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7期

使用呼吸机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呼吸机人工气道护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逐步提高和普及,呼吸机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是机械通气治疗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可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以防止呼吸道并发症及呼吸功能不全。在护理......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呼吸机 人工气道 护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逐步提高和普及,呼吸机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是机械通气治疗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可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以防止呼吸道并发症及呼吸功能不全。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管理不善,将会引起人工气道创口感染和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导致抢救失败,笔者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在2005年1月—2009年9月我院收治建立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的患者36例,人工气道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6例患者中,男28例,女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6岁;气管切开12例,气管插管24例;病种为呼吸衰竭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5例,脑血管意外12例,其他1例;使用时间3~212天。没有因吸痰引起气道损伤、气道堵塞、人工气道创口感染并发症。

  2 护理

  2.1 导管的固定 气管插管完成后,应妥善固定,经鼻气管插管可用胶布固定在鼻翼上,经口气管插管后,在口腔内放置牙垫[1],用二条胶布交叉固定在两侧口角与面颊上,胶布污染与潮湿时应及时更换,测量并记录导管外露的刻度,每班严格交接班,看双侧胸廓起伏是否对称,听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以防插管滑入右或左支气管内。气管切开的患者,固定套管的布带松紧要适宜,以能容纳一指为宜,定时检查布带的松紧度,并及时更换污染的布带。翻身及患者坐起活动时,应事先将呼吸机管道调整到足够活动的长度并固定好导管,以防导管移位。

  2.2 人工气道的湿化 建立人工气道后吸入的气体没经上呼吸道加温加湿,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呼吸道分泌物因湿化不足而易干结,致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从而形成气道堵塞,加重肺部感染[2],因此要正确使用呼吸机的加温湿化装置,设定呼吸机湿化器的温度为32~34℃, 能保持气道湿润,痰液稀薄,易吸出;同时要及时添加湿化储液罐内的无菌蒸馏水,防止因湿化器内水耗干导致的气道温度上升、湿度下降、气道灼伤;对痰液粘稠者可按需气道内滴化痰药,如:氨溴索、糜蛋白酶等,在吸气相时滴入。

  2.3 吸痰的护理 首先掌握好吸痰的时机,适时吸痰能够显著减少吸痰次数,减低对气管黏膜的机械刺激,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3]。根据病人的痰鸣音、血氧饱和度、面色、咳嗽、气道压力、肺部啰音等情况综合判断,痰多者增加吸痰次数,痰少或无痰者尽量少吸痰[4]。吸痰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备二个无菌治疗碗、二把无菌钳或无菌手套,气道与口鼻吸痰用具应分别专用,吸痰前后以纯氧吸入2min,遵循先吸气道后吸口鼻的原则,先将负压调节至40~53.3kPa[5],既有效预防气道损伤,又能吸净痰液, 插入吸痰管时动作轻柔,无负压状态下插入吸痰管至所需深度,一般插入深度为超过导管0.5~1.0cm,然后放开负压,边旋转边缓慢退出,注意观察痰的性状、量及颜色等,并做好记录。吸痰管一用一换,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s,有分泌物处稍停留,连续吸引次数不超过3次。要选用合适的吸痰管,其直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吸痰前后应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吸痰的同时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心率、面色的改变。

  2.4 气囊的管理 使用的气囊为高容量低压力气囊,一般充气6~8ml左右,应用最小充气技术以恰能保持辅助呼吸时不漏气为宜,压力维持在20~25cmH2O,既保证潮气量又避免因充气过度压迫气管壁导致的黏膜损伤。

  2.5 其他护理 (1)帮助和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深呼吸、翻身、叩背,借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扩张肺部,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2)做好口腔及鼻腔的清洁,每日口腔护理至少2次,根据口腔不同情况选用口腔清洗液,减少口腔细菌的定植;神志清楚的患者每日适当选用5%碳酸氢钠或双氧水漱口3~5次,以防口腔炎症的发生[6]。(3)气管切开时要保持气管切口处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日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切口敷料1次,观察切口情况,如有污染及时更换。(4)持续机械通气者,其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1次[7],呼吸机管路中积聚的冷凝水是重要的污染源,要及时倾倒,在更换管道、变换体位前应倾倒冷凝水,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患者误吸引发感染。

  3 小结

  机械通气可维持呼吸道的通畅、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及防止二氧化碳在体内的蓄积,为抢救提供有力的生命支持,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病人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机械通气能否发挥作用,除与呼吸机性能、质量有关,还与护理质量有着密切关系,努力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机械通气人工气道护理的重点。因此,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无菌操作观念,规范护理流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通过有效管理,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黄桂桃,罗灵敏,肖晓娟. 33例机械通气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 全科护理,2009,7(2):305-306.

  2 云佳菲. ICU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82.

  3 张芳兰,朱香华,张玲.适时吸痰对机械通气相关性的影响. 护理学杂志,2005,20(11):12-13.

  4 侯海萍,姚瑞玲.减少新生儿吸痰并发症的探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680.

  5 马如娅. 护理技术.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4.

  6 赵晖,李艳梅. 机械辅助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护理进展. 吉林医学,2004,25(7):29.

  7 林晓静,李亚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非药物预防策略.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302-305.

  

作者: 林小英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