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4期

岛状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术后皮瓣血运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
摘要:【摘要】本文对2例岛状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褥疮的患者进行了严密、认真、细致地观察和护理,2例均未发生皮瓣坏死和感染,成活率100%。笔者认为术后密切观察皮肤的色泽、温度、毛皮血管充盈反应、刺伤出血试验等了解皮瓣成活情况,及时提供给医生,是保证术后皮瓣成活的关键。骶尾褥疮。皮瓣观察骶尾部褥疮是瘫......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本文对2例岛状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褥疮的患者进行了严密、认真、细致地观察和护理,2例均未发生皮瓣坏死和感染,成活率100%。笔者认为术后密切观察皮肤的色泽、温度、毛皮血管充盈反应、刺伤出血试验等了解皮瓣成活情况 ,及时提供给医生,是保证术后皮瓣成活的关键。

  【关键词】  岛状臀大肌肌皮瓣;骶尾褥疮;皮瓣观察

    骶尾部褥疮是瘫痪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发展到Ⅵ度褥疮,必须经过换药或手术治疗才能痊愈,若行手术治疗,骶尾部褥疮其周围软组织有限,要修复就更为困难。1999年6月~2001年5月,我科应用带臀上血管的岛状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褥疮2例。为了防止皮瓣因血运障碍而导致坏死和感染,术后给予了严格的护理,并从皮肤的色泽、温度、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刺伤出血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动态、严格的观察,以了解皮瓣的成活情况。手术的皮瓣成活率100%,创面Ⅰ期愈合1例,1例经换药后Ⅱ期愈合。现将术后皮瓣血运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共2例,男1例,年龄58岁;女1例,年龄27岁;病程2~10个月;褥疮范围最大12cm×10cm,最小8cm×6cm,为肉芽创面,无脓性分泌物。其中合并坐骨结节褥疮1例。以上病例均为住院患者。

  1.2  典型病例  患者,女,27岁,2年前从高处坠落致C5、6椎体骨折伴瘫痪。行内固定术后瘫痪无明显改善出院。6个月前出现骶尾部及右侧臀部溃烂入院。检查:骶尾部可见10cm×8cm创面, 深达骶骨,右侧臀部有2处溃烂口,约2cm×1cm大小。

  1.3  手术方法  患者俯卧位,手术切除创面病损组织及周围瘢痕组织,坏死骨予以清除。冲洗后见有鲜血渗出,形成新鲜创面,以髂后上棘与大粗隆上缘连线中上1/3处即为臀上动脉穿出梨状肌部位,作为岛状肌皮瓣轴点。按创面大小稍大2~3cm设计出皮瓣,沿设计线切开臀部外上方皮肤,找到臀大肌与臀中肌间隙,然后分离。触及臀上动脉浅支搏动,根据血管行走作皮瓣下方切口,按设计大小劈开臀大肌,掀起肌皮瓣,沿大肌深面血管向内追踪,小心分离臀上血管的蒂部,再作内侧切口,将肌皮瓣向内旋转150°~180°,移至骶尾部缺损区进行修复。

  2  护理

  2.1  术前患者的准备  主要是心理准备和体位训练。为了适应手术后长期俯卧位训练,并学会俯卧位进食,排便及做其他事情。做好患者的病情解释,心理安慰,解释病理解剖及手术基本过程。

  2.2  术后的护理  一级护理2~3周,术后给予心电、血氧监护1~2天,建立病情观察记录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皮瓣血运及伤口负压引流情况 。术后正确的体位对皮瓣的成活很重要。术后给予俯卧位,保持2周,可稍与非供皮区侧卧位交替。避免皮瓣受压与牵拉,保证皮瓣的成活。给予卧气垫床,俯卧时可用软枕垫在患者胸前,使患者保持尽可能舒适的体位。

  2.3  术后皮瓣的观察

  2.3.1  主观测试观察  (1)皮瓣颜色变化的观察:一般术后1~2天内皮瓣颜色相比植皮前稍苍白,以后逐渐恢复正常。如在术后(特别是72h内)出现皮瓣颜色发绀则为静脉回流障碍,应及时汇报医生,再次手术。若皮瓣变得明显苍白,萎缩,提示动脉供血不足,考虑为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可通过提供室温,应用抗凝药物及解痉药物来改善。如仍无效,则手术探查。如术后3~5天后出现肿胀增加、出脓、皮瓣颜色转紫,变黑或灰白脱落,则为感染致血流障碍。(2)毛细血管充盈试验:为临床上常用的微循环检测方法之一。用手指或棉签、试纸口轻压皮瓣,使局部苍白,去压后若毛细血管立即充盈,表示血液循环良好;若充盈缓慢则表示血液循环不良。(3)刺伤出血试验:用16号针头或11号尖刀片刺破皮瓣皮肤,观察出血情况 。若不出血示动脉灌注不良;若有鲜红出血,但比较缓慢,说明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动脉痉挛;若出血活跃呈鲜红色,示动脉灌注正常或某种程度充血;若出血呈暗紫色,示静脉回流障碍。

  2.3.2  客观测试观察  在室温较恒定情况下,用红外线温度仪测量肌皮瓣的温度,与其正常的皮肤温度相对比,一般相差1℃左右,如皮瓣温度低于正常皮肤3℃,提示动脉血栓形成;如低于2℃~3℃,则可能有静脉血栓形成;如术后皮瓣绝对温度一直低于30℃,预计有血管危象发生,需及时处理或手术探查。

  2.4  基础护理  患者由于瘫痪和被动体位,在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上需加强,建立床头皮肤按摩卡,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引起新的褥疮。瘫痪患者大多数伴有大小便失禁,术后给予留置尿管2周左右,饮食方面也适当控制,尽量采用多汁少渣饮食,以控制患者排大便,以免污染术区。

  2.5  室温  室温相对恒定,保持在25℃~28℃,冬天可用暖炉,夏天可开冷气。室温过高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增加患者的体力消耗;室温过低,皮瓣会因受冷刺激引起血管痉挛。

  2.6  有效的伤口引流  伤口引流管一般保持2~4天,在此期间没有明显的引流物可随时拔除。护理上密切观察负压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并做好纪录。保持引流的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或扭曲。伤口缝线在术后14~16天拆线。

  本组2例手术患者,经过笔者的密切观察,及时反馈给医生信息,再经过精心护理,未发生皮瓣坏死及感染,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单位: 201900 上海,上海市宝山中心医院

  (编辑:云  兆)

 

作者: 杨威 2005-10-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