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4期

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肾脏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内皮素作为一类强缩血管物质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预后转归中参与了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ET与肾脏疾病相关性方面做一概述。关键词内皮素肾脏疾病内皮素(ET)是一类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缩血管肽,是迄今已知体内作用最强的缩血管物质,早期研究证......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内皮素作为一类强缩血管物质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预后转归中参与了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ET与肾脏疾病相关性方面做一概述。
    
  关键词  内皮素 肾脏疾病
     
  内皮素(ET)是一类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缩血管肽,是迄今已知体内作用最强的缩血管物质,早期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细胞是ET合成的主要部位,血管平滑肌细胞为其靶组织 [1]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肾脏的大部分细胞如肾小管内皮细胞(EC)、系膜细胞(MC)、肾小管上皮细胞均能合成ET,肾脏不仅是ET合成和分泌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ET的靶器官,ET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调节肾脏功能 [2,3],肾脏ET表达和释放的异常与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ET在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ET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ARF患者的血浆ET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血浆ET与尿素氮(BUN)、肌酐(Cr)呈正相关,肾功能恢复期、恢复后血浆ET水平下降 [4,5] ,考虑与肾间质压力升高、肾实质挤压损伤以及梗阻引起反射性肾血管收缩造成肾组织缺血、缺氧,刺激肾组织分泌ET有关,升高的ET又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影响肾小球滤过率,致血尿素氮(BUN)、肌酐(Cr)进一步增加。ET可作为反映ARF患者肾功能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2 ET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CRF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且随肾功能减退而进行性升高,与血BUN、Cr呈显著正相关 [6~10] 。对行血液透析治疗的CRF患者血浆ET水平各家报道不一,但以血透后ET水平降低为多,且血透后ET水平与血透中超滤量有关,血透中超滤量>2.0kg时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超滤量<2.0kg时血浆ET水平。ET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反映肾功能衰竭程度的指标之一 [11~14] 。CRF患者血浆ET升高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CRF患者肾脏对其清除能力下降;(2)肾小球纤维化,肾小动脉硬化,内膜增厚,肾组织缺血、缺氧,刺激ET释放增加;(3)CRF时体内毒素存在,造成内皮损伤,ET释放增加;(4)ET降低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表达ET增加。

  3 ET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
    
  PNS患者血浆ET水平在发作期、治疗前明显高于正常,缓解期、治疗后ET水平下降、趋于正常,且ET与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 [15] 。由于肾内许多组织如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均分泌ET,肾组织缺血、缺氧及免疫损伤均可作为刺激因子使ET分泌增加,因此检测ET对判断PNS患者病情转归具有一定的意义。

  4 ET与肾小球肾炎(GN)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ET均显著增高,其中重度水肿患者ET水平高于轻度水肿者、轻度水肿者ET水平高于无水肿者,且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ET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血BUN、Cr呈正相关 [16~19] 。ET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引起血管收缩,且入球小动脉收缩的程度要大于出球小动脉,导致肾小球超滤系数下降,综合作用易于使肾小球发生局灶性硬化,向终末期肾病进展。所以ET对判断肾炎活动及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5 ET与糖尿病肾病(DN)
    
  糖尿病肾病伴尿蛋白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无蛋白尿患者,且大量尿蛋白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微量尿蛋白患者。糖尿病患者体内因糖代谢异常而出现高血糖及高血脂,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使血浆黏滞性增加、血流缓慢、慢性缺氧,从而促进了ET释放;糖尿病肾病时,肾小球毛细血管逐渐出现基底膜增厚,致肾小球硬化、肾组织缺血、缺氧,释放ET增加。ET具有强大的缩血管作用,它使入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继而减少肾血流量、加重肾脏病理改变。DN患者血浆ET水平与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ET可作为诊断糖尿病并发症的指标之一 [20~22] 。
    
  6 结语
    
  内皮素作为一类强缩血管物质在肾脏病发生、发展变化及预后转归中参与了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内皮素作用机制的研究仍有诸多领域。而关于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及受体阻断剂的研究亦日益受到关注,将其作为一项新兴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汤健,唐朝枢.内皮素基础与临床.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202.
   
  2 王明军.内皮素受体阻断剂与肾脏疾病.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4,24(1):114.
   
  3 刘静芳,温进坤.内皮素与肾功能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7,17(2):145.
   
  4 夏晓红,申玉学,胡晓东,等.硝苯吡啶对大鼠急性肾衰时肾功能及内源性内皮素释放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8,14(2):102.
   
  5 文斌,于道仁,彭轼平,等.急性肾后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9,9(8):22.
   
  6 陈非,张金黎,樊均明.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在鱼胆中毒所致急性肾衰中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11):654.
   
  7 徐丹.内皮素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1,21(1):41.
   
  8 金小红,王小京,刘翠灵,等.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中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6,5(5):35-37.
   
  9 张晓峰,王晓春,朱起之,等.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中华肾脏病杂志,1996,12(1):91-93.
   
  10 朱亚珍,黄宁昌.内皮素在慢性肾衰中的水平及意义.江苏医学杂志,200,26(4):282.
   
  11 黄桂芬,孙亚兵.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河北医药,2000,22(11):851.
   
  12 刘龙,赵黎明,赵凯,等.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测定及意义.医学综述,1995,1(9):423.
   
  13 袁红伶,马宝栋,薛兰芳.血浆内皮素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关系探讨.云南医药,1997,18(5):328.
   
  14 郭雪娅.血浆内皮素与心脏结构及功能在慢性肾衰中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02,8(7):406.
   
  15 吴玉生,杨剑辉,姜立萍,等.补阳还五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素B 2 、6-酮-前列腺素F1α、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9,6(4):170.

  16 张晓峰,黄云,朱起之.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6):351.
   
  17 王旭.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浆内皮素、降钙素相关基因肽和心钠素的变化及意义.中国全科医学杂志,1999,2(2):110.
   
  18 俞蔼,金小丽,游欢庆.血浆内皮素与肾小球疾病发病关系的探讨.中华肾脏病杂志,1994,10:169.
   
  19 刘晓渭,李东梅,陈威,等.慢性肾炎患者血、尿及肾组织中ET-1变化.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2,23(2):174.
   
  20 朱丽萍,徐玉萍.血浆内皮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放射免疫学杂志,2000,13(4):219.
   
  21 林凡.内皮素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研究.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1,21(1):32.
   
  22 朱文茹,于华,孙玉红,等.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2,9(3):142.
  
  (编辑毅 文)

  作者单位:067000河北承德解放军第266医院肾脏内科
   
          河北省承德市肿瘤医院放化疗科

作者: 杨柳竹 (综述) 李有华宁越封刘志敏 (审校)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