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21期

新生儿破伤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1例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高胆红素血症。护理新生儿破伤风是破伤风梭状杆菌经脐部侵入,其外毒素和神经组织结合导致牙关紧闭,全身强直性痉挛的一种严重感染疾病,常在出生后7天左右发病,故有七日风、脐风、锁喉风之称[1]。由于感染使生理性黄疸加重,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巩膜、皮肤黄染为主要临床表现,严......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新生儿破伤风;高胆红素血症;护理

  新生儿破伤风是破伤风梭状杆菌经脐部侵入,其外毒素和神经组织结合导致牙关紧闭,全身强直性痉挛的一种严重感染疾病,常在出生后7天左右发病,故有“七日风”、“脐风”、“锁喉风”之称[1]。由于感染使生理性黄疸加重,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巩膜、皮肤黄染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核黄疸而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留下后遗症。本科于2009年12月27日收治1例新生儿破伤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经过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住院20天痊愈出院。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10天,系第2胎第2产,孕41周顺产分娩于家中,刀片断脐,羊水、胎盘情况不详,体重3.75kg,出生后母乳喂养,吸吮力可,无呕吐。出生后第8天患儿出现多哭,拒奶,抽搐,四肢强直,张口困难,双手握拳,脐轮红,脐残端约0.5cm,脐部有渗液,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2天,给予“青霉素、头孢噻肟、破伤风抗毒素、安定、鲁米那”等治疗,为进一步治疗转来本院。入院时体温37℃,脉搏128次/min,呼吸42次/min,血压50/30mmHg,血氧饱和度90%,患儿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苦笑面容,角弓反张,劲抵抗(+),口周有白沫,张口困难,双手握拳,四肢肌张力增高,脐轮红,脐残端约0.5cm,脐部有渗液,入院经皮测胆红素前额174μmol/L,前胸158μmol/L(当地肝功能总胆红素274.6μmol/L,间接胆红素256.7μmol/L),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破伤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经过抗感染,镇静止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蓝光照射退黄及配合整体护理,住院20天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控制痉挛,预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

  2.1.1 环境

  置患儿于安静房间,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戴黑布眼罩,避免声光刺激。剪指甲,手心放置干燥棉球,防止抽搐时自伤手掌心。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应尽量在镇静剂发挥最大作用时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敏捷,尽可能减少不必要刺激。

  2.1.2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时对症处理

  由于患儿抽搐频繁,不能咳出呼吸道分泌物,极易造成痰液阻塞而引起窒息发绀,观察并记录惊厥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尤其要注意有无窒息发生,床旁备好抢救设备:氧气、吸引器、复苏皮囊、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用物等。患儿取侧卧位,有利于分泌物流出。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该患儿入院前3天抽搐频繁,抽搐时口周发绀,经皮氧饱和度下降至80%以下持续数秒后自行缓解。

  2.1.3 建立静脉通路

  使用静脉留置针,保持输液通畅,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不良刺激,遵医嘱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镇静止惊剂,使患儿在强刺激下不发生窒息,轻刺激下不发生痉挛。保证抗生素和药物顺利进入体内。严禁药物外渗,尤其是止痉剂和地西泮,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2.2 防止继发感染

  严格脐部护理,每日2次3%双氧水清洗脐部,再用碘伏涂抹,直至脐部伤口愈合为止。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尤其是皮肤和口腔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每2h翻身1次并轻轻按摩受压皮肤,同时注意保护臀部皮肤,及时更换尿布,并涂以呋锌油,防止红臀的发生,每日2次用1.4%碳酸氢钠清洗口腔,有分泌物或溢奶及时擦干,清洗。做好接触隔离,护理患者时穿隔离衣、戴手套;患儿使用的敷料及尿片应焚毁;衣服及餐具应用1:100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高压消毒;患儿出院后除用1:100含氯消毒剂擦拭床单元外,还需紫外线灯照射1h。

  2.3 高胆红素血症

  及时监测胆红素值。患儿入院时经皮测胆红素前额174μmol/L,胸部158μmol/L。给予蓝光治疗,光疗中注意体温变化及时调整暖箱温度,患儿裸体放于箱内,尽量暴露皮肤,使之与蓝光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提高疗效。用黑布遮盖双眼及生殖器,防止损害视网膜及生殖器功能。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定时喂奶、喂水,更换体位,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有无发热、腹泻、皮疹等光疗副作用,并及时给予处理[2]。苯巴比妥为酶诱导剂可加速胆红素的结合,遵医嘱给予9mg/次,每天2次,既可减轻黄疸,又可以起到镇静止痉的作用。第3天经皮测胆红素前额54μmol/L,前胸62μmol/L,降至正常,予以停光疗。

  2.4 保证营养

  患儿牙关紧闭,难以主动吸吮,鼻饲胃管的放置是新生儿破伤风的一个主要措施,可保证止痉的连续、规则使用,达到止痉作用,并可供给营养和水分[3]。该患儿入院后在静注鲁米那后,将头颈尽力前倾、屈,头与身躯的长轴约成30°位,快速、轻柔地经口腔插入新生儿胃管,插入长度为20~25cm,严格掌握三种判断方法,确定胃管在胃内。鼻饲给奶前先回抽,确认胃管在胃内,再轻抽吸,了解奶液残留情况,如果残留量大于喂入总量的1/2,应间隔喂养时间或停喂,一般3h喂养1次,每次约10~30ml,温度为36℃~38℃,推注不少于5~10min,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奶量,喂奶后头偏向一侧,以免造成窒息。10天后抽搐好转,有吸吮力,能自行吸吮部分奶量,因吞咽不协调,边吃边溢奶,溢出的奶量由胃管注入,直到住院第15天患儿能完全自行吸完奶量,无明显溢奶予拔除胃管。3 讨论破伤风患儿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的关键,必须加强工作责任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控制痉挛发作,积极抢救窒息患儿,同时保证营养供应,加强皮肤、口腔、脐部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另外,应积极宣传和推广无菌接生法,有效避免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慕逖.儿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2.

  2 王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护理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10,10(7):29.

  3 梁屹胜,仇永,吕彩红,等.鼻饲大剂量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探讨.中原医刊,2005:32.

  

作者: 蒋新苗,张晓旭作者单位:322100 浙江东阳,东阳市人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