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9期

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导尿和留置尿管是临床护理基本操作之一,导尿和留置尿管操作不当容易引起尿路感染,文献报道尿路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40%,尿路感染如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等。因此,降低医院感染,控制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操作和护理,同时对留置......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导尿和留置尿管是临床护理基本操作之一,导尿和留置尿管操作不当容易引起尿路感染,文献报道尿路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40%,尿路感染如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等。因此,降低医院感染,控制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操作和护理,同时对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进行原因分析,并找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  尿路感染;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留置导尿在外科手术、昏迷、排尿困难等病人中,非常普遍,但导尿术是无菌操作技术,特别是留置导尿病人,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逆行感染,导致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为了控制医院感染,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以高度的责任感、慎独精神完成留置导尿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本文对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 尿路感染原因分析

  1.1 导尿过程中细菌逆行侵入尿道和膀胱

  导尿过程本身是一个机械性刺激,使尿道分泌物增多,有利于细菌在尿路繁殖。插入尿管后又减少了尿液对尿道进行的正常冲洗,因此尿道口附近的细菌容易逆行侵入尿道。此外,导尿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尿袋内尿液位置过高导致尿液反流,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

  1.2 尿管留置过程中细菌逆行侵入尿道和膀胱

  尿管留置过程中,虽然每天进行1~2次会阴、尿道口、导尿管近端消毒,但只能保持短时间的相对无菌,细菌还是可以通过尿道口或导管入侵,粘附于尿道上皮及导管表面或导管腔,上行引起膀胱内感染。如果尿道引流系统不畅,连接不良,闭合系统不严,更为细菌沿尿道逆行到膀胱提供了途径。另外,在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处行膀胱冲洗,更换尿袋等操作也易污染,给细菌入侵开了一个方便之门。

  1.3 导尿管及集尿袋的材质

  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完整的黏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有力屏障。导尿管是人体的异物,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影响了膀胱对细菌的正常冲刷作用[1],致使细菌逆行至泌尿系生长繁殖,引起感染。不同材质的导尿管对尿道的刺激和尿道黏膜对导管的组织相容性是不同的。以前的橡胶导管对黏膜刺激性大,质地较硬,插管和留置过程中,易造成黏膜损伤。硅胶导管组织相容性好,刺激性小,适用于较长时间留置。另外,导管和球囊的刺激,易引起膀胱痉挛发作,造成尿液从导管外溢出,也是诱发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有资料证明,导尿管可减弱中性粒细胞的抗菌功能,长期留置尿管造成鸟粪石(磷羟镁胺)磷酸钙、尿道分泌物的黏液等沉积,形成壳垢,造成尿管堵塞不畅,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之一。

  1.4 性别、年龄、留置尿管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

  女性尿道短而直,尿道括约肌薄弱,细菌很容易从尿道侵入膀胱,其次女性的尿道口与阴道、肛门较近,易受肠道正常寄生的大肠杆菌的污染,所以,尿路感染女性高于男性[2]。随着年龄的增长,泌尿系统的解剖屏障和生理功能随之下降,女性常因骨盆底肌肉松弛而出现膀胱膨出,尿失禁、尿潴留,男性常有前列腺肥大,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所以,年龄越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越高。尿管留置时间越长,细菌逆行感染的机会越大,尿路感染发生率越高。

  1.5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抗生素滥用也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不能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容易导致尿路真菌感染,还可以导致体内菌群失调,造成耐药菌株增加,引起二重感染,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弊大于利。

  2 预防措施

  2.1 新法消毒导尿,严格无菌操作

  传统的消毒方法是用1%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及会阴,但新洁尔灭是低效消毒剂,消毒作用不可靠。新法导尿采用碘伏消毒尿道口及会阴,因碘伏是一种中效消毒剂,消毒效果可靠,尤其适用于黏膜消毒。插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置管前将5ml碘伏从尿道口注入,起消毒尿道口远端和润滑作用。插管动作应轻柔、熟练,避免将拔除的尿管重新插入。置入尿管立即接好尿袋密闭式引流,避免尿袋位置过高,尿液反流入膀胱。

  2.2 新法护理留置导尿

  尿管留置过程中,须做好尿管口护理。每天1~2次用碘伏棉球擦拭,不做膀胱冲洗。新法护理后,尿路感染率明显降低。因膀胱冲洗易造成导管中尿液反流,导尿管与集尿袋接口处反复操作易造成感染。实践证明,膀胱冲洗可能增加对黏膜的机械和化学损伤,使细菌进入尿路机会增加。对留置尿管患者,应密切观察尿管是否通畅,尿液颜色有无混浊,定期化验尿常规并进行细菌培养监测。为预防拔管后病人出现尿潴留,对留置导尿病人拔管时间进行研究,结果提示膀胱充盈时拔管比空虚时拔管优越,利于患者自行排尿的尽早恢复,可减少尿管的复插率,对预防院内泌尿系统感染有积极的意义[3]。

  2.3 正确选择导尿管及连接、更换集尿袋

  应废弃橡胶尿管,选择硅胶导管,导管不宜过粗或过细,导管过粗或球囊过大易增加尿道或膀胱黏膜的刺激,诱发不适和膀胱痉挛。过细容易堵塞造成引流不畅及尿液从导管外溢出。所有病人均采用密闭式引流袋,避免集尿袋连接不良。研究证明,集尿袋每周更换1次为宜,更换前洗手,频繁更换只能造成密闭系统的开放,增加感染机会。硅胶气囊导管,1个月更换1次,无特殊原因不提前更换。对需要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应定时夹管、开放,训练膀胱的功能。

  2.4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药物的种类、作用范围、毒性来选择抗生素。严格控制联合用药的指征,严禁滥用及频繁换药,慎用广谱抗生素,尽量控制或避免使用预防性药物,因抗生素非但不能预防感染,反而加重医院尿路感染的形成。掌握给药的方法和用药的时间,尽量缩短用药时间,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病,尽早解除梗阻,避免造成细菌耐药、菌群失调,增加二重感染的危险。总之,导尿是引起医院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尿路感染最主要是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尽量不插尿管。留置导尿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进行尿管护理,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使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不断降低。

【参考文献】
   1 刘德樑.尿路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28(10):112.

  2 何志娟. 77例住院患者尿路感染临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67.

  3 张莉.导尿术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65-766.

  

作者: 李宗杰作者单位:404312 重庆,重庆市忠县汝溪镇中心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