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1期

无偿献血发生虚脱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无偿性献血发生虚脱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根据53例献血虚脱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性别、年龄、是否空腹、是否首次献血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献血虚脱与年龄、性别、心理因素、护士的言行及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结论良好安静的环境,护士良好的技术及态度,献血前、中......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偿性献血发生虚脱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53例献血虚脱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性别、年龄、是否空腹、是否首次献血等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献血虚脱与年龄、性别、心理因素、护士的言行及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结论 良好安静的环境,护士良好的技术及态度,献血前、中、后的心理指导,消除刺激因素,是降低献血发生虚脱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无偿献血;虚脱;原因;护理

虚脱是一种急性症候群,常发生在过度疲劳、恐惧、疼痛、饥饿等情况下。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虚汗淋漓,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有的大小便失禁,甚至晕倒在地。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出现严重后果。笔者对2004年至2008年我门诊部组织的2 000例无偿献血者中53例虚脱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并探讨相关的护理对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门诊部2004年至2008年组织无偿献血人数共2 000例,发生虚脱53例,其中男42例,女11例,年龄21~45岁;献血中虚脱45例,拔针后虚脱8例。大多数出现面色苍白,虚汗淋漓,暂时性意识丧失,血压下降,持续数秒或数分钟。经医护人员急救均脱离危险,无后遗症,患者休息30 min左右可自行离院。

  1.2 研究方法 对献血发生虚脱的患者,按性别、年龄、是否空腹、是否首次献血、心理因素、疼痛程度、体位因素、环境因素、睡眠因素、虚脱程度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根据患者虚脱症状轻重不一、发生时间不同,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指导,给予对症处理。

  2 结果

  2.1 性别差异 本组男性参加献血1 880例,虚脱42例占2.23%;女性参加献血120例,虚脱11例占9.17%,可以发现女性发生虚脱高于男性。

  2.2 年龄差异 见表1。26~30岁年龄段发生虚脱者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

  2.3 是否空腹差异 空腹献血165例,发生虚脱12例,发生率7.27%;餐后献血1 895例,发生虚脱41例,发生率2.16%。空腹明显高于餐后。表1 各年龄段发生虚脱人数及比例

  2.4 是否首次献血差异 首次献血1 786例,发生虚脱51例,发生率2.86%;曾有多次献血者214例,发生虚脱者2例,发生率0.93%。两组虚脱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

  2.5 发生虚脱的相关因素与虚脱程度的关系 将心理因素、疼痛程度、体位因素、环境因素、睡眠因素与虚脱程度进行分析,发现发生虚脱诱因中心理因素影响最大,其次是睡眠因素、环境因素和疼痛因素,体位因素影响最弱。

  3 讨论

  3.1 虚脱相关因素分析

  3.1.1 精神心理因素 虚脱是紧张、恐惧心理或疼痛刺激作用于丘脑下部,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及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所致[1]。本研究显示,心理因素在虚脱诱因中最大。体现在首次献血者心理适应性较差,虚脱的发生率较高;而曾有多次献血经历者心理适应能力较好,虚脱的发生率较低。

  3.1.2 年龄因素 本调查显示,26~30岁的中青年易发生虚脱。此年龄段心理反应性较为敏感,对疼痛反应高,献血时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对疼痛感受更为敏锐,痛觉加剧,当机体和精神痛苦超过所能承受时,易出现血管迷走反应(虚弱、头晕、出汗)、过度换气综合征(呼吸困难、窒息感、心悸等),从而发生虚脱。

  3.1.3 其他因素 空腹状态下虚脱发生率较高,可能是献血时心情特别紧张,使消化系统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蠕动加剧,而出现虚脱。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虚脱的发生。献血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室内色调不协调、环境嘈杂等可能更易促发虚脱的发生。同时睡眠不足,精神状态差都会造成虚脱。

  3.2 护理对策

  3.2.1 备齐急救物品 组织进行无偿献血时,必须常规备齐抢救物品、药品、氧气、温开水等。

  3.2.2 注意询问情况 无偿献血前应询问献血者是否空腹、是否保证了充足睡眠;对女性献血者还应询问月经时间,月经期间和前后3天内都不能献血。

  3.2.3 重视高危人群 对高危人群,先做好心理疏导,使其精神放松,在献血前、中、后密切观察其表情变化。护士穿刺后切忌在体内来回退针,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如献血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甚至意识丧失症状时,立即予以平卧,给予温热饮料,并通知医生。可重掐足三里穴,起到醒神回阳,兴奋中枢,调整植物神经的功能。严重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无须特殊药物治疗。本组53例虚脱者由于医护观察细致,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无一例因虚脱而发生意外。

  3.2.4 提高静脉穿刺操作水平 通过优良的护理行为可减轻献血者的心理压力,有效地降低虚脱的发生率。护士操作时应做到动作规范,操作准确,采用无痛技术,并根据个体血管的特点,选择合适血管,使用不同穿刺方法、穿刺角度[2]。如在进针时绷紧皮肤,穿刺时一针见血,减少因反复针刺造成更深的恐惧心理,以取得献血者的信任,使其尽量处于放松状态。静脉穿刺刺激强度与外在的刺激强度、刺激时间、作用面积有关。成功地控制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与速度、动作轻稳是穿刺成功与无痛的关键,同时也是降低献血发生虚脱的有效措施之一。

  3.2.5 做好宣教工作 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为4 000~5 000 ml,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 ml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 h就会补充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参考文献】
    1 李大年.现代神经内科学.青岛: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1-143.

  2 赵颖军,宋志敏.门诊静脉抽血患者穿刺点护理行为的调查.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A):45-46.

  

作者: 王爱琴,孙 晶,沈红英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