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期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诱导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盐酸瑞芬太尼为新一代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在体内经血浆和组织酯酶分解,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是全凭静脉麻醉药理想药物[1]。笔者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诱导,观察了对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现报告如下。2方法两组病人麻醉前用药地西泮8~10mg,东莨菪碱0。入室后开放静脉麻醉行气管插管诱导量A组:力月西0。...

点击显示 收起

     盐酸瑞芬太尼为新一代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在体内经血浆和组织酯酶分解,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是全凭静脉麻醉药理想药物 [1]  。笔者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诱导,观察了对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44~69岁,体重45~72kg。疾病的种类:肺癌22例,腹部肿瘤43例,其它15例。

  1.2 方法 两组病人麻醉前用药地西泮8~10mg,东莨菪碱0.3mg。入室后开放静脉麻醉行气管插管诱导量A组:力月西0.14mg/kg,丙泊芬1.5mg/kg,瑞芬太尼1.5μg/kg,琥珀胆碱1.5mg/kg。B组:力月西0.14mg/kg,丙泊芬1.5mg/kg,瑞芬太尼1μg/kg,琥珀胆碱1.5mg/kg。两组推注瑞芬太尼时间均为1min行气管插管。用飞利浦V24监测仪连续监测无创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 2 )。分别在麻醉前、插管后1min、3min、5min、10min、30min记录监测数据。两组各取10例在麻醉前、插管后1min、3min、5min、10min、30min抽血检测血糖的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统计软件包PEMS2.1版进行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和麻醉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各时点SpO 2 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喉反射无变化。两组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诱导插管后1min、3min、5min、10min、30min均引起HR、SBP、DBP SpO 2 的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见表1。30min HR差异依然有显著性,麻醉后HR降低。A组心率降低60次/min以下占25%(10/40),血压下降占22.5%(9/40),B组心率降低60次/min以下占17.5%(7/40),血压下降占22.5%(9/4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表现DBP的变化显著。A组心率、血压的变化均多于B组,需注射麻黄素和阿托品。两组检测气管插管后血糖变化A组1min、3min、5min,B组1min、3min血糖降低(P<0.01),10min恢复正常,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插管前、后HR、BP及SpO 2 变化 (略)

  注:与麻醉前比较, ˇ P<0.05, #  P<0.01;A组与B组比较, △ P<0.05, ▲ P<0.01

  表2 两组患者血糖变化(略)

  注:与麻醉前比较, ˇ P<0.01;A组与B组比较, △ P<0.05, ▲ P<0.01

  3 讨论

  不同剂量的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不同,表现为对喉刺激强烈和对心血管的反应,反应增高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和心率失常等心血管的剧烈反应。表现为以交感-垂体-肾上腺素皮质分泌增多,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心血管系统产生正性作用。为防止全麻插管时的应激反应,笔者应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插管,发现该药在常规剂量下麻醉作用强,对机体的反应表现在心血管方面,少部分病人在全麻插管后引起BP、HR降低,具有较强的循环抑制作用,同时辅助丙泊酚复合诱导插管增强了咽喉反射及循环抑制作用。丙泊酚诱导可抑制交感神经张力,抑制插管引起应激反应 [2,3]  。尤以A组麻醉诱导剂量较为显著,对心血管作用大于B组,与麻醉前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提示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在诱导插管期与剂量有关。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插管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对咽喉应激反应和咳嗽反射,明显抑制交感神经张力,抑制机体的气管应激反应,气管插管后1~10min应激反应降低,5min内血糖降低。这种反应是短暂的,随着药物快速代射,很快恢复正常。瑞芬太尼在诱导期起效快、作用快,能快速调整药物效应[3]  。在麻醉插管10~30min对内分泌调节血糖的变化恒定。因此,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能预防全麻插管时对喉刺激的强烈反应,对咽喉反射和心血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认为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诱导插管时,B组剂量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较轻,可作为抑制气管应激反应的用量。

  参考文献
    
  1 吴新民,叶铁虎,岳云,等.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245-248.
   
  2 韩新生,吕建瑞,薛荣亮,等.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时对机体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343-345.

  3 于颖群.雷米芬太尼的药理及临床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5:240-241.

  (收稿日期:2004-09-25)

  (编辑唐 城)

  作者单位:530021南宁广西肿瘤医院麻醉科 

作者: 王建荔 赖恩华 阮林 顾永辉 黎阳 彭丹晖 蒋英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