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5期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纤溶酶与血塞通对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纤溶酶组(治疗组)与血塞通组(对照组)各42例,治疗15天,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3。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纤溶酶与血塞通对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纤溶酶组(治疗组)与血塞通组(对照组)各42例,治疗15天,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73.8%,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显效率为28.5%,总有效为7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为P<0.01和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  纤溶酶 脑梗死 急性 血塞通
      
  Clinical analysis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fibrinogenase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ang Hua,Gao Hongbo,Li Chime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 of Dangshan,Anhui235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fibrinogenase and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in-jection(PNSI)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Methods 84patients with AC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brinogenase group(treatment group)and PNSI group(control group),42patients in each group.The effect of fibrinogenase and the changes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 scores at fifteen days after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Results The significant effective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were73.8%and90.5%,while that in control group were28.5%and71.4%respective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1and P<0.05).After treatment,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 score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Our study shows that fibrinogenase is more effective and safe for ACI.
   
  Key words fibrinogenase cerebral infarction acute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injection
      
  我院内科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均为住院患者。入选标准:(1)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1] ,并经脑CT扫描证实脑梗死病灶;(2)发病在48h以内;(3)排除血液系统疾病;(4)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伤;(5)排除肺结核空洞;(6)排除消化性溃疡及纤溶酶皮试过敏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60~75岁,平均62.45岁。对照组42例,男29例,女13例;年龄59~74岁,平均61.51岁。两组间性别、年龄、梗死面积、既往史以及伴发病的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纤溶酶皮试阴性后,第1日纤溶酶100u,第2日加至200u,加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5天;对照组:血塞通0.3g加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半个月。两组均可使用20%甘露醇脱水,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原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则使用相应药物。
   
  1.3 实验室指标 治疗前后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血脂、血流变,血、尿常规,大便隐血试验,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
   
  1.4 疗效判定 按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2] ,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功能改善进行评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减少或增加17%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分别用t检验和χ 2 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从表1可看出,治疗组显效率73.8%,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显效率28.5%,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证实纤溶酶治疗效果优于血塞通。
   
  2.2 治疗组用药前后血流变与血小板计数变化 见表2。从表2可看出,用纤溶酶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有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全血还原粘度、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等4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证实纤溶酶有较强的去纤、降低全血黏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用纤溶酶治疗期间未见毒副作用出现。

  表1 两组疗效对比(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 P<0.01
    
  表2 治疗组用药前后血流变与血小板计数变化 (略)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它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三大疾病。业已证实,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是脑梗死形成的危险因素。起病后极早期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酶和链激酶等溶栓治疗是恢复梗死区血流的主要方法,可挽救半暗带区尚未死亡的神经元。目前公认的溶栓时间窗是起病3h内,3~6h可慎重选择病例,6h后疗效不佳,并有较大的出血危险性,有的导致死亡。因此,必须强调要在有条件的医院,专业医生选择合适病例,并征得家属同意后才能采用 [3] ,故基层医院难以采用。
   
  纤溶酶系北京赛生药业有限公司产品,为从长白山白眉蝮蛇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本品作用于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使其降解为小分子可溶片段,容易分解和从血液循环中清除,从而产生去纤维蛋白效应;促使tPA由内皮细胞释放,并增强其活性,故具溶栓功能;并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抑制红细胞聚集及沉降、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少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4] 。本研究结果表明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改善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对非溶栓治疗时间窗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亦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且未见毒副作用,为一种疗效较好、安全性高的药物,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 杨期东.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8-135.
   
  4 刘风君,陈清棠,袁家颖,等.东菱克栓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国医学论坛,1995,10:19.
   
  (编辑小 南)

  作者单位:235300安徽省砀山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作者: 汪华 高洪波 李耻门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