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2期

拔针时机对静脉输液量的影响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后不同拔针时机对残留液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静脉输液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干预组。在输液面距瓶颈2~3cm时,常规组按传统方法拔针。干预组暂时不予拔针,予以调整输液架的高度,在病情允许范围内调大滴速,待液体静止不动时拔针,然后测量两组患者的残余液量。...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静脉输液后不同拔针时机对残留液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静脉输液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干预组。在输液面距瓶颈2~3 cm时,常规组按传统方法拔针。干预组暂时不予拔针,予以调整输液架的高度,在病情允许范围内调大滴速,待液体静止不动时拔针,然后测量两组患者的残余液量。结果 干预组与常规组的输液量差异较显著。结论 干预拔针能够减少药液的浪费和损失,保证患者用药量的准确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拔针时机;静脉输液;影响

临床护理操作中,通常在输液瓶液面距瓶颈2~3 cm时更换第二瓶液体,也逐渐形成在此拔针的习惯,这不但造成浪费,甚至影响到患者临床用药量的准确性。临床发现,一瓶100 ml的药物按这种拔针方法,造成的药物量浪费至少占药量的10%~15%。掌握好最佳的拔针时机,把药液残留量减少到最低,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对我科80例100 ml静脉输液患者分成两组进行观察,两组输液针部位均为手背静脉,均选用同厂同型号输液管。

    1.2  方法  随机把患者分为常规组40例,干预组40例。对干预在输液面距瓶颈2~3 cm时,调整输液架高度,使输液管尽量伸展至垂直,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调大滴速,待液体静止不动时拔针。在这个过程中,对患者耐心解释,取得患者地理解和配合。常规组未告知患者药液滴到什么程度拔针合适,当患者要求拔针,即给予拔出。

    1.3  结果  常规组100 ml输液量都在(86.5±1.1)ml,干预组输液量在(93.9±1.4)ml,两者相差7%~10%。干预组的药液浪费最多只有7%左右。

    2  讨论

    在临床中,静脉输液总量越少,残余液体所占比例越大,导致患者实际输入量的误差越大。静脉输液量与患者的病情息息相关,而液体滴完发生空气栓塞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也是患者要求提前拔针的主要原因。告知患者静脉输液的科学原理,对患者进行输液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是确保输液用药准确、减少药液浪费和损失的前提保障。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士的工作量大、输液频繁时人手不够,常使静脉输液宣教和护理干预不到位,造成患者药液不滴空就换瓶或拔针的现象,影响了输液质量。加强输液科学原理宣教和护理干预,合理安排输液次序,在不影响药理作用的前提下,一般情况下先输入小容量药液,改进输液器具,尽量减少剩余药液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本文编辑:陆  华)


作者单位:652700 云南,通海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