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4期

超重和肥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年人群超重或肥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6例35~55岁经健康检查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者,应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其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并测定总体脂含量[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比(%)],局部体脂含量(腰围,臀围)和体脂分布[腰围臀围比值(腰臀比)]。结果超重或肥胖组血......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年人群超重或肥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06例35~55岁经健康检查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者,应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其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并测定总体脂含量[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比(%)],局部体脂含量(腰围,臀围)和体脂分布[腰围臀围比值(腰臀比)]。结果  超重或肥胖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相关分析显示,超重或肥胖者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在男性中与脂肪%(r=-0.222,P<0.001)、腰围(r=-0.196,P<0.001)和腰臀比(r=-0.149,P<0.01)呈负相关;女性中则与BMI(r=-0.193,P<0.001)和脂肪%(r=-0.288,P<0.001)呈负相关。硝酸甘油引起的血管扩张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亦与体脂含量及体脂分布无关。结论  超重或肥胖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男性体脂分布和女性体脂含量密切相关。

  【关键词】  肥胖;内皮;血管;人类实验

  许多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受损,内皮功能减退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有传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如吸烟,衰老等)的人群中,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作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已经得到研究证实[1,2]。近年来,超重及肥胖与心血管病的关系也已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但迄今为止,对于成年人中超重及肥胖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研究中年超重或肥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体脂含量和分布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参加2001~2004年度健康体检的佳木斯市35~55岁居民。超重或肥胖的诊断按WHO标准[3],经临床和辅助检查除外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其他各系统疾病,并剔除绝经后妇女。其中超重组[体重指数(BMI)25~29.9kg/m2]225例,男133例,女92例,年龄35~55岁,平均43.9岁。肥胖组(BMI≥ 30kg/m2)186例,男106例,女80例,年龄35~55岁,平均46.1岁。正常对照组(BMI 18.5~24.9kg/m2)的健康人195例,男113例,女82例,年龄37~55岁,平均44.6岁。

  1.2  体重与体脂的测量  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去外套和鞋),腰围和臀围(分别在肋骨下缘和髂前上嵴的中间水平面及股骨粗隆水平面上测量),计算下列参数:(1)BMI=体重(kg)/身高2(m2)。(2)脂肪百分比(%):男性脂肪百分比=1.2×BMI+0.23×年龄-16.2;女性脂肪百分比=1.2×BMI+0.23×年龄-5.4[4]。(3)腰围与臀围比值(腰臀比)。以腰臀比≥0.90(男性)和≥0.85(女性)作为中心性肥胖标准。BMI、脂肪百分比与腰围、臀围分别代表总体脂肪含量和局部体脂含量,腰臀比表示体脂分布情况。

  1.3  血管内皮功能检测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对反应性充血(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和硝酸甘油(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的舒张反应[5]。患者仰卧位,右上肢外展15°,掌心向上,以肘上2~15cm处,对肱动脉进行纵向扫查,使动脉前后壁内膜显示清楚;同步记录心电图。在同步心电图显示R波时测量肱动脉前后内膜之间的距离,每次分别测3个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每位受试者分别测量其休息时、反应性充血时、再休息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肱动脉的内径。受试者测试前休息10min,在测定肱动脉基础内径后进行反应性充血试验:将血压计袖带置于肘下,充气加压至300mmHg(1mmHg=0.133kPa)持续4min后放气,于放气后60~90s内测肱动脉内径。再休息10min后测肱动脉内径,确定血管恢复到试验前状态后,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后4min再测定肱动脉内径。测定过程中,探头始终处于固定位置,均放同一部位。反应性充血时及含服硝酸甘油片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用相对于开始时测定的血管内径变化的百分率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资料均以(x±s)表示。采用非配对资料t检验和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BMI组体脂含量及分布的比较  无论男性或女性,超重或肥胖组的体脂含量和体脂分布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在各组中,女性脂肪百分比又明显高于本组男性,腰臀比则明显低于本组男性。肥胖组女性臀围显著高于本组男性,其余两组臀围比较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表1  不同BMI组体脂含量及分布的比较  (略)

