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3期

核苷(酸)类抗病毒2年后改成中成药抗病毒治乙肝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停药方法,探讨“降阶梯”停药法疗效。方法初3个月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用,后再选取其中一种维持至2年,2年后治疗组A改用“双虎清肝颗粒+叶下珠胶囊+黄芪精口服液”治疗6个月再停药观察,治疗组B则改用“苦参素胶囊”治疗6个月再停药观察,对照组则至2年即停药,观察三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停药方法,探讨“降阶梯”停药法疗效。方法 初3个月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用,后再选取其中一种维持至2年,2年后治疗组A改用“双虎清肝颗粒+叶下珠胶囊+黄芪精口服液”治疗6个月再停药观察,治疗组B则改用“苦参素胶囊”治疗6个月再停药观察,对照组则至2年即停药,观察三组停药率。结果 治疗组A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停药率更高。结论 核苷(酸)类抗病毒至显效2年后改用适当的中成药继续抗病毒半年后再停药可明显提高停药率,“降阶梯”停药法似能见效。

【关键词】  抗病毒;降阶梯;停药率

 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目前已成为一种共识,尤其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的应用很显普通,但其疗程难定,停药困难也是共识[1],故此我院为了提高疗效,寻求停药之策作了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总结,发现其中“降阶梯”治疗一法似初见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病例均选自我院自2005年2月—2006年3月经临床和辅检等确诊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病例,并进一步筛选出“初3个月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用至MBV-DNA阴性后选其中一种(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继续,至2年仍保持MBV-DNA阴性(且大三阳者转小三阳)”的病例为观察对象,其中治疗前“大三阳”40例,“小三阳”26例,HBV-DNA均>1.0×105coples/ml,B超及肝纤四项均示无明显肝硬化征象,其中男48例,女18例,年龄18~70岁,平均34岁。入选66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A 22例,治疗组B 22例,对照组22例。三组性别、年龄及HBV-DNA值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A 核苷(酸)类抗病毒至2年后仍维持HBV-DNA阴性即改为予“双虎清肝颗粒每次1包,3次/d,叶下珠胶囊,每次6粒,3次/d,黄芪精口服液,每次1支,3次/d”治疗6个月,再停药观察。

  1.2.2 治疗组B 核苷(酸)类抗病毒至2年后仍维持HBV-DNA阴性,即改为予“苦参素胶囊(正大天晴)2粒,1日3次”治疗6个月,再停药观察。

  1.2.3 对照组 核苷(酸)类抗病毒至2年后仍维持HBV-DNA阴性即停药观察。

  以上三组均自2年时[停核苷(酸)类抗病毒药时]开始,每月复查肝功能和HBV-DNA,每3个月时加查“乙肝三对、B超、肝纤四项。”

  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自2年时停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后三组肝功能及HBV-DNA观察比较 例(%)表2 自2年时停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后三组临床症状观察比较 例(%)

  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A在停药后各观察阶段均显示出现肝功能异常率及HBV-DNA复阳率均低于其他2组,而治疗组B又低于对照组;从表2可以看出,在停药后治疗组A出现症状率亦明显低于其他2组,而治疗组B亦低于对照组。由此综合上述,总的可以看出,治疗组A疗效更优,显示1年观察停药率更高,即显示“降阶梯法”治疗(初3个月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用”,后予拉米夫定或阿德福韦酯一种维持2年后改用中成药抗病毒治疗6个月再停药)可明显提高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的停药率。

  3 讨论

  目前,对慢性乙肝进行予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虽然有效,大多能使病情长期稳定,但停药后易复发,停药困难,这已是临床共识,由此也有种种探讨和研究,希望能解决此难题。我院为此设计“降阶梯”一法进行观察,此法特点是早期(初3个月)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于短期达到尽可能快地让HBV-DNA转阴,同时联用减少耐药发生,达显效后予其中一种维持疗效至2年,然后予抗病毒效应相对较弱的中成药过渡性治疗6个月再停药,从结果上看,此法似能见效,能提高停药率,但毕竟观察例数还太少,观察时间也还短,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而且在中成药的选择上似有讲究,上文中已显示,予苦参素胶囊效果较差,可能与苦参素的临床应用较早较广已出现耐药有关[2],而“叶下珠胶囊、双虎清肝、黄芪精”联用组效果较好[3,4]。由此,笔者认为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显效2年后再改成予中成药抗病毒6个月后再停药观察,只要选药得当,可能是有效的,可望提高停药率,值得进一步推广来探讨。

【参考文献】
   1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51.

  2 徐道振,巫善明,周霞秋,等.病毒性肝炎临床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165;326-335.

  3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496;4153;2624.

  4 林永焕,庄辉.乙型肝炎预防与治疗.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10-330.

  

作者: 毛熙玮,江标良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