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3期

急性创伤性肾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观察和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急性创伤性肾出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提出可行的护理对策,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2例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分析影响介入治疗疗效的因素,规范护理操作程序。结果本组病例介入治疗过程顺利,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密切观察及规范护理对于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预防......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急性创伤性肾出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提出可行的护理对策,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12例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分析影响介入治疗疗效的因素,规范护理操作程序。结果 本组病例介入治疗过程顺利,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密切观察及规范护理对于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肾出血;介入治疗;护理

急性创伤性肾出血是泌尿外科急症,外伤性或医源性损伤均可导致急性肾出血,过去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治疗无效时十分棘手,外科手术行肾部分或全肾切除,可导致肾功能的严重损伤或丧失。采用介入治疗,行超选择性血管栓塞术能明确肾动脉及其分支有无血管畸形,可显示出血点,导管可贴近出血点或假性动脉瘤栓塞,栓塞剂注入出血血管或病变血管,将其管腔闭塞,可控制大出血,闭塞异常血管[1],为急性创伤性肾出血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我院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对12例急性创伤性肾出血患者实施介入栓塞术,采用整体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急性创伤性肾出血患者共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9~62岁,平均48岁。3例车祸致肾挫裂伤,1例肾活检术后创伤出血,3例肾刀伤行肾缝合修补术后7天内再出血,5例肾取石术后出血不止。全组病例肉眼全程血尿伴有血块,伤侧腰痛,肉眼血尿持续6~12 h,经输血,药物止血而征象不稳定时,行急诊介入栓塞治疗。

  1.2 方法 局部麻醉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将5~6 F猎人头导管置于伤侧肾动脉。行股动脉造影,观察肾动脉及其分支的情况。当确定出血或假性动脉瘤的部位后,行超选择插管于靶动脉,再次造影明确后,经导管注入无水酒精、明胶海绵、微弹簧圈等栓塞剂栓塞出血部位及假性动脉瘤。注入造影剂造影,以靶血流停滞作为手术成功的标志。

  1.3 结果 本组病例12例,9例造影显示伤侧肾动脉不同程度的出血,有明显造影剂外溢,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3例造影见肾中下极假性动脉瘤,有造影剂外溢,注入无水酒精和微弹簧圈栓塞。全部病例栓塞均获成功。8例在栓塞术后第1天尿色转清,3例在术后5天内尿色由淡红转清,1例介入治疗后2天尿液持续呈鲜红色,再次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当天尿色转清。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3个月无血尿复发病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及家属对肉眼血尿的症状表现紧张、恐惧,经输血、止血治疗无效,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加之栓塞术属于创伤治疗,极易产生恐惧感。为保证手术的成功,术前应耐心细致地与患者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安慰并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向患者介绍介入治疗的目的、意义,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药物副反应及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以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强调一旦有不适症状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由于本组患者术前了解了有关并发症,当术中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不适,术后出现肾区钝痛、下肢麻木等不适均及时主诉,引起护理人员高度重视,为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赢得了宝贵时间。

  2.1.2 术前支持、对症治疗 急性创伤性肾出血患者因持续严重的肉眼血尿,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对于贫血严重者,术前应给予输血、营养支持,对症疗法。

  2.1.3 术前准备 做好常规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出凝血时间等;双侧腹股沟备皮,做好碘及普鲁卡因过敏试验,做好交叉配血及输血准备;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卧床变换体位训练、卧床排便训练、深呼吸、屏气、咳嗽动作训练;术前禁食6~8 h,4 h禁饮,术前30 min建立静脉通道,肌肉注射鲁米那﹑阿托品。

  2.2 术中配合

  2.2.1 用物和体位准备 根据介入术的需要,及时准备相应的用物。患者平卧位,做好局部消毒、麻醉、穿刺、栓塞、造影的配合及用物的递送。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及膀胱冲洗通畅。

  2.2.2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术中需严密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2例患者术中出现泛影葡胺的过敏反应,表现为头晕、头痛、咳嗽、呼吸困难、荨麻疹,经报告医生,及时按医嘱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消失。

  2.2.3 加强与患者沟通,争取合作 术中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支持和鼓励,以保证介入术顺利完成。认真聆听患者主诉,及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本组1例患者术中出现动脉痉挛,下肢疼痛、麻木,指端发凉、颜色苍白,护士及时报告医生后,采取暂停操作,患肢予保暖,安慰鼓励患者,遵医嘱向血管内注射硝酸甘油100~200 μg等措施,较快地解除了动脉痉挛,使介入术得以继续顺利进行。局部的护理,术毕穿刺点压迫止血15~20 min并加压包扎。砂袋压迫,送入病房。

