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24期

极低出生体重儿产妇抑郁原因调查及护理干预的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及自编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对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产妇产后48h内、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析,实施心理干预。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及自编产妇一般情况调查表,对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产妇产后48 h内、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析,实施心理干预。结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60%。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高。我们应完善和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体系,鼓励产妇参与育儿教育、功能锻炼、生长发育和智能追踪,降低产妇产褥期抑郁的发生。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抑郁调查;护理干预

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近年统计,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国外为3.5%~33%,国内为3.8%~18.48%[1]。而极低出生体重儿因各器官形态及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功能及生活能力低下,易合并多种并发症,致畸率及死亡率高,产妇的心理压力更大,更容易发生产后抑郁。为了了解极低出生体重儿产妇抑郁的发生程度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原因,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我科对36例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份入住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产妇为调查对象。入组条件:排除有精神病家族及个人史、有脑部疾病及智能障碍、近期有重大生活事件者及胎儿畸形者。文化职业不限,知情同意,自愿合作,在本科专职护士讲解下能理解问卷内容,按照产妇自己真实感觉进行填表。

  1.2  研究工具 

  自行设计问卷,包括3部分内容:(1)自编产妇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调查对象人口资料、经济家庭状况、产前健康状况、分娩方式与胎次、担忧问题等。(2)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采用打勾的方法逐一进行填写,分值范围0~30分,总分≥13分为筛查阳性[2]。(3)出院前填写婴儿随访卡及产妇上门随访记录。

  1.3  资料收集方法 

  由研究者先向被调查者讲解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取行其同意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将自编产妇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EPDS表发给产妇,由产妇自行填写,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婴儿出院前发放婴儿随访卡及产妇上门随访记录;另三份EPDS表在婴儿出院前交给产妇,于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按时间评定后寄回,或社区服务人员上门随访或新生儿回院复诊时收回。

  1.4  护理干预程序 

  (1)关心产后伤口疼痛及心理变化,了解产妇所需及协助生活护理,介绍婴儿现在病情状况及治愈过程。(2)讲解有关母乳喂养、育婴常识及产褥期的保健,指导和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派发相关的宣传资料。(3)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把产妇安置在温馨家庭式单间病房,一床给产妇休息,另一床为家属休息床。将护理时间相对集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打扰。(4)争取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除身体照顾外,更需要精神上的关心和支持,要求产妇丈夫、婆婆及家庭成员多抽时间照顾产妇和婴儿,使产妇消除苦闷,得到充分的睡眠和休息,渡过感情危险期。(5)鼓励产妇做好自我调节,保持愉悦心境,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恢复子宫及体能,积极面对早产婴儿。(6)指导产妇进行新生儿抚触及参与新生儿发育支持性护理,通过与婴儿肌肤的亲密接触,加深亲情交流,减轻心理压力。(7)婴儿出院后,对产妇及婴儿进行社区家庭访视、电话回访或回院随访,建立访视档案,详细记录产妇及婴儿情况。

  2  结果

    3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产妇,EPDS≥13分者有2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60%;极低出生体重儿产妇发生抑郁相关因素:担心婴儿存活及生长发育者占100%,担心产后恢复者占78%,58%担心经济负担加重,36%担心婴儿照顾有困难,31%产妇需要亲属关心和社会支持,28%产妇在意婴儿的性别。

  3  讨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后遗症是产妇发生抑郁症的关键因素。及时将抢救信息传达给产妇及家属,指导和教育产妇及其家庭成员参与新生儿发育支持性护理,增强产妇的应对能力。

    我国政府体恤民生,近年来全面推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轻了群众的负担。

    有文献报道,夫妻关系不融洽是发生产后抑郁的最大危险因素[3]。所以丈夫的细心照顾,支持和鼓励,可以缓解产妇的各种压力。

    产后抑郁给母婴健康、家庭及社会造成威胁,医务人员的工作重点应放在简单有效的方法早期发现并识别产后抑郁的高危人群,积极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上[4]。

    根据资料分析,对产妇进行评估,将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论证,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妇抑郁的发生,提高要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庆玲,赵秀梅.产后抑郁症临床初探.宁夏医学杂志,1997,19(4):204.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26.

  3 张欣,屠青,席薇,等.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中华神科杂志,2001,34:236.

  4 郭秀静,王玉琼,胡娟.产后抑郁症病因研究现状及预防对策.现代护理,2007,13(13):1255-1257.

作者: 何文芳,赖雪英,刘桂英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