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4期

护士如何搞好护患关系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护士护患关系患者住进医院之后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加上疾病的恐惧和忧虑,导致患者情绪改变,这就要求护士去观察、研究各种患者的心理状态,解除不良情绪干扰,使患者生理、心理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如恐惧、焦虑、痛苦、愤怒等情绪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作用引起器官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护士 护患关系

  患者住进医院之后周围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加上疾病的恐惧和忧虑,导致患者情绪改变,这就要求护士去观察、研究各种患者的心理状态,解除不良情绪干扰,使患者生理、心理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

  人不仅具有生物性,而且具有社会性。很多疾病不仅有生物学的原因而且有环境、精神等各方面的因素。一个人生病后必然会导致情绪障碍,而情绪障碍会通过大脑皮层下中枢的反作用加重机体疾病。如恐惧、焦虑、痛苦、愤怒等情绪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作用引起器官的病变,而患者的乐观、明达可产生过去生物模式无法解释的显著疗效。那么怎样才能从护士角度搞好护患关系呢?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1 尊重患者

  尊重患者是搞好护患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受人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尤其是受到疾病折磨的患者更是如此。彬彬有礼可使患者心情愉快,减少恐惧情绪,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但有的护士在为患者做护理时,以床号代替姓名、损伤了患者的自尊心,因而患者也不可能尊重护士,护士更不能尊重患者,这样恶性循环,关系肯定是搞不好的。要想搞好护患关系,护士必须首先尊重患者,这样才能赢得患者对护士的尊重。

  护士在为患者施行治疗或护理时要说明目的、意义、注意事项及治疗可能产生的反应,使患者能从容对待,乐意合作。若态度粗鲁、机械地执行医嘱,会使患者产生惧怕、疑虑、气愤和医辱的心理。

  2 平等待人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患者,人是有思维和心理活动的。决不能因社会分工不同而把患者分成高低贵贱,任何患者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其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如何,都应一视同仁,给予一样的尊重,一样的照顾,不能因为有地位、有社会背景就无原则地迁就,更不能因为是普通人就冷淡、歧视。

  3 重视语言修养

  语言是与患者交流感情、沟通思想的工具,是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语言十分敏感。因此,护士的语言修养、语言艺术至关重要,鄙视的语言使人屈辱;责怪的语言使人反感;苛刻的语言使人难堪;温和的语言使人欣慰;坚定的语言使人镇静。我们应该掌握语言技巧,做好护理工作。

  4 富有同情心

  患者极需得到亲友的照料与医护人员的关怀。亲友们的照料虽能在患者的心理上起一定的安抚作用,但医护人员的关怀却可减轻和消除痛苦。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密切,患者的心理受护士语言的影响也最大。因此,护士同情心的作用与社会作用也较亲友为大。同情心的外部行为表现为:热情、亲切、和蔼、体贴、谦虚。反之,冷淡、鄙视、粗鲁、自傲、不讲礼就是缺乏同情心的表现。护士应处处为患者着想,包括细小的如给患者倒开水时,茶杯柄转向患者一侧;鞋子放于患者易于穿取的位置,给患者静脉穿刺结束帮患者放下挽起的衣袖及裤管等,这样使患者感到护士是自己的亲人。

  热爱患者,希望患者康复,是护士职业感情的重要方面。尊重、热爱患者的护士才能得到患者的尊重和热爱,这样又可以使护士感到乐趣和幸运,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工作。

  5 具有专业素养

  有丰富的专业理论基础,才能对患者做到有问必答,言之有理才能得到患者的信赖,临床上常有这样的现象:当患者向护士询问自己的病情或某些药物的作用时,有的护士回答:“去问医生。”对这样的回答患者就会认为护士是什么也不懂,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人,以后有什么疑惑也就不会再问护士,对护士施于的治疗、护理都存有疑虑。因此,我们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除了一些需要保密的诊断治疗外,应尽量给予解答,这就要求护士不仅是医嘱的忠实执行者,而且必须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懂得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懂得各种因素对病程的影响和可能发生的意外变化,同时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对患者的问题给予一个圆满的答案。


作者单位:736200 甘肃,敦煌市孟家桥卫生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