  2.3 术后护理

  2.3.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每30~60 min测脉搏、呼吸、血压1次直至血压平稳。对于原来血尿较严重的患者,术后应予心电监测,以及早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1例患者术后血压降至90/50 mm Hg,经输血、输液、止血等处理,血压仍未上升,持续血尿2天,再次送介入室介入治疗后出血停止,当天尿色由淡红转清,血压正常。

  2.3.2 穿刺部位处理 穿刺点加压包扎后用砂袋压迫6~8 h,以防出血。绝对卧床休息5天,术侧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换,定时平衡翻身防压疮发生。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24 h。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形成。定时对照观察患者双下肢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其自觉症状。如出现穿刺侧肢体皮温下降,颜色苍白,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或肢体麻木多为动脉痉挛或异位栓塞所致,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2]。术后24 h更换穿刺部位敷料1次。术后7天指导其逐步下床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用力蹲起等动作,防止继发性出血。

  2.3.3 密切观察尿量及颜色变化,保持尿管通畅 介入术后尿液颜色转清,是栓塞治疗成功的标志,因此须认真观察,留尿比色并做好记录。尿量的变化反映肾功能恢复状况,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因此须准确测量并记录尿量。保持尿管引流通畅,持续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以80~100滴/min为宜,液体滴入不畅和尿管无尿液排出时,应检查尿管有无扭曲、打折或受压,定时挤捏以保持通畅。若血块堵塞尿管,可用注射器吸生理盐水直接冲洗或吸出血块。放置导尿管超过7天者,应监测尿液常规和尿细菌培养加药敏,如出现感染征象应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

  2.3.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栓塞后综合征。严密观察有无发热、肾区钝痛、恶心呕吐、腹胀等栓塞后综合征,与肾损伤的动脉栓塞后缺血有关[3]。发热是由于被栓塞的部位坏死组织吸收引起,一般为低热,嘱患者多饮水可缓解;肾区钝痛多因栓塞部位缺血坏死,肾脏体积增大包膜紧张所致,肌注强痛定后症状可缓解;恶心呕吐为造影剂的副反应,肌注甲氧氯普安后症状可缓解。(2)穿刺部位的出血及血肿形成。多由于压迫时间不够或压迫方法不正确,或术后患者穿刺侧肢体活动频繁所致。术后应告知患者正确的体位及注意事项,并用正确的方法充分压迫止血。患者术后取仰卧位,穿刺侧下肢伸直,砂袋压迫穿刺部位上方,嘱患者穿刺侧下肢24 h内尽量少活动。本组病例术后未出现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3)腰背酸痛、下肢麻木不适是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主要是由于术后严格平卧和术前肢体制动,长时间处于强迫伸直位所致。另外,与患者惧怕穿刺处出血致肌肉过度紧张以及局部砂袋加压所致[4]。经按摩,热敷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

  2.3.5 预防感染 由于创伤、介入治疗和大量盐水冲洗尿管等因素,容易造成细菌入侵,有可能导致术后感染。因此,术后需加强抗感染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床单位整洁;保持穿刺局部伤口敷料干燥;用碘伏擦拭尿道口2次/d;按无菌操作进行尿管冲洗及更换尿袋,尿袋每天更换;加强全身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监测体温变化,如体温>39 ℃,应考虑有否肾脓肿或败血症存在,必要时做血培养,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3.6 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表达疼痛感受,介绍可采用的疼痛放松疗法,如深呼吸、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指导家属掌握按摩或热敷方法,缓解患肢及腰背部的疼痛。(2)为有效预防并发症,患肢需要严格制动24 h,切勿随意脱卸砂袋;穿刺部位勿进水;勿用手抓挠;5天内勿洗澡,予温水床上擦浴。(3)伤口自我监测方法有:砂袋停止压迫后继续观察伤口有无渗血;伤口处勿用力按压;下床活动不宜过早;患肢着地动作应轻柔。(4)术后多饮水,补足液体量,保证尿量,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防止肾功能受损和预防感染。(5)饮食注意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用力造成继发性出血。(6)避免感冒,劳逸结合,适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有不适随诊。

  3 讨论

  (1)为保证介入治疗的成功,对本组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是介入手术成功的基础;术中良好的配合是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认真护理是介入手术效果显著的必备条件。(2)优质的护理较快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仔细的观察、正确的指导和规范的护理,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定期门诊随访,了解病情,指导家庭护理,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3)介入治疗具有方法简便、疗效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书国,崔进国.介入治疗在急症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医师杂志,2002,2(6):339-344.

  2 刘元光,曹建民,陈自谦.肿瘤血管介入治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0-65.

  3 崔慧玲,荆秀荣.肾外伤出血介入治疗护理体会.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7):659-660.

  4 方君,罗北捷,姚风,等.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适应性训练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护士进修杂志,2002,17(6):420-421.

  5 周惠,于晶.肾脏闭合性损伤的观察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0):27.

  

作者: 叶小帆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