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21期

气性坏疽的护理与消毒隔离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气性坏疽。护理。消毒隔离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所引起的大面积肌肉坏死,又称梭菌性肌坏死,好发于战伤和农业劳动时的外伤,是一种迅速发展的严重急性感染。气性坏疽的发生更决定于人体抵抗力和伤口的情况,即需要一个易于气性坏疽杆菌生长繁殖的厌氧环境。...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气性坏疽;护理;消毒隔离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孢杆菌所引起的大面积肌肉坏死,又称梭菌性肌坏死,好发于战伤和农业劳动时的外伤,是一种迅速发展的严重急性感染。

  1 病因病理

  梭状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中,容易进入伤口,但并非一定致病。气性坏疽的发生更决定于人体抵抗力和伤口的情况,即需要一个易于气性坏疽杆菌生长繁殖的厌氧环境。因此战伤和外伤后广泛肌肉损伤,伤口深,有死腔,或血管损伤,使用止血带时间过长等,而又有失血、失液或休克,即容易发生气性坏疽。气性坏疽潜伏期可短至6h,一般不超过1~4h,多在伤后3h发病。致病菌在局部伤口生长繁殖,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可引起溶血,并可损伤心、肝、肾等器官。一部分酶有较强的分解糖和蛋白质的作用,糖类分解可产生气体,蛋白质分解可产生硫化氢而具有恶臭,坏死组织产物和毒素吸收,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

  2 临床表现

  2.1 局部表现

  病人开始仅有伤处沉重或包扎过紧感,随着突然出现下列特征:(1)伤口“胀裂样”剧痛,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用一般镇静药缓解;(2)伤口周围皮肤水肿、紧张、苍白、发亮,很快变为紫红、紫黑,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轻压可有捻发音;(3)伤口内肌肉坏死,呈暗红或土灰色,失去弹性,刀割时不收缩,也不出血,并从中流出带有恶臭的浆液性或血性液体。

  2.2 全身症状

  头痛、头晕、烦躁不安、高热、脉速、呼吸急促、出冷汗、进行性贫血,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2.3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由于溶血毒素的作用,红细胞计数可迅速降至(1.0~2.0)×1012/L,血红蛋白降至30%~40%,白细胞计数不超过15×109/L。伤口渗液涂片检查可见大量革兰阳性梭形芽孢杆菌 ,同时可做细菌培养(包括厌氧菌),也可以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和免疫酶标组化法快速测定。(2)X线检查可见肋间隙内有透亮的气体阴影。

  3 护理

  3.1 创面的护理

  (1)伤口需保持开放、干燥,置于清洁区域。每日白班用大量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2次,大小夜班各冲1次。冲洗范围应广,从坏死区域到正常组织都应冲到,局部感染溃烂面应重点冲洗。之后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创面,最后用无菌纱布揩干,置于清洁的无菌敷料巾上。(2)患肢感染化脓处可用0.5%碘伏擦拭。(3)每日2次用神灯照射患肢,促其创面干燥。每次照射10~20min,灯距一般为30~50cm。在照射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温度的变化,严防烫伤。(4)观察病变区域切开引流处渗血、渗液的情况。如渗血量多时,可在局部撒上云南白药,用纱条填塞止血。待出血停止后,再将纱布条撤去。

  3.2 加强基础护理

  床单元需保持清洁、平整、干燥。有污染时随时更换,使患者卧于一个舒适的环境。协助病人完成其生活上的一切需要。早期患者因伤肢剧痛而影响夜间睡眠时,如有必要可予肌注强痛定来减轻疼痛,保证病人有充足的睡眠。通知膳食科改进烹调方法,以增加病人食欲,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

  3.3 防治并发症

  3.3.1 感染性休克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体温持续上升或突然下降,或血压突然下降,全身情况恶化,应警惕是否感染扩展为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3.3.2 急性肾衰竭

  早期因失液太多而已引起功能性急性肾衰的发生,此期应大量补液。平素无心脏疾患者,补液速度可稍快,调节在60~80滴/min,以利尿,尽早纠正急性肾衰竭。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如液体已补足、血压正常的情况下,尿量持续<20ml/h,并对利尿剂无反应时,应警惕器质性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3.3.3 MODS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由于受到创伤和持续存在的感染的刺激产生的炎症反应过于强烈以至于失控,主要表现为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3.4 心理护理

  气性坏疽由于剧烈疼痛,发展迅速,病人常有严重恐惧心理,害怕会失去肢体。针对此情况,护士应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医生、护士完成一切治疗和护理,共同和病魔抗争,尽最大能力把损伤降到最低限度。患者由于最初几日患肢剧痛而不思饮食,此时护士给予其心理安慰,告知其进食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改善营养状况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可促进创面早日愈合。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4.1 将病人置于单人房间,门口设隔离标志

  保持病房温暖、清洁,室内地面及桌面用0.05%含氯制剂擦拭,每日2次。每日用紫外线灯空气消毒病室2次,并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患者进出高压氧舱需用平车接送,每天用0.05%含氯制剂擦拭平车表面。对病人家属做好宣教工作,讲述疾病的危害性,避免不必要的探访,以防疾病的蔓延。

  4.2 密切接触患者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

  穿隔离衣,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橡胶手套。用毕,帽子、口罩、注射器等一次性用品单独收集,装袋焚烧。接触患者伤口的布类、敷料等用0.5%过氧乙酸浸泡30min后焚烧。换药用过的器械、橡胶手套等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2h后再送去高压蒸气灭菌。

  

作者: 李豫丹作者单位: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