手术方式分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解除了管腔狭窄,恢复大脑的供血,但手术治疗毕竟是种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临床上应充分认识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消除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共收治颈动脉狭窄142例,男121例,女21例,平均年龄62.6岁,右侧∶左侧为81∶61。其中115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2  术后早期并发症

    2.1  急性脑梗死  术中血流阻断时间长、术中低血压、使用转流管、缺氧及手术操作导致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碎片脱落,随血流漂向远端并阻塞相应颅内血管,引起脑梗死。最常累及的动脉是眼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轻的症状是一过性黑朦、失语、意识丧失,常很快恢复而不留有后遗症;重的表现为持续的视野缺损、失明、烦躁、语言障碍、肢体感觉缺失、运动障碍、偏瘫、昏迷等大面积脑梗死症状,症状可持续存在,严重的可能死亡[1]。

    2.2  心率过缓和血压降低  在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有动脉膨大部分,称为颈动脉窦,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受刺激后可引起反射性心跳减慢,血压降低[1]。此症状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在1~3 min内自行恢复。

    2.3  穿刺部位皮下血肿  穿刺插管操作过程不顺利致重复穿刺、术后压迫穿刺处手法不恰当、术后患者肢体未能有效制动、手术中抗凝药物的应用[3],高龄患者或存在肝功能不良时,血液持续低凝状态[1]。主要症状为伤口疼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伤口敷料渗血。

    2.4  颈动脉血栓形成  常发生于术后7天,主要原因为术后彽血压、血液高凝状态,颈动脉血栓形成后患者15 min内出现烦躁、谵语、偏瘫、昏迷等严重脑损害症状体征,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手术取栓[1]。

    2.5  过度灌注脑损伤  是一种很少见的并发症,常于术后1~5天内发生,仅见于双侧颈动脉狭窄闭塞的高血压患者,术前已经耐受长期脑的低灌注,术后脑的高压灌注可能引起脑血流显著增加导致脑水肿,甚至脑出血。典型的过度灌注脑损伤表现为患者持续的高血压不能缓解,头痛或剧烈头痛、癫痫发作,抽搐、昏迷及严重脑缺血表现[2]。

    2.6  颅神经损伤  颈动脉、颈静脉及迷走神经被包围在颈动脉鞘内,其中迷走神经位于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中间后侧,另外在颈动脉鞘下缘及深处还有副神经、舌下神经、交感神经干通过[1],手术中易损伤些神经。损伤舌下神经及降支、面神经的下颌缘支,表现为舌尖向术侧偏移,同侧鼻唇沟变浅,喉返神经与喉上神经的外侧支损伤分别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音调降低[1]。

    3  术后晚期并发症

    3.1  假性动脉瘤  常见于动脉补片成形术,多发生于术后30天内。由于动脉补片缝合线脱落,静脉材料不能耐受高压血流冲击或感染等因素,均可导致补片或吻合处破裂,形成假性动脉瘤[1]。美国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机构报道,CEA术后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绝大部分治病菌为葡萄球菌,还有相对少见的链球菌和一些革兰阴性杆菌[5]。

    3.2  术后颈动脉再狭窄  是常见远期并发症之一,是动脉内膜切除后的一种损伤反应,涉及平滑肌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炎细胞和血浆蛋白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造成[1]。内皮细胞(EC)损伤是血管内膜增生致血管再狭窄的病理基础。EC完整性的破坏是早期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的重要原因,是再狭窄的始动因素[6],内膜增生与血管重塑形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再狭窄的程度。

    3.3  移植物感染  Naylor等[7]对936例使用人工材料移植物补片的CEA术后病例随访,8例患者后期观察到移植物补片感染,即此组试验中发生率0.85%。其中致病菌大多数为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移植物感染是一种很少见却很严重的并发症,及时抗感染,早期的手术干预能取得良好效果。

    4  护理

    4.1  一般护理  手术当天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头部剧烈活动,保持颈部中立位,翻身时动作要轻柔[4]。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患者病情稳定后可早期下床活动,可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4]。

    4.2  病情观察

    4.2.1  意识与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24 h持续心电监护,每1 h观察记录血压1次。一般维持血压在90~120/60~90 mm Hg,心率50次/min以上,对心率减慢至50次/min以下者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同时注意观察心电图ST段有无改变。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语言及对侧肢体活动情况,是否头痛,以便及时发现脑出血和因术中栓子脱落引起的脑梗死及由于抗凝治疗过度或高灌注所引起的脑出血,并时报告医生进行妥善处理。

    4.2.2  呼吸道的管理  患者常为高龄、卧床、抵抗力下降及本身气道病变而易并发肺部感染。护理上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及呼吸形式,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经常变换体位,术后6 h抬高床头,24 h后坐起活动,定时翻身拍背,指导有效咳嗽、咳痰,病室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控制探视。

    4.2.3  出血观察  伤口局部有疼痛、吞咽困难是血肿发生的早期标志。应严密观察患者颈部有无肿胀、呼吸困难、切口渗出情况,如放置引流管,要60 min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4.3  药物护理  为防止血栓形成,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密切注意有无鼻出血、齿龈出血、大小便颜色及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皮下淤血等。协助医生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和血常规。

    4.4  饮食护理  术后6~8 h麻醉清醒后可进食。宜进清淡、高蛋白、易消化饮食,避免高脂肪,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4.5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4.5.1  急性脑梗死、过度灌注脑损伤  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语言及对侧肢体活动情况,是否头痛,以便及时发现脑出血和因术中栓子脱落引起的脑梗死及由于抗凝治疗过度或高灌注所引起的脑出血,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妥善处理。

    4.5.2  心率过缓和血压降低  后24 h持续心电监护,每1 h观察记录血压1次。一般维持血压在90~120/60~90 mm Hg,心率50次/min以上,对心率减慢至50次/min以下者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同时注意观察心电图ST段有无改变。

    4.5.3  穿刺部位皮下血肿,颈动脉血栓形成  术后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色泽、弹性,有无出血点,敷料是否干燥,有无疼痛,有无呼吸困难;观察有无肢体活动障碍、意识障碍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4.5.4  颅神经损伤  观察有无舌下神经、面神经、喉返神经与喉上神经的损伤。伸舌是否居中,同侧鼻唇沟有无变浅,有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音调降低,及时发现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5  健康教育

  积极治疗原发病,戒烟、酒,保持情绪稳定,生活有规律,低脂低热量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坚持术后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护士向患者说明抗凝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根据剂量、用法按时服药,不得随便增减剂量或自行停药。教会患者自我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

【参考文献】
  1 汪忠镐,张福先.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65,119-122,191-195.

2 张玲.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护理.护理学杂志,2006,21(9):25-26.

3 丁宇,史树贵,迟路湘,等.颈动脉狭窄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21):2198-2199.

4 胡德英,田莳.血管外科护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244-250.

5 El-Sabrout R,Reul G,Cooley DA.Infected postcarotid endarterectomy pseudoaneurysms:retrospective review of a series.Ann Vasc Surg,2000,14:239-247.

6 Mukherjee D,Yadav JS.Percutaneous treatment for carotid stenosis.Cardiol Clin,2002,20(4):589-597.

7 No allthors listed.Endarterectomy for 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Executive Committee for the Asymptomatic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Study.JAMA,1995,273(18):1421-1428.

(本文编辑:李 敏)


作者单位:100032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