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年第8卷第22期

对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围生期健康知识调查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孕产妇围生期。健康知识。调查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围生期保健水平也得到逐步提高,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是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围生期管理仍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主要是由于流动人口孕产妇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经济困难、缺乏孕产期保健意识与知识、职业和......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孕产妇围生期;健康知识;调查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围生期保健水平也得到逐步提高,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是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围生期管理仍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主要是由于流动人口孕产妇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经济困难、缺乏孕产期保健意识与知识、职业和居住地不稳定等特点,管理相对困难,并且流动人口孕产妇一般不愿接受孕期监护和住院分娩,极易发生孕产妇死亡。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2010年1-6月在院分娩的产妇及出生的活产儿共105例,在孕期接受围生期知识教育的93例为教育组,未受教育的12例为未教育组。年龄18~38岁。文化程度以初中为多,大部分家庭收入2000元左右。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文化程度小学以上,足月分娩,愿意配合调查的外地户籍的产妇。

  1.2 方法

  教育组孕妇于孕16周起由妇产科门诊人员建立孕妇保健卡,定期做产前检查,发放教育资料,接受系统围生期保健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教育,经3~6次课程知识讲座、培训,并指导做好乳房护理、孕期营养、保健及胎教等。未教育组因各种原因未进行系统的围生期知识教育或产前临时来本院分娩者。产后的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及新生儿保健措施两组情况相同。

  2 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产妇105例,发放问卷105份,回收102份,有效问卷101份,其中教育组90份,未受教育组11份,具体结果见表1、表2。表1 被调查受教育产妇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表2 被调查产妇对健康知识需求

  3 讨论

  对暂住、流动人口占比例大的地区,由于产妇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对围产期保健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差别,即使接受了围产期保健知识教育培训,由于她们主动获取健康知识的意识差,也不能完全做到理解。同时对未接受围产期保健宣教的产妇,就要更加认真地对待,可能是一些产妇考虑到减少经济开支,怀孕后不到医院做产检,另外也可能由于地域流动性大,对当地医疗机构缺乏了解,这部分人潜在了更多的高危风险,对围产期保健知识知晓甚少(具体情况见表1)。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建议以下健康教育对策。

  3.1 产妇的健康教育与相关群体教育相结合,提高围生期正确行为的依从性

  表1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育龄妇女对妊娠、分娩过程认识不足,优生优育及保健知识匮乏。部分文化层次较高的青年男女,看了相关书籍也是一知半解,虽有优生的意识,但没有孕产期的保健知识。另一部分文化层次低的,缺乏孕产期保健常识,不知道妊娠、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致命的并发症,不定期产检,不住院分娩,导致妊娠并发症不能早发现早治疗。尤其应积极治疗对妊娠有不良影响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脏病、高血压病等,待疾病痊愈或好转后再选择适当的时间妊娠。因此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健康教育应改变单一对产妇进行宣教的方法,还应针对家属这一群体,尤其是要求直接参与护理的家属接受科学的知识来护理产妇和新生儿。

  3.2 建立多形式、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保障母婴安全

  表2显示产妇最迫切需求是新生儿的护理知识,这与相关研究一致,可能是大部分产妇是初为人母,缺乏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和经验有关。其次是为新生儿预防接种知识和孕期常见病,因此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住院分娩,更应包括产前、产时直至产妇完全恢复的整个过程的健康教育指导。针对流动人口特点如文化程度低、自我保健意识差,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办好多形式、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高危筛查工作,督促孕妇定期做产前检查,鼓励住院分娩。

  3.3 提高流动人口中孕产妇护理质量

  对流动人口孕产妇进行一对一适时的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保健服务,能有效提高流动人口中孕产妇护理质量。医务人员要转变观念,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诊疗工作中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高产科医护质量,并自觉履行健康教育的职责和义务,使每名产妇都能享有接受卫生保健知识教育的机会,从而增强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 王 扬作者单位:100076 北京,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妇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