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年第9卷第10期

静脉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甘露醇。静脉炎。护理进展由于治疗的需要,临床上连续输注浓度高、刺激性大的高渗性脱水剂--20%甘露醇容易造成血管壁细胞脱水、变性、坏死,从而影响细胞功能导致静脉炎症的发生。据研究发现:反复多次输注20%甘露醇,5天以内发生静脉炎的几率为45。...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甘露醇;静脉炎;预防;护理进展

  由于治疗的需要,临床上连续输注浓度高、刺激性大的高渗性脱水剂--20%甘露醇容易造成血管壁细胞脱水、变性、坏死,从而影响细胞功能导致静脉炎症的发生。据研究发现:反复多次输注20%甘露醇,5天以内发生静脉炎的几率为45.69%,5天以后发生静脉炎的几率高达100%[1]。甘露醇致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负荷,也给护士的穿刺带来了难度。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多需要甘露醇治疗的患者选择在社区门诊进行,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预防输注甘露醇引起的静脉炎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静脉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原因、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1 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原因

  1.1 甘露醇的药理机制

  20%甘露醇是高渗性组织脱水剂,其pH值5~7,为酸性溶液。当20%甘露醇快速输注机体后,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使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酶,引起血栓,白细胞浸润产生炎性介质,同时释放组织胺,导致血管收缩变硬,引起无菌性静脉炎[2]。严重患者出现静脉条索状改变,甚至畏寒、发热。由此可见血浆渗透压的增高是导致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3]。并且静脉炎的发生与20%甘露醇的酸碱度也息息相关[4]。

  1.2 20%甘露醇的临床运用

  甘露醇作为临床首选的脱水剂,被广泛运用于降低颅内压,治疗脑水肿、颅内压增高、高血压、脑外伤和其他各种水肿。也运用于治疗青光眼,降低眼压等,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临床发现,甘露醇的输液总量与静脉炎的发生率成正比。甘露醇连续输注3天以上,每天输入量达500ml,可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80%[5]。

  1.3 甘露醇的外渗

  由于其浓度高、刺激性强,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血浆进入组织间隙,静脉压升高,局部皮肤可出现红、肿、痛等症状,严重者导致组织坏死,引起水肿、变性。当甘露醇在输注过程中发生漏液时,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1.4 甘露醇的输液速度

  由于甘露醇是高渗性脱水剂药物,需在短时间内迅速输入体内,一般250ml的甘露醇需在30min内输完。超过血管对甘露醇应激缓冲的能力,使其在受损的血管处聚集,使内膜受刺激,引起静脉炎症的发生[6]。

  1.5 甘露醇结晶因素

  在冬季气候条件下,气温下降到低于室温,容易使甘露醇发生结晶[7]。这时如不及时加温,溶解结晶,就会有许多微粒因此而侵入血管内相互碰撞,使血小板减少造成出血,引起静脉血栓,堵塞血管,导致局部缺氧,产生静脉炎。

  1.6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因疾病,引起食欲减退,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特别是老年患者,慢性病多,皮肤脂肪减少,皱纹增多,血管弹性差,皮肤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对甘露醇等药物的刺激反应迟钝,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2 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预防

  2.1 严格无菌操作

  增强无菌观念,加强责任感,操作前后正确洗手,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掌握消毒液的有效期和使用浓度,一次性棉签应在有效期内。消毒皮肤范围以5cm直径的范围为宜,取其中心点为穿刺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杜绝因无菌观念不强而引发的静脉感染。

  2.2 合理选择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

  2.2.1 合理选择静脉

  应选择暴露明显、粗而直、弹性好、循环好、无静脉瓣、宜固定的血管,避开关节,远离硬化、瘢痕、受伤及感染的静脉。避免在同一血管上近距离反复多次穿刺[8]。偏瘫的患者要选择健侧肢体血管输液,最好选择上肢血管,因下肢及瘫痪侧血管血流慢,容易引起血栓,不能迅速消散药物对血管刺激,从而加大静脉炎的发生[9]。

  2.2.2 提高穿刺成功率

  要提高穿刺成功率,护士首先熟练的掌握好穿刺技能,提高对静脉炎危险因素的认知。穿刺前30min,先用热水袋热敷于穿刺的部位,使血管受热充盈,缓解痉挛,提高穿刺成功率[10]。穿刺时,应按先远心端后近心端输液原则进行。

