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6期

高山仰止,垂范后学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杨玉老师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和中青年朋友们相处起来谈吐自如,宛如同辈。1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病人杨玉老师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对病人不分城乡、亲疏、尊卑、贫富,都一视同仁,热情、细心、体贴入微地为他们服务,留下了不少感人的事迹,广受赞誉。早在1950年春,老师被派往浙江沿海地区参加部队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点击显示 收起

     杨玉教授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终身教授,今年已经83岁高龄。他医德高尚、知识渊博、敬业乐群、口碑载道。目前虽然行动有些不便,仍然坚持每周定时查房、上门诊,参加一些会诊和业务会议。杨玉老师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和中青年朋友们相处起来谈吐自如,宛如同辈。

    抗战时期,杨玉随父母辗转于偏僻的农村,白天做走村串户的小商贩,夜晚临睡前则在豆油灯下自学数理化,终于在194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他在大学里利用课余时间争分夺秒地温习功课,图书馆是他常去的场所,近期的医学杂志是他经常浏览的书刊。1946年他转入国立江苏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依然如此,习以为常。

    六年的大学生活结束时,杨玉迎来了江南解放,他被留在附属医院内科,开始了他的从医生涯。以下,笔者仅就个人所知介绍他的风采。

    1  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病人

    杨玉老师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对病人不分城乡、亲疏、尊卑、贫富,都一视同仁,热情、细心、体贴入微地为他们服务,留下了不少感人的事迹,广受赞誉。早在1950年春,老师被派往浙江沿海地区参加部队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例病人第一次静注小剂量酒石酸锑钾后就出现剧烈呕吐,随后又发生黄疸,为了稳定其情绪、观察病情和抢救的需要,夜晚,他与病人同睡一铺,衣不解带,并为其每天擦洗。

    1951~1953年有几位患有肺结核的青年,因病失学而痛苦,又怕将这种“绝症”传染给家人,万分苦恼。而当时医院肺科病床额满,无法收住。杨玉介绍他们互相认识,并租借了医院附近几间比较僻静的小屋,成立互助疗养室,让他们如同兄弟,住在一起共同养病、生活和学习,既不寂寞,又与家人、外界相对隔离。他则以朋友和医生的双重身份,每1~2周或在节假日去探望他们一次,送医送药上门,并义务向他们做卫生宣教,促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回归社会。

    处于“文革”逆境之际,杨玉老师仍不避嫌地为一些老干部服务,甚至登门探望。1例误诊肺结核达10年之久的冯姓老人被他确诊为结节病而转至解放军301医院;1例空洞性肺结核发生咯血的于姓干部就诊,他毅然开出“建议卧床休息”的证明,为此惹来了造反派组织的几次批斗,但他都乐观豁达,无怨无悔。老师常说,医务人员一生可能要受到方方面面的各种表扬,收到很多的感谢信,但也难免会有不少委屈,只要问心无愧,何必斤斤计较,忍一忍就过去了。

    20世纪50~60年代,杨玉老师经常出差,几个月甚至一年不回家都是常事。据知,他曾三次参加大规模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先后在江苏扬州、海安、太仓等地指导乙脑、流脑的防治和抢救;多次深入农村巡回医疗、除害灭病;去外地出门教学、检查实习;去新油田支援建设等,加上1~2个月内的短差,几乎1/3的岁月都漂泊在外。妻子先后3次分娩,他都因任务羁绊不能回去探望,这也许有点遗憾吧。尽管他内心难免对家庭有些愧疚,但却轻描淡写地说,与人民的健康事业相比,个人的事太渺小了。

    2  刻苦钻研,矢志学术创新

    1949年美国医学家亨奇(Hench)和肯德尔(Kendall)等获诺贝尔医学奖,他们发现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糖皮质类固醇激素(Cortisone)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用途。杨玉从报刊上获知后便千方百计地查找他们先后发表的论文,写成“ACTH和Cortisone”、“抗关节炎内分泌素”两篇文献综述投给《内科学报》(《中华内科杂志》前身),于1951年第4、第5期先后刊出。1年后江苏高邮爆发急性血吸虫病,杨玉受命前去支援,应用小剂量ACTH静脉滴注抢救一些危重高热病人都取得成功。

    杨玉耕耘不辍,建国初期坚持业余自学,1956年左右基本掌握了医学统计学方法和中医的辨证论治要点,这在当时西医临床界是非常罕见的,为他后来的科研工作和熟练运用中医中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在农村巡回医疗期间,就经常用针灸和中草药治病,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1952年,组织上决定让杨玉搞肺科专业,他摈弃了私心杂念,绝对服从,自此终日思考着怎样开拓肺科专业。他在人工气胸的基础上迅速开展了人工气腹和支气管镜检查,并主动联系当地康复医院和铁路疗养院,扩展肺结核教学基地。当年正逢上海五洲制药厂成功仿制了新药异烟肼,需要临床验证。老师接受任务后,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设计了严谨的研究方案,顺利地完成了130例验证总结报告,特别是在观察不良反应、保证病人安全方面比较认真,深得他的老师刘夕惕教授和厂家的好评。从此以后,他始终关注国内外呼吸系统疾病结核病领域的进展。在现代分子生物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与青年医师谈论基因、受体、细胞因子、PCR等时,仍饶有兴趣,娓娓道来。

