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0期

大庆地区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2007年大庆地区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对2007年大庆地区高校教师健康体检资料完整的2053人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1)大庆地区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男、女患病率分别是28。(2)其中硕士学历的高校教师患病率最高,为29。...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2007年大庆地区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 对2007年大庆地区高校教师健康体检资料完整的2053人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 (1)大庆地区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男、女患病率分别是28.8%和20.2%。(2)其中硕士学历的高校教师患病率最高,为29.2%。(3)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比较,眼底改变、冠心病发病率及血脂、血糖、C反应蛋白等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高血压健康宣教,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早期干预,以降低、减少或延缓随年龄增长发展成高血压的比率。

【关键词】  高校教师 高血压 患病率

    Analyses on high blood pressure of college teachers in Daqing

    CUI Zhong-tai,YIN Xin-hua.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eilongjiang 15008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tate of causing high blood pressure of college professors in Daqing.Methods  The full health check records of 2053 college’s professors in Daqing in 2007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Results  (1)The rate of causing high blood pressure of college professors in Daqing was high,and was 28.8% for male and 20.2% for female respectively.(2)The rate(29.2%)of college’s professors with master degree was most highest.(3)Compared the group of the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indices from the change of eye ground,the rat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blood fat,blood sugar and CRP all had statistical meanings.Conclusion  The situation of causing high blood pressure is not good.We should enhance the health education,interfere in the lifestyle of pro-high-blood-pressures,reduce the rate of causing high blood pressure with the age.

    [Key words]  college teacher;high blood pressure;prevalence

    近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增加。特别是在大庆地区高血压等慢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有明显的提高,呈年轻化趋势[1]。本研究通过对大庆地区高校教师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分析,为高校高血压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人群为大庆地区高校(大庆石油学院)教师2053人。

    1.2  体格检查  体检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脉搏、视力、眼底、心肺听诊、肝脾触诊、血尿常规、血生化、12导联心电图、肝胆脾肾B超、胸部透视等。血生化中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还有C反应蛋白等。

    1.3  血压测量  血压统一由固定医务人员测量,按WHO规定的统一方法,采用标准化法,使用毫米汞柱台式血压计,在被测量者坐位静息15 min后测量右上臂血压。对疑有“白大衣高血压”等者隔日两次复查后确诊。如体检时是首次发现血压增高,休息15 min再测,测两三次确诊。

    1.4  血样采集  取测试者空腹时静脉血5 ml,2 h内分离血清检测血糖,当日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上试剂盒由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cx4)采用酶法检测;空腹血糖测定采用氧化酶法。用免疫浊度法测定CRP,试剂盒由福建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药盒测定范围0~20.8 mg/L,正常值范围0.1~5.2 mg/L。

    1.5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及测量标准:依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的诊断标准:SBP≥140 mm Hg和(或)DBP≥9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近2周服降压药血压正常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超重肥胖定义按WHO判定标准,BMI 25~29.5为超重,≥30为肥胖。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3年制订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空腹血糖≥7.0 mmol/L或有糖尿病史认定为糖尿病。吸烟指每天吸1支以上并持续吸烟1年以上,饮酒指至少每周饮1次。高血压家族史以父亲和(或)母亲有高血压病史为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调查问卷表经复核后,用EPI info 6.0进行平行双录入,采用逻辑差错和区间定位差错法对所有原始数据复核。全部资料输入Excel数据库,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记数资料用率、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在2053名高校教师中共检出高血压528例,患病率25.7%,其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399例(男297例,女102例),占高血压总数的75.6%,新发现129例(男80例,女49例),占高血压总数的24.4%。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8.9%和20.2%,性别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0,P<0.001);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经趋势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表1  2007年2053名教师不同年龄组别高血压患病率注:男性,趋势χ2=54.360,P<0.001;女性,趋势χ2=75.331,P<0.001

    全部被检教师中硕士学历的教师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为29.2%;大专及以下学历者高血压患病率最低,为14.7%,其次是本科学历,为25.1%,见表2。表2  2007年不同文化程度教师高血压患病率比较

    2007年检出的高血压者中资料完整的495例与相同比例年龄、性别等条件的血压正常组1000人做相关指标的比较,见表6。结果高血压组的TG、TC、BMI、腰围、血糖及C反应蛋白值均高与血压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2007年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相关指标的比较 高血压组其他疾病情况眼底改变、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及冠心病的患病率在高血压组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见表4。表4  2007年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伴随疾病比较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在年龄超过35岁高校教师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呈明显增加趋势,这与有关资料一致[2]。当年龄在35岁以后,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幅度较大,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50%左右。高血压病常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其危害极为严重,常致死、致残。由于高校中35岁以上人群是学校教学、科研的主要力量,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其患病危险相对普通人更高,因此这部分的高血压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在不同学历高校教师患病率结果中,高血压患病率最高的是硕士学位教师,其次是博士、学士。考虑可能是这部分人群在高校里工作、生活压力大于博士、学士学位教师。由于目前高校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人群数量较大,因而对这部分人群要尽早进行高血压健康宣教、综合干预。

    在高血压伴随疾病的比较结果中证实,高血压患者的眼底改变、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及冠心病的患病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而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冠心病等与高血压所形成的疾病组合,在1998年被WHO命名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研究证实上述几种疾病常聚于一体,协同作用,相互联系,恶性循环,互为因果,其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危害也更为严重[3]。提示:在高校的高血压健康宣教工作中要注意加强提倡定期健康体检,定期监测血糖、血脂、眼底改变,及时了解动脉硬化程度,通过综合防治以减低高血压的发病危险。

  

【参考文献】
  1 唐煜辉.大庆市2005年慢性病发病情况分析.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6(6):768-769.

2 王增武,武阳丰,赵连成,等.中国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演变趋势.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5):407-411.

3 Malik S,Wong ND,Frankin SS,et al.Impact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on mortality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cardiovascular disease,and all causes in United States Adults.Circulation,2004,110(10):1245-1250.


作者单位:150081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作者: 崔忠太 2008-6-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