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2期

股静脉置管导致下肢静脉血栓1例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1例股静脉置管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对策与方法。方法做好心理护理及抗凝、溶栓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和抗凝溶栓治疗,患者患肢肿胀基本消退、出院。结论综合护理是促使股静脉置管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康复的重要条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1例股静脉置管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对策与方法。方法做好心理护理及抗凝、溶栓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和抗凝溶栓治疗,患者患肢肿胀基本消退、出院。结论综合护理是促使股静脉置管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康复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股静脉置管;下肢血栓;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 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小腿部疼痛、压痛、轻度肿胀。直到整个下肢静脉受累,出现典型症状时才发现。严重者下肢静脉侧支全部阻塞,起病急,疼痛剧烈,下肢广泛性肿胀明显,皮肤发亮,呈发绀色,皮温明显降低,临床称为股青肿或蓝色静脉炎,常出现静脉性坏疽,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将通过顺行繁衍或逆行扩展而累及整个肢体,并将出现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乃至出现生命危险。目前治疗方法主要为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在溶栓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耐心细致的护理,以观察疗效、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促进患者康复[1,2]。现将本科近期发生1例因腹股沟中心静脉置管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和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 女,60 岁,晚期肺癌患者,按NA方案行第6疗程静脉化疗。因患者行多次化疗四肢浅静脉血管硬化,为防止化疗药外渗,保护好患者的部分静脉血管,建立腹股沟深静脉通道。在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后第10天, 患者突发右下肢肿胀,下蹲和站起时非常困难。查体:右小腿直径约32.1cm,右大腿直径约45.5cm,皮温稍低,左小腿和左大腿的直径28.6cm和40.2cm。右下肢深静脉彩超示:彩色血流显示髂外下段管腔内无明显血流信号显示,股静脉管腔内血流细窄不连续;股浅、股深、腘静脉静脉管腔内血流缓慢,呈“云雾状”。给予拔除深静脉置管、抬高患肢后,制动。

  2原因分析

  (1)静脉留置针的材料不合格: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留置管或放置时间过长,导致局部血管壁发生化学性炎症反应。静脉留置针的材料低劣,不是高分子纳米材料制造,是造成静脉炎的主要原因。(2)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引起局部感染。(3)化疗药对血管刺激大。

  3护理

  3.1心理护理因患者本身是肺癌晚期,情绪波动大,再加上患肢肿胀、疼痛,不能下床活动,更易导致焦虑、烦躁、精神过度紧张,甚至害怕溶栓治疗后能否行走、栓子脱落会不会造成肺动脉栓塞等。针对这种情况,在护理过程中,应当对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不安和疑虑,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理解,稳定患者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2一般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位,并适当抬高患肢可增加静脉回流。在出现症状24h内不要急于进行局部处理,防止血栓变成小的血栓上行,造成其他重要器官的栓塞,如心、脑、肺的栓塞。24h后可以进行局部按摩或用50%硫酸镁湿热敷,温度50℃~60℃,3次/d,10~20min/次,硫酸镁外用具有解痉,止痛,消肿作用。

  3.3超短波治疗红外线TDP 灯局部照射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康复。每日1 次,每次15~20 min。

  3.4治疗中的护理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改善微循环,同时予生理盐水500ml+尿激酶20万U/d从右下肢静脉进入滴注溶栓。输液时选择患肢足背静脉,尽量减少周围静脉穿刺的次数,输液及抽血均应用留置针,避免多次、多部位反复穿刺,以预防穿刺点渗血,一旦发生渗血,应当进行冷敷、压迫等处理。溶栓过程中患肢的观察重点在于皮肤的温度、颜色、肿胀程度和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皮肤的颜色和温度是反映患肢血运的重要标志,当皮肤颜色逐渐红润、肿胀逐渐消退时,说明患肢缺血症状得到改善,反之如果皮肤苍白甚至青紫,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说明患肢缺血严重,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溶栓期间,患肢制动,使其高于心脏水平30°,离床面约20~30cm,膝关节放置于5°~15°微屈状态,以增加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水肿、疼痛。不能在膝关节下垫枕,以免导致膝关节屈曲,加重静脉回流不畅[3]。

  4小结

  患者经过一周的溶栓治疗,康复锻炼及精心护理,患者右下肢小腿肿胀较前好转,测肢围右小腿直径约30cm,右大腿直径约40.5cm,左小腿和左大腿的直径28.6cm和40.2cm。复查外周血管B超示:彩色血流显示大隐静脉及髂外静脉下段、股静脉管腔内血流细窄不连续,股浅静脉下段、股深静脉管腔内血流细窄连续,均较前有所好转。因患者长期输液,血管弹性差,局部软组织淤血,暂停用输液,继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ml,2次/d,连续7天。溶栓结束后酌情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每天50mg,连续3 个月,用药过程中注意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点。

  5康复指导

  患者出院时仍处于恢复期,指导患者穿具有压力治疗作用专用弹力袜3~6个月,进行辅助治疗,以改善静脉内淤血症状,并减轻患肢下垂后引起的水肿。出院后应当低脂饮食,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加强日常锻炼。避免长时间站立,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防止已经再通的下肢深静脉再次发生阻塞。

【参考文献】
   1宋娟,杨新华,李艳.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重庆医学,2009,3(6) :745.

  2李亚玲,王桂云. 微泵给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护理学杂志,2003,18 (2) :118.

  3陈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当代护士,2009(2).

  

作者: 王秀宝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