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糖尿病肾病与控制血糖、血压药物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常见并发症,也是DM的临床表现之一。DN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一些资料认为我国DN在终末期肾衰竭中已上升至16%。有效的血糖、血压控制是DN防治的重要措施。...

点击显示 收起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常见并发症,也是DM的临床表现之一。DN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一些资料认为我国DN在终末期肾衰竭中已上升至16%。有效的血糖、血压控制是DN防治的重要措施。降糖、降压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是临床治疗中的关键问题。

  1  糖尿病肾病

  1.1  DN的流行病学 

  糖尿病患病率在我国迅速提高,使由DN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也迅速增加。2型DM中DN的发病率约为20%,严重性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美国1996年资料,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患者中DN占首位,为36.39%,1997年中国DN约占ESRF的5%,有些资料表明已上升至16%。1型DN约有40%死于DN尿毒症。

  1.2  DN的引发因素、发病机制 

  DN的引发因素主要是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DM病程、高蛋白摄入、高血压病家族史、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吸烟等。DN的确切发病机制不明,一般认为有相互关联的多种因素参与,主要是:(1)肾血流动力学改变:高灌注、高内压、高滤过;(2)蛋白质非酶糖化;(3)遗传;(4)多元醇旁路激活;(5)细胞因子NO、ET、IL-1、IL-6、TNF、PDGF、IGF、TGF-β;(6)血脂代谢异常。

  1.3  DN的临床分期 

  DN临床分5期,为:Ⅰ期:GFR增加25%~40%;肾脏体积增加20%~40%;无临床症状。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微量白蛋白尿(UAE)正常(<30mg/24h);基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加;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血压多正常。Ⅲ期:早期DN,UAE 30~300mg/24h;GFR下降至正常;肾小球基膜(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明显;血压轻度升高;肾小球出现结节型和弥漫型病变,并出现肾小球数目减少。Ⅳ期:临床DN。大量蛋白尿(>0.5g/d)为非选择性,血压升高。GBM明显增厚;破坏的肾小球增加(平均为36%);出现DN“三联征”—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Ⅴ期:终末期肾衰。肾小球基膜广泛增厚,血管腔进行性狭窄,更多的肾小球破坏,GFR<10ml/min,导致氮质血症和肾功能衰竭。BUN、Cr显著升高,严重者出现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和水肿。

  2  DN时控制血糖、血压的药物

  DN的治疗有血糖、血压控制、饮食治疗、透析治疗、肾脏移植等几个方面。围绕DN治疗的药物也非常多样与复杂,DN伴肾功能不全时的病人对降糖、降压药物有特殊的要求,以下仅叙述DN控制血糖、血压的药物。

  2.1  DN时控制血糖的药物 

  DN血糖防治标准是HbA1c控制阈值为<6.5%,餐后2h血糖<10mmol/L。(1)胰岛素:DN应成为严格意义上的胰岛素适应证,是因为:①高血糖是DN发生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应予以严格控制,使血糖稳定在良好水平;②DM的实质是代谢紊乱,DN是其并发症及临床表现,从纠正代谢紊乱的效果来看,胰岛素是口服降糖药无法相比的;③许多口服降糖药因其毒副作用在DN治疗中受到限制:DN伴肾功能不全者,应调整胰岛素用量:一是大多数病人肾小管已遭破坏,体内胰岛素降解减少,需减少胰岛素用量;二是少数肾功能不全病人有可能产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需加量;三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时因少尿和无尿致胰岛素排泄减少,易发生低血糖及昏迷。总之,胰岛素在DN血糖控制时应在严格监测下,根据病情需要灵活使用。(2)口服降糖药:DN时口服降糖药使用受到限制。①磺脲类药物中仅格列喹酮因其代谢产物仅5%经肾排泄,经中度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76.8 μmol/L)可以使用外,余均禁用;②双胍类主要经肾排泄,对肾脏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肾功能不全时易蓄积致乳酸酸中毒,禁用;③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时仍可使用;④α—葡萄糖酐酶抑制剂口服1%~2%吸收入血,余均经肠道排除,可以使用;⑤格列奈类药物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时可以使用。

  2.2  DN时控制血压的药物 

  在1型DM中,降压治疗可以使患者从正常肾小球滤过率发展成为ESRF的时间延迟30年,而不进行积极降压治疗则患者出现肾衰竭的时间平均为7年。DN血压控制标准为125/75mmHg以下。(1)ARB与ACEI类:ARB与ACEI为DN控制血压的首选药物,因为DN时:①肾内RAS系统处于兴奋状态,ARB与ACEI联合使用时具有双重阻断作用。②在相同降压效果情况下,ARB与ACEI具更大的肾保护作用,减少蛋白尿,纠正“三高”状态。③减少细胞外基质形成,促进其分解。④改善肾小管间质病变;ACEI治疗DN中的优势在于降压的同时对糖、脂代谢有有利影响,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对在DN时对蛋白尿及肾衰竭进展有减缓作用。部分病人会有咳嗽等副作用,肾功能急剧变化时严禁使用,可致高血钾。ARB在DN病人出现蛋白尿是首选,常规剂量治疗效果不理想可以考虑采用大剂量治疗,以更好保护肾脏功能,延缓肾衰竭进程。(2)钙拮抗剂:目前认为非双氢吡啶类可降低蛋白尿,与ACEI合用在保护2型DN肾功能上可能有协同作用。长效双氢吡啶类在DN时使用率较高。另外,短效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不宜单用,可能加重蛋白尿。(3)β-受体阻滞剂:目前认为长效β-受体阻滞剂在降压、防止微血管合并症和心血管疾病上与ACEI相同。康可等长效高选择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认可。(4)利尿剂:由于利尿剂对糖、脂代谢的不利影响,可能增加男性性功能障碍,曾在DM伴高血压的治疗中备受冷落。美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出台,因其对心衰、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有明显的下降作用,使利尿剂在临床上提取了一个较高的位置,对于DM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当血压控制不住时,可作为联合用药。利尿剂螺内酯、速尿等在DN肾衰竭致水肿及充血性心衰的控制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为了减少其对糖、脂代谢及血钾的不良反应,应减少剂量,定期监测不良反应。

  然而,尽管对使血压正常和严格血糖控制的重要性的知晓性能够改善DN病人的生存状况,但DN的终末期肾病(ESRD)高的治疗费用及高的死亡率是不能接受的。比如C肽能够在将来治疗DN中可能发挥作用的新的药物及方法仍在探索中。

  作者单位: 151600 黑龙江青冈,青冈县红十字会医院

  (编辑:乔  晓)

作者: 王辉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