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2004年第1卷第2期

植物日光型皮炎治疗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皮肤科学杂志
摘要:植物日光型皮炎是患者过多食用或接触某些野菜、蔬菜及有光感的植物,并经日晒后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皮疹好发于面部和手背暴露部位,局部皮肤出现肿胀、瘀斑、丘疹、水疱、血疱糜烂等,发病季节多在5~8月份,以青壮年女性易发,本病病因常与体质、植物和长久日晒三者同时作用有关。真正病因尚不清楚,患肝肾疾病、......

点击显示 收起

  植物日光型皮炎是患者过多食用或接触某些野菜、蔬菜及有光感的植物,并经日晒后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皮疹好发于面部和手背暴露部位,局部皮肤出现肿胀、瘀斑、丘疹、水疱、血疱糜烂等,发病季节多在5~8月份,以青壮年女性易发,本病病因常与体质、植物和长久日晒三者同时作用有关。真正病因尚不清楚,患肝肾疾病、内分泌障碍、代谢异常、贫血或营养不良等病人在过多服用或接触后,再遭受强烈日光曝晒也易发病 [1]  。笔者从事皮肤科专业20年来未遇到特别典型病例,今年夏季先后有不同年龄3名典型患者到我科诊治,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32岁,被人搀扶至我科就诊。皮肤所见:一般情况好,面部肿胀发亮,双眼肿胀呈闭合状态,不能睁开,触及发硬,呈非凹陷性水肿,口唇肿胀并外翻,追问病史,2d前曾有食过灰菜,于第3天经太阳晒后出现上述情况,实验室检查:WBC11×10 9 /L嗜酸细胞未检出,出凝血时间、PTS均正常,尿RT正常,根据皮损特点和部位及病史,除外接触性皮炎,诊断为植物(灰菜)日光性皮炎(见图1)。

  例2,患者,女,30岁,以面部、双手皮损到我科就诊。皮肤所见:双眼肿胀闭合不能睁开,右眼略见一缝隙,触之发硬,双手背非凹陷性肿胀,不能曲指,追问病史,于1d前同家人一起食用灰菜,第2天到田间干农活,中午出现上述症状,实验室:WBC11.2×10 9 /L,嗜酸细胞未测出,尿RT正常,根据皮损特点及部位和食灰菜史及季节,确诊为本病(见图2)。
     
  例3:患者,女,55岁,农民,主因面部及双手皮损伴轻度发痒由子女陪同到我科就诊,皮肤所见:双眼睑呈中度水肿两颧骨部轻度水肿,呈青紫色瘀斑,口唇无异常,双手背程度不同瘀斑(似点滴后针眼渗出后改变),前1d夜间曾到我院急诊科按皮炎给予相应处理,经详细追问病史,患者4d前曾食用少量灰菜,除外其它用药史等,实验室血、尿常规均正常,确诊为本病。

  2 方法及结果

    前2例患者给予静点0.9%盐水500ml,加维生素C3.0g,连用5d,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口服抗组胺药物和强的松10mg tid,均在1周后痊愈。例3,给予强的松10mg tid,静推氯化钠溴化钙10mg加VitC1.0g,qd。连用7d,炉甘石洗剂白天外用数次,夜间外用激素类软膏,9d后皮损先面部后至双手恢复正常。

  3 讨论

  引起本病的植物种类较多,常见有灰菜、波菜、紫云英、小白菜、荠菜、罗卜叶、油菜、芥菜、马齿苋、莴苣、荞麦、槐花、木耳、无花果。还有中草药:荆芥、防风、沙参、独活、小茴香、补骨脂等 [2]  ,以上
几例均由灰菜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好发于面、手暴露部位,为非凹陷性水肿,表面紧张发亮,质硬,双眼不能睁开为特征,特别典型,笔者所见此几例由于发现及治疗及时,未出现水疱及糜烂。笔者体会到,皮肤科工作者应常到农村地区下乡,普及科普知识,提高防护措施,以防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疼痛。

  (本文图片略)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9,495:500.

    2 吴国亮.皮肤性病学,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01.    

  作者单位:046000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编辑唐 城) 

作者: 赵秀萍 贾凯 赵红艳 2005-1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