  2.2  不同BMI组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的比较  超重组和肥胖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肥胖组较超重组更显著。而含服硝酸甘油片后3组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无明显差异。以上资料在各组男女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见表2。

  表2  不同BMI组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片后血管内径变化  (略)

  2.3  肱动脉内径变化与体脂含量及分布的关系  将3组资料按性别合并后,分别以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片后引起的血管内径变化百分率为因变量,以BMI、脂肪%、腰围、臀围和腰臀比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血管内径变化百分率在男性组与脂肪%(r=-0.222,P<0.001),腰围(r=-0.196,P<0.001)和腰臀比(r=-0.149,P<0.01)呈负相关,与BMI及臀围无明显关系(P均>0.05);在女性组与BMI(r=-0.193,P<0.001)和脂肪百分比(r=-0.288,P<0.001)呈负相关,与腰围、臀围和腰臀比无明显相关(P>0.05)。而硝酸甘油引起的血管内径变化百分率与上述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

  3  讨论

  近年来,在探讨心血管病发病机制的过程中,内皮细胞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研究工作的焦点。内皮细胞对维持正常的心血管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某些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的早期指标。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缓慢而又复杂的病理过程。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脂质浸润,血管内皮受损,内皮功能减退,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炎性细胞浸润,氧自由基损伤,血管平滑肌增殖迁移及局部血栓形成等多个作用环节有关。而在这些因素中,血管内皮受损和内皮功能减退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最重要的始动因素。

  前瞻性研究已经证实,超重或肥胖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6],随着肥胖患病率的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多。超重或肥胖同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脂代谢紊乱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一样,均可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引起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凝血纤溶系统平衡紊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某些心血管病的发生[7]。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尚无临床心血管病症的超重和肥胖人群中确实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其损伤程度随着BMI的增加而加重,在性别不同的各组中,其损伤程度差异无显著性。说明不论男性和女性,超重和肥胖均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料分析发现,在BMI相同条件下,女性脂肪百分比均显著高于男性,但男性腰臀比明显高于女性,显示体脂含量及分布的性别差异。表明女性体脂含量的百分比较大,主要以臀部周围型为主;而男性的脂肪分布更趋于腹部中心型为主。进一步分析表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在男性与脂肪百分比、腰围和臀围比相关;而在女性则与BMI和脂肪百分比相关。说明体脂含量和分布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存在男女之间的差异。男性中心型肥胖和女性总体脂含量较大均是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属于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资料显示,硝酸甘油引起的血管扩张在超重或肥胖组与对照组间比较以及在各组男女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且与体脂含量和分布无关。提示内皮细胞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可能不受超重、肥胖或性别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Woo KS, Robinson JT, Chook P, et al.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 of cigarette smoking on endothellial function in chinese’ and while adluts. Am Intern Med,1997,127:372-375.

  2  Woo KS, Mccrohon JA, Chook P, et al. Chinese adults are less susceptible than whites to agerelate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J Am Coll Cardiol,1997,30:113-118.

  3  Report of 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nsultation on Obesity. Geneva: WHO,1998,7-16.

  4  Deurenberg P, Weststrate JA, Seidell JC, et al. Body mass index as a measure of body fatness: age and sexspecific prediction formulas. Br J Nutr,1991,65:105-114.

  5  Celermajer DS, Sorensen KE, Gooch VM, et al. Noninvasive detection of endothelial dvs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adults at risk of atherosclerosis. Lancet,1992,340:1111-1115.

  6  Pisunyer FX. Medical hazards of obesity. Ann Intern Med,1993,119:655-660.

  7  胡锦生,乔木,续平.内皮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0,6:327-331.

  作者单位: 1 154002 黑龙江佳木斯,佳木斯市中心医院二部

        2 154002 黑龙江佳木斯,农垦佳木斯医院

  (编辑:黄鉴一)

作者: 孙淑梅王仁丽宁国贤王威凌巍山张英萍纪东华杨连峰 2006-8-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