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9期

易性病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易性病患者在完成变性手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应采取的最优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2例易性病患者行变性手术前后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有效的心理护理能进一步调整和改善易性病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易性病患者心理康复。结论针对易性病患者进行手术变性后,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易性病患者在完成变性手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以及应采取的最优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2例易性病患者行变性手术前后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有效的心理护理能进一步调整和改善易性病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易性病患者心理康复。结论针对易性病患者进行手术变性后,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加快患者在变换性别角色后转变心理思维状态。

【关键词】  男性病;围术期;心理护理

  易性病,也称易性癖,是一种日常比较少见的性别身份认知障碍,患者对自己的正常解剖生理、性别身份厌恶或否定,顽固地寻求转换成异性身份[1]。易性癖是一种个体的生物学性别与心理性别发生倒错的心理现象。患易性病的男性或女性,尽管他们清楚知道自己的生物学性别,但是却在心理上渴望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2]。1949 年,Caldwell 首次称这种现象为易性癖,也就是通常说的“变性人”[3]。目前易性病在全球的发病率为1~2/10万,男女比例约为3:1[4]。我国是人口大国,易性病患者自然不在少数,但是受社会道德约束,患者往往是选择隐忍自己的病情。随着现代社会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勇敢面对自己的病情,选择变性手术改变自己的性别。由于易性病属于精神病范畴,是患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解剖生理发生错位,且心理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精神科和整形外科的医生都对该病的治疗采取谨慎的态度。目前国际上大多数专家认为,对于真正的易性癖者,外科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手段[5]。针对本科近期2例行变形术易性病患者的护理,总结出易性病患者采取变性术后,结合及时到位的心理护理,病情的痊愈已取得更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科近期收治易性病患者2例,均为女性且单身,有正当职业,年龄分别为30岁、32岁,均坚持要求行变性术,成为男性。但是,必须具备实施手术所需要的几样证明材料,具体包括:精神病院易性病诊断证明;公安部门及父母同意变性的证明签字;患者本人要求接受变性手术的申请,医院有关部门的备案。医生才能对患者进行变性手术,术后10~15天,恢复良好,已经治愈出院。

  1.2临床表现2例患者临床表现比较类似:生理方面,拥有完整的女性身体器官,无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畸形,内分泌正常;性格方面,几乎完全具备男性性格特点、言语和行为举止,属于从小懂事时就具有易性病特征;外观形象方面,剪男士短头发,着男士衣服(包括内衣),厌恶化妆打扮;心理思维方面,坚定自己崇尚男性生活方式,强烈希望拥有男性身体,要求医生尽快进行手术。

  2手术方法

  医生采取的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医疗整形技术—变性术,就是切除患者原有的外生殖器官改成异性的结构,并切除患者性腺,同时进行表形重塑使女变男或男变女的手术[6]。采取变性术,几乎就是对患者的身体器官进行了重新的塑造,患者身体原有的性别特征将逐渐消失,开始完整的异性表形特征。本科室2例患者对术后的身体状态比较满意。

  3术前心理护理

  不管患者在术前要求变性理由多么充分和迫切,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绝对不能忽视。因为患者往往只是从自己单个的主观意识出发,而忽视真正变性后对自己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因为变性后患者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均发生变化,这涉及医疗、法律、行政和伦理多个领域。因此,在采取变性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心理护理。

  3.1亲切与病人沟通,了解患者病史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比较详细了解患者易性病形成的缘由。易性病的产生一般有四种原因:一是家庭诱导型,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相反性别的偏爱;二是社会诱导型,来源于患者周边人群因患者长相而对其以异性相待;三是生活或工作要求型,来源于患者从事的工作需要其以异性的行为执行;四是情感挫折逆反型,来源于过往情感挫折刺激[7]。

  3.2根据病情,循序渐进进行心理教育和开导了解并认真分析患者的病情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易性病的产生根源于主观心理,心理治疗如果方法得当,或许也是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扭转患者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多对患者进行亲切、友好的开导,多对患者讲解一些正常人的心理思维和符合社会正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患者的头脑中重新树立一个健全的自我。