    在教学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搞科学研究是分内的事,但选题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当初我院条件非常简陋,杨玉就在检验科主任倪斌老师帮助下开展了检测血清抗结核抗体的血凝实验(1954~1956年)和结核病人的肝功能变化(1958~1960年),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集体单位的肺结核流行病学的调查(1955~1960年),并深入厂矿调查尘肺及其并发症(1958~1961年)。1957~1962年抗结核西药一度供应困难的时期,则以中医中药治疗结核病为主要研究课题。到1959年,在杨玉的策划下,医院逐步开展了结核菌的培养、动物接种及抗结核药血浓度测定等研究。

    1970~1971年,利福霉素类抗结核新药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当时正处于文革后期,杨玉为了求知,艰难查阅文献,撰写了一篇关于利福平的综述,后在《江苏医药》上刊出。此事曾招引个别同行的非议,说“文革”没有把他改造好,还是那样“崇美崇洋”。杨玉老师一笑了之。

    “文革”后,我院肺科更名为呼吸科,杨玉任内科副主任兼呼吸科主任。原来的结核菌实验室文革期间被造反派毁掉了,重建已不可能。他决定改以哮喘和非结核性肺病为专业方向,带领全科同志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恢复了肺功能室,建立了变态反应室和呼吸病(病原学)研究室。1978年以来,杨玉与他的同事们发表了有关哮喘的临床实验研究和文献综述两百余篇。他是国内最早提及“IgE介导的过敏反应”(1977~1978年)和“哮喘病人支气管高反应性”(1981~1982年)等理论的学者。他在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有:异烟肼的临床及代谢类型(1951~1964年),建立嗜碱细胞组胺释放试验(1982年),首先报道中国内陆豚草花粉过敏症(1983年),发现石菖蒲主要成分α-细辛醚的平喘作用(1977~1985年),最早进行白三烯的高压液相分析及其实验研究(1984~1986年),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和部、省级以上的科技成果(进步)奖17次。

    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对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报道引起了杨玉的注意,正巧《中国医药信息论坛》(后改名为《中国医学论坛报》)向他约稿,他便投寄一篇《肾上腺β2受体激动剂的进展》(1991年10月31日刊出)。文中就沙美特罗(Salmeterol)和福莫特罗(Formoterol)两种LABA做了扼要介绍,该类药物已成为当今治疗哮喘的重要品种。杨玉的学习与研究总是结合实际,紧跟前沿,与时俱进。他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  仁者爱人,堪称医者典范

    杨玉老师对临床药理有浓厚的兴趣,五十余年来,他组织和参与新药临床研究百余项,其中包括平喘药、抗过敏药、抗菌药及抗结核药等品种,每一项他都认真对待,顺利完成,达到高质量的要求。曾有个别合作者谎报数据,胡编假资料,被他发现,遭到他拒绝和严厉批评。他直率的个性难免得罪过一些人,但大多数人都了解,这是他对人民的生命健康负责的一贯作风。

    《赫尔辛基宣言》1964年在芬兰首都第18届世界医学大会上发表,并于1974年在日本东京29届大会上正式通过,强调一切人体生物学研究都必须首先保证受试者的安全。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文革”的残留影响,国内很多新药临床研究的程序及其科学性都缺乏严谨性。杨玉便结合个人经验写了一篇《谈新药的临床验证》,投寄给《药学通讯》(1981年第9期发表)。文中提出新药临床验证一定要遵从“保证安全、明确标准、设立对照、认真评价”的基本原则,首先要保证受试者的人身安全,他认为这是医生为人民服务的起码要求,也是保障人权的基本道德。

    1995年我院成立医学伦理委员会,邀请杨玉担任主任委员,他欣然同意,认为这是发挥所长,发挥余热的机会。上任后,他严格遵循伦理道德要求和赫尔辛基宣言精神,对每件新药研究申报资料,包括上级批件、药检报告,临床前基础研究的试验方法和数据,国内外有关文献、临床研究方案以及受试者知情同意书(样稿)等资料,都事先逐字逐句阅读,审查、写出初步意见,提交伦理委员会讨论,他常常唯恐议题较多,讨论不够充分而有所疏漏。

    在教学工作和学术活动中,杨玉教授更是认真备课,积极投入,力求深入浅出,条理清楚。他举例分析或援引理论时,都很新颖生动,逻辑性强,具有很高的说服力,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杨玉业余为一些报章刊物写过上百篇医药科普文章。例如“腹式呼吸锻炼”、“戒烟者反会发生肺癌吗?”、“打鼾的危害不容小视”、“老年人的智力,创造力和记忆力”等,近5年来,非典(SARS)和流感蔓延,一度引起了人们的恐慌。他迅速做出反应,连续发表通俗易懂、科学客观的短文,并在多次聚会场所上作了类似的发言,以平息社会上的紧张情绪。

    新中国成立以来,杨玉曾先后受15种医学杂志聘任,兼任编委、特约编委等职,他每次接到来稿后无不及时认真审阅,字斟句酌地给予修改,提出中肯建议,得到了很多编辑部的赞许和感激。

    寒来暑往,杨玉教授走过了他几十年的从医历程。他经常教导我们后学,首先要学会做人,从医者更要做一个具有执著奉献精神的好人。在我们的眼里,他是一位德术并重、病人至上的好医生,是学习的典范。

 


作者单位:210029 江苏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作者: 张群,王虹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