  2.3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加强输注观察

  20%甘露醇是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注前应先用生理盐水引针,穿刺成功后再换上甘露醇输注,或者有连续输注多瓶液体的患者,也可先用其中一瓶液体引针,然后换回甘露醇输注。待甘露醇输注完毕后,可用生理盐水20ml冲管,或换上其中一瓶液体继续输注。不仅能使甘露醇完全输入体内达到治疗效果,而且可缩短甘露醇在血管内的残留时间,减轻对血管的损害,减少局部刺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11]。同时,在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询问患者有无自觉症状,有无酸麻、胀痛等感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局部静脉有无红肿,有无出现静脉炎征象,有无药液外渗,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降低对血管的损害,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2.4 20%甘露醇输注前加温

  黄燕[7]在气温为0~10℃的条件下,选用200例甘露醇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按常规输注无结晶的20%甘露醇,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将20%甘露醇加热至25~37℃,结果常规操作组有68例感觉疼痛,32例无不适感。另一组有16例感觉疼痛,84例感觉舒适,无不良情绪。实验证明:甘露醇致静脉炎的发生率与输注20%甘露醇前加温成反比,温度越高(25~37℃),静脉炎的发生率越低。患者的疼痛症状也明显减轻。并可显著减少结晶析出微粒的数量,从而防止大量微粒在短时间内进入静脉,引起静脉堵塞,导致血栓形成,使组织缺氧,产生炎症[12]。同时,患者静脉输液的手可用热水袋(40~50℃)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患者因输注过快引起的疼痛,也可保持甘露醇在输注过程中的温度,降低对静脉的刺激。

  2.5 预防护理新措施

  2.5.1 酒精湿敷

  2.5.1.1 95%酒精湿敷

  王静等[13]对80例高血压脑出血及重度颅脑损伤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常规操作,另一组输注时用95%酒精纱布湿敷于穿刺部位的血管处,静滴完后继续湿敷30min。结果发现湿敷组静脉炎的发生率15%,明显小于不湿敷组静脉炎发生率90%。饶娟等[14]将95%酒精10ml加喉风散少许调成糊状涂在穿刺静脉上方,并用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从注射部位开始向心端沿静脉走行达10cm以上的范围为宜,至静滴结束30min。结果使静脉炎的发生率从70%降到30%。喉风散为中成药,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作用。

  2.5.1.2 红花酒精纱布湿敷

  吴学美等[15]将75%酒精500ml加红花50g加盖密闭,浸泡4~5天备用,用事先准备好的红花酒精纱布敷于注射部位上方,至输液结束后30min。结果湿敷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3.33%,未敷组为93.33%。杨建华等[16] 也用红花酒精纱布湿敷来预防甘露醇致静脉炎,结果湿敷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0%,明显少于不湿敷组静脉炎发生率44%。

  2.5.1.3 50%酒精加中成药湿敷

  赵媛华[17]对56例需要静滴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常规组,另一组输注时即用云南白药4g加50%酒精10ml调匀好的纱布湿敷于输液贴上方,将输液器袋剪开后用其无菌的内侧面覆盖在纱布上,用胶布固定,直至输液结束后30min,结果湿敷组静脉炎的发生率10.7%,不湿敷组为50.0%。钱秀芬[18]用季德胜蛇药片20粒捣碎后加50%酒精调制糊状敷于注射部位的上方,范围宽3cm,长10cm。用保鲜袋包裹,防酒精挥发,至静滴结束后1h。结果湿敷后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8%,未敷的发生率为30.0%。季德胜蛇药片由七叶一枝花、半枝莲、蜈蚣等名贵药材研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止血、通络止痛等作用。但价格较贵。

  2.5.2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涂抹

  林华瑶等[19]对80例甘露醇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只在输注前将甘露醇加温至25~35℃,另一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在穿刺点上方0.5cm处沿静脉走向向上涂抹皮肤,范围3cm×10cm。结果显示使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涂抹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7.5%,未使用组为27.5%。但开放性伤口和破损的皮肤及对该乳膏内的成分或肝素高度过敏者禁用。

  2.5.3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欧莱软膏)外敷

  骆成珠等[20]对50例静滴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50%硫酸镁湿敷,另一组在输注时,在穿刺部位上方涂欧莱软膏,至静滴结束。结果涂欧莱软膏组静脉炎发生率12.0%,明显低于湿敷硫酸镁组静脉炎发生率64.0%,输液中的疼痛程度也明显轻于湿敷硫酸镁组。何燕等[21]研究表明:常规静脉输注甘露醇,静脉炎的发生率为73.97%,涂欧莱软膏以后为17.81%。欧莱软膏主要由七叶皂苷钠和水杨酸二胺组成。能减轻输液过程中患者局部静脉炎的疼痛程度,而且,还能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消肿等作用。

