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3期

浅谈糖尿病与足保护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杀手”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然而,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其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导致患者截肢、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护足。1糖尿病足概念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

点击显示 收起

    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杀手”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然而,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其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往往导致患者截肢、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护足。

    1 糖尿病足概念

    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的部分)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医疗费用过高。由于神经营养不良和外伤的共同作用,可引起Charcot关节(与神经病变相关的骨关节的非感染性破坏),好发于足部和下肢各关节,受累关节有广泛骨质破坏和畸形。

    2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足患者的主要表现有下肢疼痛、皮肤溃疡,由轻到重表现为间歇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病变早期,体检可发现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又呈紫红色。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致消失。病情进一步发展,下肢特别是双脚可出现坏死,创口长久不愈,严重者不得不截肢。

    3 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的防止目标是预防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但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极大减少相关医疗费用。一般治疗的具体方法为:(1)支持对症 治疗,包括根据病情适当限制活动,减轻体重,抬高患肢以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减少水肿;(2)严格控制血糖,积极纠正酮症酸中毒,低蛋白血症,心、脑、肾并发症及影响坏疽愈合的各种不利因素;(3)加强对患者的教育,进行合理的足部护理以及防止来自外部的损伤;(4)对于并发溃疡、坏疽的患者要及时清创处理,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

    4 糖尿病足的保护措施

    患了糖尿病足后要早治,不要轻视,以免耽误病情。保健手段包括:良好控制血糖,保护双脚皮肤的清洁和干爽,防止双脚皮肤受损,防止感染,定期足部运动,禁止吸烟,在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防患于未然。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现将具体保护措施介绍如下:(1)有效控制血糖,由于糖尿病足的出现多意味着血糖控制不良,且不少患者的这种持续高血糖状态是与口服降糖药效果有关,因而不能单靠口服降糖药,需与胰岛素治疗联合应用。患者用药在医生指导下,并定期测定血糖,力争血糖控制在满意水平,并长期巩固和维持。(2)每日用肥皂水或温水(水温低于40 ℃)洗脚,洗后用柔软洁净的毛巾擦拭干净,保持双足清洁,以免细菌滋生。(3)精心保护下肢,避免发生烫伤、冻伤或外伤。冬季要注意足部保暖;洗澡时要预先测定水温,水温不宜过高;热水袋等保暖物品不能直接接触脚面,要离开50 cm以下;脚踝以下不能针灸治疗。(4)穿鞋要合脚步,以柔软舒适保暖的布鞋为佳,不穿质地较硬的皮鞋。不要光脚走路、足、趾有畸形者,应穿定做的特制鞋。袜子要选择吸水性好、柔软、合适的棉袜,不穿化学纤维制品,袜口不宜过紧或使用松紧带,以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5)趾甲要及时修剪,但不可剪得过短,要修得平而光滑,不能剪伤皮肤,注意保护甲沟,以免引发感染。(6)皮肤干燥或出现皲裂者要用温水清洗,然后涂以亲水性软膏或植物油,同时进行皮肤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7)对各种脚病(如脚癣、鸡眼、水疱等)及足部外伤要积极治疗,避免引发感染。(8)每日要注意观察双足以及下肢变化,特别是颜色改变,一旦发现足部皮肤变白、变暗或出现斑纹,抬高下肢时皮肤变白、肢体水肿、脚部变形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大意。(9)心理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患者每日起居生活要有规律,做到劳逸结合。烟酒不利血糖控制和溃疡创面愈合,又会加重足部缺血程度,因而患者务必戒烟酒。另外,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因久病不愈而加重心理负担。要相信坚持科学的治疗,病情一定能够得到控制,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配合治疗,争取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 154111 黑龙江鹤岗,鹤岗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峻德分院


  (编辑:宋 青)

作者: 张凤芹,林 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