  3.3取得患者家属与朋友的配合,以亲情找回患者迷失的自我没有天生的易性病患者,只有后天的环境、习惯才能导致易性病的形成。所以说,患者所处的周边环境对易性病患者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亲戚朋友对于患者的这种状态,不要嫌弃、鄙视、侮辱,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护,要有耐心和信心,与患者建立起愉快、健康的生活或工作氛围,逐渐改变患者的认知观念。

  3.4提前告知患者术后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变化,以供患者衡量和做出理想选择患者有变性的需求,可是往往并不是非常了解术后身体的变化和生活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在术前就比较全面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将会出现的情况,让患者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应对术后的生活。

  3.5尊重患者的隐私权易性病患者往往具有很强烈的自卑感和自闭症,都不希望他人了解自身的真实病况,因此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不泄露患者的隐私,严格为患者的病情保密,尽量安排与同类型患者一个病房或住单人间。

  4术后心理护理

  变性术后,患者将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自己,并且自己今后的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在患者痊愈走出医院期间,对其采取全面的术后心理护理,才能将患者引入正确的生活轨道。

  4.1尊重患者新的身份患者术后最关注的是自身能否受到周边及社会的认可。术后首先接触的是护士,我们要充分尊重患者术后全新的身份,以新的方式与患者沟通。

  4.2心理疏导变性手术切除了性腺器官,性激素水平下降,引起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患者一系列精神障碍症状,一部分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心烦,忧心忡忡,悲观消极地回忆往事,对比现在,忧郁将来;另一部分患者出现亢奋表现,如敏感多疑,情绪冲动,紧张等[8]。再者,变性术后的患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异性,没有分泌性激素的性腺器官及输精管、子宫,没有月经或遗精现象,也不可能拥有自己的遗传学后代[9]。因此,术后健康教育要着重于可能出现的这类问题,给予心理疏导,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减轻社会、家庭、朋友的不理解给他们带来的自卑、孤僻、脆弱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在日常接触时应注意这一情况,表达既要避免回答与心理护理无关的问题,或发表自己对变性手术的看法,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又要避免伤及其脆弱的心理,对心理护理产生对抗心理和怀疑态度。这对促进其术后心理康复起到积极作用,术后心理康复对于开展手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4.3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应对模式心理模式就是患者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规律,术后患者也许不能及时适应身体的改变和生活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帮助他们面对现实,真实告知患者术后身体状态,使患者全面地了解一个实实在在的自我,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调整心理状态,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使之明白应该采取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4.4培养患者健康乐观的心态,及时调整心理危机积极乐观的情绪是战胜一切问题的关键,让患者全面了解手术,对术后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多加强与亲属和医务人员的沟通,多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保持稳定的情绪,同时放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一旦出现心理障碍的迹象,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平时有意识了解心理调节的知识,学会缓解自身压力,改变周围环境,保持与朋友的沟通[10]。

【参考文献】
    1龙云,朱辉.女性易性症.罕少疾病杂志,2009,9(4):24-26.

  2王大方,曹艳,杨国荣.变性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52.

  3陈洪震,苏建勇,宋长秀.维护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社会.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6):152-155.

  4Gallarda T,Amado I,Coussinoux S.The transsexualism syndrome: clinical aspects and therapeutie prospects.Encephale,1997,23(5):321-326.

  5陈焕然.男-女易性癖病整形外科治疗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5.

  6吴大保.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中应有之义.求实,2007,(2):87-88.

  7张庆国,李琳,陈志瑾.异性癖患者变形术前后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分析.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1,7(5):265.

  8王大方,曹艳,杨国荣.变性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52-453.

  9舒华玲,李文刚.变性术的伦理学思考.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5):22-23.

  10罗兴伟,蔡太生.个体心理模式对慢性疾病预后的探讨.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8):42-44.

  

作者: 周丽娜作者单位:430000 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