  2.5.4 贴敷料贴

  陈慈玉等[22]对63例输注甘露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常规组,另一组在静滴开始时,即用多爱肤超薄敷料从注射点上方2cm,宽3~4cm,长10cm处敷贴,每周换1次。结果显示使用多爱肤敷料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1.88%,未使用组发生率为87.1%。汤文平[23]用10cm×10cm康惠尔透明贴(水胶体敷料)在输注甘露醇时固定留置针,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总发生率为23.53%,用无菌透明敷料组为70.37%。肖华[24]在使用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时用10cm×10cm安普贴薄膜固定,证实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静脉炎的发生率只有16.0%。

  2.6 中药外敷

  曹华等[25]将新鲜芦荟外敷于20%甘露醇输注的部位,结果证实对预防静脉炎有很好的效果,因为芦荟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总有效率达68.42%。徐向红等[26]采用鲜鱼腥草外敷穿刺部位,可使静脉炎的发生率降到15.0%。谢来香等[27]研究证实:土豆片外敷能有效预防甘露醇套管针静脉炎的发生,在3天内静脉炎的总有效率为12.13%。因为土豆具有消肿、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28]。

  2.7 增强体质

  加强营养,合理膳食,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减少感染的机会。

  3 小结

  静脉炎是输注甘露醇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从静脉炎的原因入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此文可见,在预防、护理过程中有很多新方法,值得进一步比较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平.乙醇湿敷预防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07,2(29):61.

  2 李娟.酒精和马铃薯联合应用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观察.黑龙江医药,2009,22(5):755-756.

  3 牛贵香.肝素钠乳膏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2):5342-5343.

  4 焦平利,王爱霞.赛肤润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9):69-70.

  5 杨书苓.静脉滴注甘露醇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预防.齐鲁护理杂志,2008,14(3):79-80.

  6 曾慧美,林克如,吴小红,等.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探讨.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56-57.

  7 黄燕.甘露醇使用过程中加温问题的探讨.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8):755-756.

  8 朱亚琴.七叶皂苷钠防护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护理观察.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A):1109-1110.

  9 赵祥华.预防脑卒中患者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护理探讨.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月):45-46.

  10 叶星鳞.20%甘露醇输注对静脉损伤的预防和护理.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33(6):680-681.

  11 林华瑶,王惠莹,王秋杏,等.脉冲式冲管预防甘露醇输注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报,2010,17(2A):67-68.

  12 金英南.静脉滴注不同温度甘露醇对预防静脉炎的效果分析.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8,31(4):322-323.

  13 王静,张华艳. 95%酒精湿敷预防留置针静滴甘露醇后静脉炎的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11:13-14.

  14 饶娟,王玲,巫清秀.酒精加喉风散湿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医学信息,2010,23(7):2330-2331.

  15 吴学美,吕国华.红花酒精湿敷预防套管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88-89.

  16 杨建华,吴菊芬.自制红花酒精湿敷预防静滴甘露醇引起的静脉炎50例.哈尔滨医药,2009,29(5):63.

  17 赵媛华.云南白药加酒精湿敷预防静点甘露醇所致的静脉炎.医学信息,2010,23(10):19.

  18 钱秀芬. 季德胜蛇药片加50%酒精湿敷预防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观察.护理与康复,2010,9(8):717-718.

  19 林华瑶,王秋杏,黄志民,等.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预防经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09,7(18):97-99.

  20 骆成珠,唐吉荣,钟雪娟,等.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4):409-410.

  21 何燕,刘建民,赵冬梅,等.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9,18(5):846-847.

  22 陈慈玉,吴妙莉,许阳子,等. 多爱肤敷料预防20%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现代临床护理,2010,9(8):19-20.

  23 汤文平.康惠尔透明贴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安徽医学,2009,30(7):811-812.

  24 肖华.安普贴薄膜在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的效果观察.护士进修杂志,2011,26(8):758-759.

  25 曹华,冯先琼,杨蓉,等.芦荟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护理研究.华西医学,2008,23(2):360-361.

  26 徐向红,魏素兰,朱国香,等.鲜鱼腥草外敷预防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11,20(5):850-851.

  27 谢来香,肖玉华,聂风风.土豆片外敷预防甘露醇套管针静脉炎的护理.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316.

  28 芾丽霞,喻丽英.湿热敷和新鲜马铃薯外敷预防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研究.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6):33.

  

作者: 刘 伟作者单位:201106 上海,上海市闵行区新虹社区卫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