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5期

临床常见头痛的治疗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原因繁多,其中有些是严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诊断常较困难。笔者临床治疗4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006年1~6月收治的头痛患者共46例,男8例,女38例。偏头痛12例、丛集性头痛3例、颈性偏头痛18例、肌收缩性头痛2例、神经炎性头痛11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头痛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原因繁多,其中有些是严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诊断常较困难。笔者临床治疗4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6月收治的头痛患者共46例,男8例,女38例。年龄32~46岁,平均39岁。偏头痛12例、丛集性头痛3例、颈性偏头痛18例、肌收缩性头痛2例、神经炎性头痛11例。

    1.2  治疗

    1.2.1  偏头痛  发作时可尽早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止痛:口服麦角胺咖啡因0.1~0.2 g,30 min后如无效可再服0.1 g,一日总剂量不超过0.6 g。肌注麦角新碱0.2~0.5 mg,无效时1 h后可加服一次。肌肉注射樟柳碱4~5 mg或缓慢静注2~6 mg(放入50%葡萄糖液40 ml中)。0.5%奴佛卡因皮下封闭扩张的颞动脉周围等。动脉硬化、心脑或末梢血管疾患以及妊娠者忌用麦角制剂。间歇期为防止发作可选用谷维素(20~30 mg)、心得安(10~20 mg)、樟柳碱(1~4 mg)或苯噻啶(0.5~1 mg),3次/d。也可服用麦角胺丁醇酰胺(首剂0.5 mg,逐渐增加为1~2 mg,2次/d,不超过6个月,禁忌证同麦角胺)、樟柳碱(1~4 mg)、苯噻啶(0.5~1 mg),3次/d。葛根片、川芎注射液、活血化瘀中药、静脉注射0.5%奴佛卡因(每次10 ml,共20~30次)等,也均有一定的疗效。对病程较长、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无效和颞动脉扩张明显的严重患者,也可酌情试行颞浅动脉结扎手术

    1.2.2  丛集性头痛  发作时可使用麦角制剂。间歇期也可试用上述药物,或用泼尼松30 mg顿服,连续3天后改为5~20 mg,每天或隔日1次,3次后停药。

    1.2.3  颈性偏头痛  颈椎牵引,同时服用扩张血管药或活血化瘀中药,并治疗并存的颈胸神经根炎。亦可试用星状神经节封闭。保守治疗无效而症状严重者,可考虑作椎勾关节切除术。

    1.2.4  肌收缩性头痛  按摩、热敷、电兴奋疗法以及服用安定、安宁片等肌肉松弛剂和镇静剂。也可在肌肉压痛点处用2%奴佛卡因1~2 ml封闭。急性颈肌劳损引起者可用醋酸可的松1 ml(加1%奴佛加因1~2 ml)封闭。因颈椎增生或损伤引起者应加颈椎牵引,并加用颈托以巩固牵引疗效。

    1.2.5  神经炎性头痛  除按神经炎原则治疗外,可在眶上切迹、“风池”穴等处多次用2%奴佛加因0.5~1 ml(或加入VitB 150 mg或VitB12100 μg)封闭,或用无水酒精0.5 ml封闭。口服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也对止痛有效。对颈椎增生引起的枕大神经痛应加用颈椎牵引。

    2  结果

    效果良好,经系统治疗后均获临床痊愈。平均疗程22天。

    3  讨论

    头痛的治疗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发病。对症治疗则可使用除吗啡类以外的止痛药物,如各种解热止痛剂,可根据病情顿服或短期2~3次/d服用,严重者可少量服用可待因、颅痛定或二氢埃托啡等。可酌情加用各种镇静剂或安定剂,对焦虑烦躁者尤宜。有抑郁表现者,加用抗抑郁剂。在治疗上,也可针对头痛发生的机制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单位:161041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北钢医院

作者: 韩佩华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